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供应室 21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传统行业也迎来了经营和管理的新机遇,对于医院的基础资源配置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逐步形成新的管理、技术和科学三足鼎立的创新型医院运营模式。本文对于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准备进行了分析,对优化管理策略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旨在辅助医院的项目管理人员强化意识并积极践行有效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管理
对于医院的基础性管理来说,医院的供应室是最为基础的管理结构,相应物资的管理体制和质量直接决定整体医院管理质量的好坏。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供应室开始逐步强化基本的网络技术管理,不仅要提升全员的时代管理意识,对相应的基础性条件也要进行集中的优化。
一、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准备
(一)人员配置
任何管理的基础核心都是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在运行相应的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对于基础性管理人员的合理化配置。医院管理的统筹人员要充分了解医院供应室管理人员的基础数目和基本素质,保证相应人员具有较好的科技意识和操作能力。对于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管理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计算机技术的辅助,相应的管理机构要对人才进行操作技能和维修技能的双向提升,从而指导医院内部的各科室进行基础药械的领取登记,相应的技能型管理人员要对基础的物资领用进行相应的数据库录入。另外,医院对于管理人员在最初配置过程中要进行人工和计算机的同步运行,保证相应问题出现时能得到有效地解决[1]。医院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了基本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才能有效提升整体医院控制室的管理结构和模式。
(二)设备配置
在相应的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对于基础性设备的要求非常基本。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中要实行计算机的合理化整合,就要保证相应计算机能形成良好的网络和数据建设。另外,医院管理人员要对基础管理软件进行下载和安装,保证基本的运行流畅[2]。技术人员不仅要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基本的操作,对于相应的软件管理措施和防护手段也要进行集中的学习,保证信息操作系统对整体管理数据进行优化的登记和整合。
(三)基础流程
在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运行过程中,相应的流程准备和践行是基本的项目。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对基础流程进行良性的认知,保证相应管理措施在流程控制范围内。针对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相应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基本的入库管理,对相应物资和一次性耗材的入库进行数据的登记。并且保证基本下送流程的清晰,对相应的库存限量进行数据化的设置和规定,保证整体物资的有效利用[3]。另外,在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物资采购计划,结合计划制定基础系统管理,对于医院内各科室的领取明细进行基本的登记,在接收到登记后进行基础信息的审计,然后下送相应的一次性耗材。另外,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于基础质量的回馈收集,保证在进行物资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减少损耗和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优化人员的基础素质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要保证强化的管理模式和人才技能升级才能促进相应管理行为的正常推进。由于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管理具有易耗并且时限较短的特点,相应的供应室管理人员要对整体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基本的了解和认知,确保整体项目的顺利推进。在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相应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优化自身的计算机技能,保证相应物资的有效使用。医院对于相应人员要强化培养模式,及时组织相应的培训和交流,保证整体医院管理模式的前瞻性,并且对于基础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后要进行必要的技能考核,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从根本上促进整体管理项目的完整。医院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要从优化本职员工的竞争力开始,这有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优化和提升,才能真正助推医院整体发展的高效[4]。
(二)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于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来说,最本质的管理行为是建立在资源的管理模式上的,只有保证相应资源的最优化处理和配置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相应项目的良性推进。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做的不仅是促进收益的放大,也要相应的节约必要的成本。对于供应室内一次性医用耗材的基础原材料以及中间库存和储存管理,要建立完整的流程分析,保证相应项目的管理符合最基本的优化结构。只有保证整体项目的运行有效,才能更好地开源节流,保证相应物资发挥最大的实效性,并且创收相应的医院收益。在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过程中,要设置库存量的最小值和结构,保证相应库存耗费量的数值和相应数据形成良好的匹配,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对货品的采购和分流进行资源的整合和规划,形成基本的账目,以促进相应人员进行及时的查询和补充。另外,对于数据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保证相应医用耗材的积压在合理化范围内,并且保证相应药品能发挥最大的医用效果[5]。
(三)优化物流的基础模式
近几年来,对于现代的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来说,主要进行集中强调的就是物流的管理。这其中包括外向物流和内向物流,而医院在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的就是内向物流,保证医疗行业的终端完整,并且也形成基本物资输送和管理的最优化。对于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是需要相应子系统配合的,要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结构,从而保证其对于医疗服务和医疗管理形成及时和多样的助力。另外在建立相应的物流管理模式时,要对相应库存临界值进行基础化的界定,保证物流的基本流通性,并且优化整体的一次性医用耗材系统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供应室一次医用耗材系统的基础管理要在整体模式中进行集中的优化,对基础管理人员强化整合意识,保证相应医院科室得到相应物品的及时使用。在提升相应管理的基础效率的同时提升相应的质量监控水平,既助力医院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助力医院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更好地为医患服务。
参考文献:
[1] 邹俐爱,谢金亮,付敬等.关注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经济和环境影响[J].中国卫生经济,2014,29(01):51-52.
[2] 周颖,罗利,章怡等.组合预测模型在医用耗材库存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06):896-898.
[3] 于丽华,邵晓军,黄春芳等.《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工作手册》一次性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02):28-30.
[4] 谭爱忠,吴牡丹,谢金亮等.非计价医用耗材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卫生经济,2014,15(04):85-86.
[5] 张远凤,张怡,谢丽玫等.医院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系统应用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3,18(11):93-94.
论文作者:尹敏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基础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医院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要对论文; 项目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