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盈风波背后的父子争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争斗论文,父子论文,风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要卖,一个要买;一个是儿子,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小超人”李泽楷,一个是“亚洲首富”李嘉诚——当利益挟裹着亲情“狭路相逢”时,最终会上演一出怎样的商战?
2006年,李泽楷导演的“电盈出售”风波,将一场特殊的商业行为演变成一个商场父子过招斗法的故事,不仅情节一波三折,而且结局出人意料——李泽楷坚持拒绝了父亲的“买入”,让李嘉诚“热脸贴了冷屁股”。其父子关系也由此步入彻底的“冰河期”。
李泽楷在危难时刻为什么一定要拒绝父亲的“出面平乱”呢?他到底是想远离父亲以求真正“自立门户”,还是想通过证明自己的实力以求将来“曲线接班”?父子关系恶化下的李泽楷还是李嘉诚最寄予厚望的那个李泽楷吗?长江实业的未来接班重任真的永远与他无缘了吗?
父亲好心出面为子“救驾”,
儿子暗中作梗让父“难堪”
事情得从李泽楷当初并购香港电讯说起。
2000年3月29日,香港电讯召开独立董事会,同意由李泽楷主掌的盈科数码动力收购。这是在盈科数码动力与新加坡电讯收购争夺激战一月之后,香港电讯董事会对李泽楷抛出的橄榄枝。4个月后,盈科数码动力与香港电讯联姻,电讯盈科横空出世,成为香港最大的通信服务供应商,全球聘用员工约12000名,主营综合电讯服务、宽频解决方案、网络传输、窄频及宽频互联网服务、信息科技方案与服务,以及基建业务。
市值仅10多亿美元的盈科数码动力鲸吞市值300亿美元的香港电讯。李泽楷这一大手笔虽为世人惊叹,却让李嘉诚大发雷霆,原因是“小超人”直到收购完成后才通知父亲,让李嘉诚大丢面子。李泽楷独往独来的个性令李氏父子关系一度陷入僵局,有媒体指出这是李泽楷最终辞去和记黄埔董事会副主席一职的根本原因所在。
李泽楷本想通过收购香港电讯大赚一把,谁知世事难料,他在这之后的6年里日子并不好过。由于借入巨额债务缠身,电盈在2001年亏损高达69亿港元,令人心悸。
为扭转巨亏局面,李泽楷不得不出售电盈资产,减少债务,并希望固网市场收益不再下跌。2002年7月,电盈率先放弃了移动电话市场,将旗下的CSL股权全部出售给Telstra套现6.14亿美元。这让李泽楷尝到了甜头,伺机将电盈资产全部卖出去。
2006年6月19日,电盈对外公告,有买家愿意收购其大部分电讯和媒体资产,出价超过400亿港元。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随即证实提交收购意向,早有计划入股电盈的美国新桥投资:随后也向电盈提出收购。
两家买主争着要购买电盈资产,李泽楷心中狂喜,如果套现成功,又可大赚一把。两大财团酣战之际,电盈的二东家,2005年以10亿美元购入电盈两成股权的网通集团,于6月20日紧急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表示“不愿意看到由香港人拥有和管理的电讯盈科公司或其主要资产的状况发生任何变化”。
电盈抛售一事,更引起了内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2006年6月24日,一个由北京派出的7人小组匆匆赶赴香港。7人小组的成员包括网通高层代表外,其他成员来自信产部、国资委等。这个7人小组的重要工作,主要是向有关人士表达,电盈突然提出的交易已违反当年与网通的协议,也已对香港政、经环境引发了不必要的混乱。
其实,在此次李泽楷出售电盈资产之前,2004年8月香港媒体曾传出电盈准备以300万元的作价将固网资产五成股权售予网通,但当时国家方面认为,如果一个内地的国有电信公司控股了香港一个基础电信运营商,可能违背了“港人治港”原则,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最后网通仅获批购入电盈20%的股份,成为电盈第二大股东。
如今,同样出于“港人治港”原则,政府认为电盈的资产应该掌握在香港人手里,而不是被外资掌控。电盈在香港拥有七成的固网电话市场份额,固话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从来都具有战略地位,没有一个国家的固网是让外国人持有的,这是关系到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原则问题。
除了上述能摆上桌面的理由外,网通阻止电盈被售还有自己的“小九九”,出于对自身战略的考虑。如果外方控制了电盈,可能会对网通在香港或者亚洲市场国际化布局产生一些不确定性的影响。网通的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和香港电盈公司合作,形成在宽带移动多媒体服务领域的整合性力量,来共同开拓中国南方地区的市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麦格理和新桥十分明智,无疑都非常清楚网通态度的份量,无论哪一方想独吞电盈这块唐僧肉都是无法得逞的。之后两家纷纷调整方案以争取网通及内地官方有关部门的支持。麦格理率先表示希望与网通合作,并让网通可拥有所购资产的五成权益;而新桥也拟邀中信泰富、恒基地产等香港财团加盟以增加胜算,但都未奏效。
就在电盈并购陷入僵局之际,以花旗环球金融前亚洲区主席梁伯韬为首的财团加入竞购,提出以91.6亿港元收购李泽楷掌控的电盈22.7%股权。由于网通对此表示欢迎,而李泽楷也可以顺利实现套现愿望。收购似乎已成定局,这也是李泽楷和网通所希望看到的最好的结局。
不料,节外生枝。当年梁伯韬在筹组财团方面遇到困难时,与其关系非同寻常的李嘉诚主动贡献旗下两只基金,另外一家财团成员则为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而新加坡监管当局最后认定,李嘉诚、李泽楷和梁伯韬为关联人士,李泽楷也因此丧失在电盈母公司——新加坡盈拓公司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权。对于父亲的参与,李泽楷无奈地说:“感到遗憾!”
