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的教学活动,它以一篇篇课文为凭借,在课堂环境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更要通过对课文的赏析评价,来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和陶冶情操。这就不是用传统的单一的灌输记诵,可以奏效的。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进程,又赋予阅读活动以全新的意义,无论从社会阅读需求在质与量上的根本性增长方面看,还是从读物和阅读方法的变革方面看,都要求今天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跟上现代阅读的要求,而且应该有适当的超前才好。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把书读活,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有两个突破。一是要突破课文的局限,善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二是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善于“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欲达此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施以“课堂延伸”术,不能不说是一项重要策略。所谓课堂延伸,就是阅读既要入于书中而又能出于书外,做到三个结合:阅读主体(学生)与客体(读物)的结合;有字之书(课文)与无字之书(生活)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应当说,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阅读行为,既不是画蛇添足的多此一举,也不是矫柔造作的有意卖弄。这是因为“书”毕竟是别人认识的结晶,正确与否,不能没有读者的对照鉴别,或联系实际的检验;“书”,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书为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认识并不处处符合当代的发展,尽信书会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所以,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由于沟通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强化阅读的创造意识,在阅读活动中培养起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探求的现代人素质。
纵观优秀教师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艺术,大而论之,似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背景延伸。就是适当运用课文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扩大视野,充实内涵,以不拘于选文的局限。这种延伸,有时可以巧意点化,引入一些史料实证,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有时可以因小见大,介绍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读物,扩大学生的视野。一位教师教《草船借箭》,正当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赞叹不已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是诸葛亮的年龄大还是周瑜的年龄大?”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认为不是诸葛亮大。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与他年纪大,经验丰富有关。”有的说:“我从京剧中看到,诸葛亮胡子老长老长,年龄肯定是大的。”……正在不可开交之际,老师说:“周瑜生于公元175年,赤壁之战在208年,那时周瑜34岁;而诸葛亮生于公元18年,大战时才28岁,比周瑜小6岁。这么说吧,当周瑜在孙权帐下执掌帅印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个农村的‘待业青年’呢,他可是自学成才的。”几句话,费时不多,但这神来之笔,却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大家不仅对诸葛亮的出众才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对知识天地的开阔叹为观止,真正唤起了阅读的兴致。教《小交通员》一课教师在总结谈话时说:“这篇课文只讲了欧阳立安在他爸爸妈妈的影响下当小交通员的一个故事,你们想知道他的爸爸是谁吗,他的妈妈又是谁,欧阳立安还有哪些斗争故事?老师介绍一本书请大家去读一读,这就是欧阳立安的母亲陶承同志写的回忆录,叫《我的一家》。”这里,教师以课文为契机,引伸扩大到课外读物,为学生开拓了阅读视野。
二、参与对照。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对读物的理解过程,就是对读物的再加工。这种再加工过程,处处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直觉、联想、想像、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作自我参与对照,把自己摆进去,从自我的独特角度去理解读物。阅读教学不仅无法回避这种阅读的个人参与,而且应当强化这种参与,使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贴近,以提高阅读的功效。教《皮球浮上来了》,让学生作充分的情感参与,对用手掏皮球、用树枝夹皮球、用钩子钩皮球、用水灌树洞拿皮球的四个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学习《她是谁》这一课时,读了王小童热心帮助不认识的老奶奶的故事很受感动。这时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哪些同学也是热心帮助别人的吗?”让大家对照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阅读感受。这些参与对照,激励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促进了对读物思想意义的内化,使课文的内涵得到合理延伸。
三、发展情节。就是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这种“续编”活动,是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如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正当小朋友在为小猴子因为三心二意而什么事也办不成,只得空手回山深感可惜时,教师要大家设想,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么做?有的说,它掰了玉米就该回山上去了,免得什么也得不到。但有的小朋友认为不对,它应当在摘了西瓜后再回山。因为西瓜比玉米、桃子更好,应该拣大的弃小的。有一位小朋友说,抓了西瓜就回山也不对,它应当想好怎么逮住兔子的方法,因为兔子比西瓜更好。教师称赞了最后一位小朋友,要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写下来。这是情节的整体发展。有的课文,也可以只发展部分情节。如《三只蝈蝈》是一篇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教师在课文的结尾处,要学生想一想,小东看到小牛宁可输掉蝈蝈,也要精心救活向日葵的行为时,跑上去会怎么说,他会向小牛要蝈蝈吗?小牛又会怎么说?……这是课文没有写出来的,但也正是学生必须读懂的言外之意。
四、求异评价。就是对课文提出多种多样的不同思路,而不囿于教材的约束。这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延伸。阅读的目的是什么?理解接受固然是必要基础,但还应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阅读时对文的求异评价,正是创造的“导火线”。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方是阅读的长进。如教《捞铁牛》一课,在充分肯定怀丙和尚的捞法之外,不妨让孩子们大胆想一想,还可以有哪些捞法,即使提出的方法中有现代的手段,只要点明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作大胆设想。阅读中产生这种自然的联想活动,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有的课文通过求异评价。更能开掘课文的内涵。如一位教师教《司马光》一课,要学生想,除司马光的砸缸救人外,还有什么好方法。学生提出了:“喊大人来救”、“大家合力把小孩子拉出来”、“找绳子拉出来”、“找梯子爬上来”等方法,老师便要学生再读课文,看这些方法行得通吗?为什么行不通?找出根据来。这样通过求异评价,进一步剖析了课文的内涵,帮助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
五、反意探求。书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叛逆”,可以使他们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这是一种创造,不仅可以破除“唯书”的迷信,而且从小培养了孩子敢于存疑的独立思考的好品质。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明人陈献章的《白沙子全集》中则认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科学逻辑学也告诉我们,知识生长的最初动力便是疑问。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鼓励学生存疑,敢于作反意探求。有的学生在读了《诺言》后提出:“做游戏是游戏,他不是在看守真正的军火仓库,可以不守诺言”;有的学生读了《小猴子下山》认为小猴子没有大错,舍小的拣大的,应该这样,桃子比玉米好,西瓜更比桃子好,小兔更比西瓜好,小猴拣大的拿有什么不对?如果有了小的就不敢再想要大的,这种思想并不正确。小猴子只错在没有用好方法逮住兔子。……应当说,这些意见虽不全面,但不无道理。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精神比提出的问题本身不知可贵多少倍。
六、制作模拟。有些课文的课堂延伸,可与动手制作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制作模拟读懂课文内容,却又能激发阅读的主动精神和兴趣,培养动手能力。一位教师教《冀中的地道战》布置大家在初读课文之后,课外去压一块泥板,然后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按课文所介绍的,在泥板上去挖“地道”。同学们情绪高昂,饶有兴致地挖出了“直道”、“横道”、“地洞”、“陷井”、“出口”,而且在出口处作了种种巧妙的伪装。有的还把从连环画上剪下来的碉堡、鬼子、游击队员等的图像,布置在地道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这些制作,进一步引导大家,对照课文是怎么写的,应当怎么理解。同学们就是在这样的制作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领悟,真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象这类可以通过制作模拟来实现课堂延伸的课文是不少的。如学习《第一次跳伞》制作降落伞,在《鱼和潜水艇》一文学习中做潜水艇模型。此外如《周总理的睡衣》中的针线包、《放风筝》中的风筝等等。当然,我们无须追求课课都有制作。要不要通过制作模拟来实现课堂延伸,不但要因文而异,而且要由教学的总目标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