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沉闷现象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解决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深度解析造成课堂沉闷现象的根本性原因,并提出响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推动高中英语高质量发展。
一、造成高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主要原因
1.教师原因
一些高中英语教师为了尽快使用新课改,生搬硬套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自身教学特点,过度追捧权威、丧失自我个性、教学环节程序化、教学方法模式化,教师的一枝独秀导致课堂沉闷现象的产生。此外,有些英语教师言语无味、表情不到位、缺乏活力,由于较深的职业倦怠,忽视学生,缺乏教学激情。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树立这种意识:假如自身没有被教材内容说折服,一般而言,也很难打动学生,教师只有感化自身,才能感动学生,一位缺乏教学激情的教师,是不能全身心参与其中,更不能感染和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只有学生被教师激情和教学魅力所感染,才能从根本上接受教师,才能积极学习这门学科,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往往首先从喜欢这个教师,逐步延伸到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假如学生厌恶某位教师,他也会对其所教的学科不以为然。
2.学生原因
许多学生习惯于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形成较强依赖性,在课堂学习中只需聆听和记录即可,许多学生认为:只要认真听课和详细记录就算是学到了知识。然而,学生记笔记是将知识传达给本子,而自身并没有深入理解和有效记忆,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敷衍了事,缺乏对问题深度思考。以至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是表面的和呆板的,这不利于学生内化为自身知识,一些学生上课时和其他同学窃窃私语,有的干脆在课桌下做和学生无关的事情,浪费了大量时间,学生被动和消极态度也成为造成课堂沉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学习似懂非懂,丧失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不敢表达自身观点,唯恐回答错误迎来其他同学的嘲笑,有的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唯恐学生投来异样的眼光,被其他同学冷落,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促使他们噤若寒蝉。还有一些学生眼高手低,认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小学生才做的事情。对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冷眼旁观,还有一些学生踊跃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然而在忽地啊问题中缺乏对问题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或者人云亦云、或者生搬硬套,丧失质疑发问和积极探索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教师获取课堂信息反馈较少,课堂教学单一和沉闷,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摆脱高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的措施
1.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预防高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更新教学思想,以新思想指导教学。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教学思想先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英语学科特点,贴近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打造灵活融洽课堂,驱散高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
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以新视角看待学习过程,细致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即使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最大限度做到因材施教,挖掘教材呈现方式,拓展和丰富教学环节,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反馈情况,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艺术,灵活处理那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做到了然于胸,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契机,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发展和进步。
3.换发自身热情和感染剔除高中英语课堂沉闷现象
一些高中英语教师目标明确、彰显重点,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然而课堂气氛沉闷,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换发自身热情和感染力,一个热情四射的人,往往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印象,促使学生感受到生机活力,教师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对学生影响显著,一般而言,教师拥有热情,学生不一定也拥有热情,然而一个昏昏欲睡的教师,学生也会了无生趣。为了又快又好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以换发自身热情,热情是换发课堂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多样,缺乏感染,就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活力可言。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种子、辛勤耕耘,教师对教材和生活的感悟感染者每位学生。一个活力四射、语言风趣、表情丰富的教师,学生会不由自主跟随其后,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高中英语课堂能瞬间将课堂沉闷现象剔除。
4.一种融洽师生关系和适宜学习氛围可以阻挡高中英语课堂沉闷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要时刻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基础水平,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学习需求,平等对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强化师生互动,为此,我们教师应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面前,分享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喜悦和困惑,以学生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方位了解每位学生,以开放思想和积极心态,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施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轻松、欢快、高效的适宜学习氛围,关注每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闪光点,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付出的汗水,帮助学生积极改正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摆脱沉默寡言、厌倦和畏惧心态,以开放和自由姿态参与教学活动中,亲身体验、积极交流、深度体会,享受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成就感。
言而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当我们的教学陷入课堂沉闷误区时,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以辩证思维看待教学过程,深度剖析造成课堂沉闷现象的主要因素,主动改善教学模式,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教学方法多样化为武器,最大限度消除课堂沉闷现象,推动高中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
论文作者:泽木初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学生论文; 沉闷论文; 教师论文; 高中论文; 课堂论文; 现象论文; 英语教师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