到了2006年11月底,正当盈拓公司的小股东准备投票是否赞成由李嘉诚基金、梁伯韬及西班牙电讯的入股方案时,李泽楷又突然向外界表示:“如果盈拓小股东投反对票,我会很开心。”间接拒绝父亲在事件中帮忙,令李嘉诚无法收购电讯盈科的股份。这件事令两父子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盈拓小股东投票前夕,李嘉诚亲自游说盈拓三大小股东,其中包括原本已确定要投反对票的中策集团前主席黄鸿年,他在盈拓中持股约为7%。
2006年11月30日,盈拓76%的小股东投票否决李嘉诚买股,李泽楷如愿,至此,一场波诡云谲的电盈并购风波终于尘埃落定。而李家父子关系也随着冬季的到来进入了彻底的“冰冻期”。
是接班无望父子生怨?还是利益使然“出尔反尔”?
电盈风波之后,李氏父子的不和与矛盾已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过去,李嘉诚为帮助两个儿子铺好政经高层人际网络,每次与重要人物会见,总要带着他们一同赴会,但最近李嘉诚却罕有地只携同长子李泽钜出席。另外,近来多位香港名人去世后,李嘉诚在致送的花圈缎带上,也只是写着他和李泽钜的名字。外界认为,这不仅反映了李氏父子的关系在最近一段日子很不好,更表明李嘉诚已彻底放弃了让李泽楷接班的打算,而身为次子的李泽楷当初就是因为无法成为李家王朝的“太子”而心有积怨,故处处与父亲对着干的。
李泽楷系李嘉诚与表妹庄月明1966年所生。李嘉诚对这个儿子曾寄予厚望。但李泽楷自小却显露出反叛的性格。幼年时的他就经常逆父亲意而行。
李泽楷13岁时,李嘉诚把他送到美国加州读书,希望他与同样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李泽钜有个照应。但李泽楷到了美国后就变卦了。他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的生活费用,而是靠自己打工。李泽楷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李泽楷对周围的朋友说:“由于要背高尔夫球棒,以致弄伤了肩膀,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
李泽楷毕业后,没有直接回到父亲的公司,而是在加拿大工作,他还一声不响地把当年李嘉诚为他在银行账户里存的所有钱连同利息还给了父亲。
1990年母亲病逝,李泽楷回港奔丧时终于没能拗过父亲的规劝,勉强答应留在香港帮父亲打理家族产业。
1994年,李泽楷凭借出售卫星电视积累下的4亿美元,成立了盈科数码。自此,他正式与家族事业分道扬镳,另立门户。后来李泽楷接受采访时承认,当年他选择独立门户时,父亲曾以和黄行政总裁的职位挽留他,但被他拒绝。他誓言自己要在事业上超过父兄。
近年来,李嘉诚与45岁的红颜周凯旋之间的交往,则令本来就不和的父子关系更是雪上加霜。据香港记者说,在李泽楷眼中,母亲绝非一般的庸脂俗粉可比。自母亲离世至今,李泽楷总会风雨无阻地在每年元旦去拜祭母亲。
但李泽楷事业的成功,其实是一直受到李嘉诚的关爱。1997年,李泽楷以80亿港币投资东京地铁站,成为日本10年来单一外资投资者最大交易。不料遭遇金融风暴。就在最为难之际,李嘉诚的和黄集团决定以29亿港币买下地皮45%的权益,并再给盈科1.7亿港币管理费,令李泽楷幸免一难。
李嘉诚第二次救驾,是收购香港电讯一事。1994年,李泽楷在完全没有任何物业作抵押的情况下,短短数天内能从4家银行得到上百亿美元贷款,与其说是李泽楷创造了神话,不如说贷款各方是出于对李嘉诚的信任,是李嘉诚的面子。
可这一切,李泽楷并不领情。他决意出售电盈时,对父亲守口如瓶,李嘉诚还是从报纸上得知李泽楷要把电盈卖给外资这一资讯。当时就气急败坏地带着大儿子李泽钜去李泽楷的公司“兴师问罪”,可李泽楷硬是躲着不见父兄。
无奈之下,李嘉诚便想出面收购李泽楷持有的电盈股份,迟暮之年的老人不得不再次出手为次子摆平乱局。一般评论认为,上世纪90年代李泽楷将在内地取得牌照的卫星电视出售子澳洲传媒大亨默多克,已令李嘉诚头痛不已,这次他不容儿子再影响他与内地的关系。
李泽楷似乎也认识到自己决策的失误,打消了将电盈卖给外资的念头,但他又拒绝父亲来收购,跌倒自己爬起来,不用父亲搀扶。这是个合乎逻辑的解释。
但李泽楷小小年纪却城府很深,在商言商,唯利是图是他的本质。卖掉电盈,转而寻找房地产、电视广播等更具增长性的行业,成为李泽楷的必然选择。
