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联校 030003
摘 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品德教学 生活化 素质教育
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红绿灯》一课时,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二、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向“白色恶魔”说不》这课时,我特意带领孩子们去杏花岭区戒毒所,亲眼看到小张,他因为吸毒,双腿被严重致残。通过对这个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什么等等,进一步认识到毒品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在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我采用了小游戏的方式。让每个孩子拿各色的豆子50个,第一次4人小组代表生产大队,捡豆子的过程就是在田间辛苦劳作的过程,让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捡绿豆子,然后全部上交,年底不论捡的多少,一律都领到了7颗。第二次每个人就代表着一个家庭,盘子就是责任田,从盘子中捡豆子就是在田间辛苦地劳动。这次捡黄豆子时间和上次一样,只不过这次是把捡的豆子上交国家2颗,上交集体2颗,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两次活动后让孩子们谈感受,他们在捡豆子中感受到了“大锅饭”时代的不公平,认识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
这样的学习,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白话来得具体、实在,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品德教学产生怀疑,削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围绕品德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要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李秀伟 新课程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论文作者:苏秀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豆子论文; 社会论文; 孩子们论文; 道德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