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市政工程提出了较高要求,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是市政工程中重要内容,做好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不但能够提高市政工程质量,还能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因此,施工单位要认识到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道路建设作为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建设的好坏关系着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作为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确保道路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但就目前我国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环境现状来看,确保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具有一定难度。文章主要围绕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1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主要特点
首先,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线路布置比较长。在城市建设中,市政工程属于一项基础工程,在城市建设整个过程均得以贯穿,而对于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而言,在城市道路不断延伸变化的同时,其也需要不断施工延伸。由于现代市政工程项目比较多,并且城市道路往往都比较复杂,从而导致在线路布置方面道路排水系统也就比较冗长复杂,在实际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也就有着更高要求。其次,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多。在当前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属于比较复杂且比较繁琐的一项任务,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施工的开展均在市区内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沟槽开挖相关作业,也就是需要在地下施工。因此,也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地下空间施工,由于结构物及管线埋设均会增加施工难度,对于施工技术要求也就较高。
2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准备工作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测,充分考虑到施工区域的地形、水文和交通等状况对施工的影响。施工图纸的绘制必须细致精确,防止在施工过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并加快施工进度,必须要给施工人员足够的时间去熟悉施工图纸,对于施工线路的走向、长度和管道尺寸等基本问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施工人员同时要对施工现场环境有相应了解,把施工图纸和现场环境相结合。施工过程中,各单位各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实时交流意见和看法,对不合理不合适的地方进行讨论并及时做出调整,不要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还要进行必要的试验并安排好质量检查,以保证排水管道工程质量达标。另外,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要做好应急预案,对于一些新问题,要冷静分析并及时解决,避免影响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
2.2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为施工中具有先导性的环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早期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对后续的施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测量放线环节做得好,施工便能按照图纸顺利进行并为质量检验提供方便;如果此环节出现问题,施工便难以进行,不仅施工进程会受到影响,施工质量也会降低。因此,不论出现任何情况,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都必须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对桩坐标标记,从而提高标记的精度。
2.3做好工程管材质量检测
对于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而言,保证排水管道管材的产品质量,是确保排水管道功能和使用寿命的必须要素。为确保施工管道的质量,在投入使用前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关,通过合理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和实验,确保管道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管道检测一般采用观察法和内外压实验法相结合,之后有关部门应出示合格证书,严格控制管道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管沟开挖
排水管道开挖是施工中首要步骤,这个工序看起来较为简单,但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有着较高要求,一旦管沟开挖出现错误,不但会给接下来的施工带来较大影响,还会造成整个工程无法如期完成,增加工程成本投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管沟开挖的重视,选择合适的管沟位置,工作人员要先对土壤、地下水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避免选错管沟位置,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在开挖之前,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调查的数据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施工设备和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其中边坡防护是管沟开挖中重要一项内容,需要工作人员对潜在的边坡隐患进行清除,工作人员可以运用土钉支护进行有效处理,对边坡附近的土质进行分析和接触,从而获得相应的作用力,让土钉与土体相互融合,进而提高边坡支护的稳定性。
2.5管道安装技术
在对基准管进行安装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地基具有的承载能力进行验证,如果检测发现地基没有足够承载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铺设砂层的方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砂层材料的选取以粒径在2cm之下为最佳,然后将砂石堆叠到30cm,并利用夯实法对砂层进行夯实。并通过人工挖掘的施工方式处理管道垫层,然后向下再将管道与垫层相互接触的位置进行适当挖掘,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基准管安装保留施工基础,然后挖出的土层还可以回填至管道两侧。在选择基准管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有关规范合理挑选基准管,并根据中心高以及中心轴线的有关标准,将误差控制到30mm之内。在基准管安装过程当中,要确保安装的误差保持最小,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根基。但是由于基准管安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准管的中线发生偏移,所以当完成基准管的安装工作之后,需要对中线进行校验,从而降低基准管中线产生的误差。完成基准管的安装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安装,其主要包括后续的管道开挖以及通过履带式起重机将基准管插口以及管道承口进行连接。
2.6闭水试验施工技术要点
在排水管道安装完成之后,要对排水管道安装质量进行检测,而检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闭水试验。闭水试验的顺序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这样一方面起到了检测管道安装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闭水试验通常由工程师在基本的三个井段内选取一段进行,在试验的过程中,如果试验上边的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那么试验水头应在原基础上加2m进行计算;如果试验的结果低于10m,但是超过了上游检查的井口标准,实际高度就应该以上游的井口为准。
2.7回填管道技术要点
在进行回填施工时,应采用优质土或粗砂、碎石等进行回填,并保障夯实质量。在管底至管顶上方0.7m处,应采用人工回填方式,防止机械回填对管材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在胸腔部分,其夯实度应达到95%以上,其余部分应达到90%以上,以保障夯实效果。道路排水施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测量放线阶段,会受到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导致管线位置出现偏移。因此,应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作业,加大数据调查力度,科学分析,保障测量放线质量;②在浇筑检查井时,应做好井基夯实工作,避免检查井出现沉降差异而导致形变问题;③回填施工时,应避免沟槽内含有水分或其他杂物,防止沉降差异,以保障管道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质量。
3结语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城市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管道施工中,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帮助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管道施工建设中,如此才能确保管道工程的安全稳定,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最终提高市政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哲.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智能城市,2017,3(2):181.
[2]张野.道路深窄基坑降排水和开挖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04-105.
论文作者:张永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道路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管道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基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