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出版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发展方向论文,现状及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教育领域,随着对教育传道授业本质的回归,教师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日常的教学活动日益受到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将成为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武器,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的良好实时互动和非实时互动交流环境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数字出版在教育领域也将面临一次飞跃发展的机遇。 一﹑数字教材 由于纸质印刷物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内容丰富等优点,传统的纸质教材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纸质媒介的教科书面临挑战:一方面,有形载体导致的容量限制与知识爆炸式增长之间的矛盾,受开发成本及出版发行管理的限制,开发和印刷发行周期较长、成本高,学生阅读行为的变化(更倾向于智能设备上的阅读方式)和纸张的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等。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使内容在电脑、智能设备上的阅读体验优化,承载内容和媒体形式突破纸质图书之限,移动设备的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容易获取数字内容,纸质教科书面临的问题在数字形式下都迎刃而解。因此,近几年数字教材、电子教材、电子书包等成为教育研究机构和各大出版社探讨的热点,也取得很大成就。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已启动数字教材开发,目前“第二代”数字教材已经面市,“第三代”数字教材初具雏形。中南传媒与华为公司强强联手成立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Aischool”电子书包产品为载体,整合旗下纸质教科书实施数字转型。人民卫生出版社在2014年发布首套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干细胞”教材的数字教材,采用首创的流式排版技术支持多系统多终端,支持目前市场上常见电子书中的媒体形式及互动,随后启动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等系列数字教材的编纂工作,成为专业出版社中首家独自开发平台经营数字教材。 数字教科书能够真正实现教与学的重建,关键在于教育应用。目前多数数字教材都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甚至可以无限量容纳某一学科的所有内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摆脱容量限制之后的盲目扩充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认知过载、知识迷航,影响在有限学习时间内培养目标的实现。教材应该保留纲要作用,遵循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三方面的特定需要,即特定对象(学生)、特定要求(专业目标)、特定限制(学制、学时),为学习者提供内容贴切、难度恰当、时长合适的学习资源[1]。如预防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通科卫生医师,并非是培养某一学科的专业人才,因此内容的深度、广度必须适应学生的学识水平、知识结构,并且教材内容的规模要适应学时学制限制[2]。如何将承载内容的无限与需要掌握知识的有限结合起来,可能是数字教材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数字内容的无限性、获取方便性已经在现阶段的数字教材中充分发挥出来,然而,从个性化学习资源的筛选与推送策略,即如何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推荐学习资源这一视角,已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相对较少。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教材应用的有效性,阻碍了数字教材成为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空间入口的教学预期。数字教材不仅是多媒体形式的数字化教科书,更是学生数字化学习的入口,是能够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可自我更新,能不断进化与发展的动态个人学习环境。 二﹑在线课程 随着影音技术的发展,老师授课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授课内容可以被记录下来,刻录成光盘,存储到硬盘,发布到互联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从2003年开始,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2013年6月教育部推出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程”频道,并正式通过“爱课程”平台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的师资水平,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2010年11月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2012年基于课程与教学理论及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MOOC迅速在全球升温,平台建设风起云涌,Udacity、Coursera、edX等数个MOOC平台成为领头羊,吸引许多国家的顶尖大学投身其中。 远程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和经验方面有了较多的积累和探索。然而在传统教育理念没有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时,在线教学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即便是MOOC平台,也无法突破将实体课程搬到线上所固有的不足:学习者完成率低,无法实现有效管理,让学生相互教学和评判无法保证效果,虽然从视频课程的组织方式,视频课程的时间长度,中间过程控制以及互动沟通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基于认知主义的学习方式依然在唱主角,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习惯并未得到发挥和拓展。没有有效的运营模式,高昂的课程制作成本,缺乏知名教师的参与,也使这一模式难以长期持续发展。限于几十到几百人的“小型”课程,报名者需要进行申请和经过筛选流程的SPOC,仅是提高了课程完成率,也没有实现在线课程的根本性变革。这些变革是对原有在线课程教育的批判与反思,促使大家对网络承载的教学效果的关注,也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再次推动在线课程教育发展的探索行动。 三﹑在线测评 在线学习中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字化评测系统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形成和发展了一些理论和模型,包括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知识空间理论等,后两者属于自适应测试理论范畴[3]。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和测试目标收集编制的,数量多、质量高、附有试题性能参数并经过分类编码的考题的有序集合,是实现测评的手段和工具。