同时,电讯盈科虽然是香港第4家进军3G市场的运营商,但却是惟一一家集固网话音、数据、影像内容及流动通讯服务于一身的四合一服务运营商。电盈2004年和2005年连续盈利,固话业务也在2005年止住了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势头,宽带电视业务增长迅猛,现在出售电盈,对于李泽楷来说,正是好时机。套现获利是他的目的。
而且因李嘉诚的介入而释放的“李嘉诚效应”令电盈在香港的股份上涨——2006年11月10日虽出现回吐,但收市仍报5.02港元,较11月7日收市的4.78港元上升5%。而对中小股东来说,由于电盈的股价上升,令梁伯韬提出的收购价变得没有吸引力,也增加否决出售股权的机会。李泽楷顺水推舟,来个自我否决,取消了出售电盈的念头。
据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李泽楷突然反口的真正原因,可能出自过去数月全球股市呈现大升浪,股市资产价格三级跳,适巧李泽楷洽商出售电盈股份就是在2006年6月底至7月初,当时股市处于调整市,市况在谷底徘徊,恒指约在16000点附近上落,恒指更一度劲升3200点,创出19250的历史新高。全球经济表现较数月前的预测为佳,香港第三季经济增长高达6.8%,超出市场估计。同时,电盈收费电视业务发展也取得突破,夺得了英超联转播权。
李泽楷卖电盈的初衷是套现,虽然生意未做成,但电盈还是很有市场前景的。此时,不卖也许比卖是个更好的选择。作为生意人的李泽楷,利益显然是他的第一需求。
李泽楷的“心病”与其
在“李家王朝”的出路
在商场上,父子交手角力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杭州青年富商王智梁,只因为当初父亲对他的蔑视,他憋着一肚子气离家出走,经过10年打拼,积攒了千万元资产衣锦归乡,挟着金太阳公司的威力,把酒店开到父亲的饭馆“黄记”总店的对面,面对面地上演了一出父子龙虎斗。王智梁使出了一个个撒手锏。两个月后,王智梁酒店的上座率已经基本达到了90%以上,而“黄记”生意却明显地冷清了许多。再后来,“黄记”就像步入熊市的股票,生意一落千丈。随着“黄记”总店的背运,父亲其它几家分店也变得不堪一击,在竞争中迅速被各自的竞争对手占据了优势。最后父亲不得不承认儿子的胜利。父子再次见面时,父亲宽厚地对儿子说:“商场如战场,只要不偷不抢,用点出奇制胜的竞争手段也是正常的。小子唉,我算服了你!”
商战的冷漠有时会淡薄父子亲情,但市场正走向双赢的竞争格局,父子交手,角逐市场,最终还是要坐到一块的。
据香港媒体报道,虽然李嘉诚安排李泽钜做长实接班人,但内心里李嘉诚最喜欢的还是李泽楷,因此为了能够锻炼和安排李泽楷进入家族事业,李嘉诚费心颇多;而另一方面,李嘉诚的家族产业也在进行转型,而其中的一块需要李泽楷回去打理,因为小超人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
电盈风波中,李嘉诚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昭然若揭,在外资收购电盈已成泡影的情况下,他要为二公子撑一把力,力挺二公子出售电盈,完美变现。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嘉诚收购电盈后,李家在香港电讯方面处于掌控地位,这为李泽楷未来的接班又增添了筹码。李嘉诚亲自出马向盈拓的三大小股东游说,其中包括持有7%股份的前中策集团主席黄鸿年及其相关人士,但最终仍未能挽回局面。李嘉诚力促交易成功,既有中方欢迎梁伯韬财团收购的背景,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帮助李泽楷在此前尴尬的收购僵局中解脱。
但李泽楷最大的理想就是独立于父亲,每当媒体以“李嘉诚之子”称谓于他时,他都会大光其火,以至于有一度其秘书不得不事先提醒记者在采访中不要提及李嘉诚的名字。所以,“摆脱父亲的荫庇”一直是李泽楷挥之不去的心病,尤其是在其遇到麻烦时,更不想此时让外界感到自己受到父亲的扶持与帮助。他不愿将自己要脱身的包袱“扔”给父亲!
有业内人士分析,李泽楷表面上是明显对着父亲干,拒绝“父荫”,其实他是拒绝传统意义上的接班理念,他的理念是“先打江山再接班”——要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以独自创业的实力来“曲线接班”。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泽楷不但没有与李氏家族事业分道扬镳,而且,他正是在试图通过这一场又一场的父子较力,险中求胜,开辟一条走向李家王朝权力巅峰的非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