但题库的建立必须以精确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遵循教育测量和教育统计理论。 如何通过学生提供的信息来获取需要了解的信息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接受测试后所提供的信息与学生希望接受测试后能提供的信息是不同的,前者是后者的外化。保证两者的一致,使学生接受测试后提供的信息是学生希望提供信息的真实状态,成为教育测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些年题库持续发展是教育测评重要性的具体表现。 评测方法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纸笔测试到计算机测试,评测效率有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基本思想是模仿人类的智能评估行为,通过计算机管理测试,并根据被试者的能力水平,动态地选择适合的测试项目,并统计被试者在项目上的反应,根据测试情况以及预先设定的终止条件适应性地决定终止测试。通过这种更加灵活的测试形式解决了固定长度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了被试者需要回答大量太难或太简单的题目,达到对其能力水平更精确估计的目的。知识空间理论提供了一种描述给定知识域知识结构的方法,它是一种测试学生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的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试题提出的。该理论中,知识域由一个有限试题集合表示,即学生能或不能解决的试题,通过自适应的测试,达到因人施测、知识水平的个性化详细评估,为最终因人施教提供依据。但是,由于各种理论假说都是建立在深奥的数学基础上,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持续研究,所以进展缓慢。每一种模型也都有其固有的限制,应用缺乏普遍适应性,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大量样本基础上,需要根据大数据进行分析规律建立一定的模型,目前获得的有效用户数据还存在不足。 四﹑在线学习资源 在传统教科书及教辅方面,已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内容体系相对完整,但是内容的形式仅限于文字和少量的图片。进入数字化时代,内容的表现形式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从文字和图片到视频、音频、动画等各种形式,原有内容相对不足无法满足数字化教学的需要,尤其是优质资源的匮乏是影响数字化教学的重要因素。虽然各个院校都积累了一些私有的多媒体资源,但是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和内容质量的审校。将原有的文字图片内容进一步丰富,重要的是采用最佳的方式表达知识信息,这对内容创作者(教师)和出版社(编辑)都是全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发挥创造性,将生涩的科学知识采用最形象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生产新的学习资源、辅助教学过程将成为今后几年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数字化资源内容不断生成,将会出现“个体需求资源有限”与“总体资源无限”之间的矛盾,需要对内容进行良好的结构化组织和管理,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将海量的数字资源整合起来,能够让用户便捷获取需要的内容,通过个性化评测、智能评估预测学习者的知识状态,进而实现由面向“资源”的获取策略转向为学习者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和提供适合的学习路径,有效化解资源不对等的矛盾。 五﹑在线学习平台 现有系统中教育资源无法共享,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无法进行交互式学习,并且学习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在线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是网络与信息科技、教学内容和学习技术的完美结合,它是由网络电子技术支撑或主导实施的教学内容或学习体验。在线学习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对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学习者能够了解到更多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在线学习平台既可支持预习、复习、测试等学习过程需要,最大程度支持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个性学习需求,还可支持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等互动需要。优质内容资源以及便捷使用优质内容的平台功能才可能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只有有了用户的活动,才可能获取用户的需求,以便指导建设更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和完善平台功能。教师可以在获取学生知识状态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水平。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创建个性学习计划和路径。系统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记录、监测、评估,推出自适应学习方案,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高效学习。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沟通学习问题、分享学习经验,学生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创造过程中。移动终端使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至在各种终端上随时随地实现移动化学习。 在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教育机构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建自己的在线学习平台,这种分散的教育信息化模式不仅造成信息化成本过高,也使得在线课程等软件资源无法得到共享,硬件资源无法实现整合。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学习资源的日益庞大,原有的网络存储系统在面对海量且与日俱增的在线学习资源时已经相形见绌,传统的网络计算方式已经成为构建在线学习平台的瓶颈。使用人工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分类组织,无法实现相似知识的推荐,无法形成知识地图,无法改变为所有学习提供统一化的教学内容的现状。 六﹑出版社进行教育数字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从上述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可以发现,数字出版包含两个方面:内容资源和平台。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开发或者寻求与内容相对应的内容使用平台,二者是紧密相辅相成的关系。出版社在这种机遇下,如何创新性地去开拓内容范围、如何指导作者去创作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使用的内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突破也是出版社从内容进行转型的必经之路。这个过程中编辑需要从开放性的角度去审视内容,研究数字化手段带给内容的创新点,并将这种变革传达至作者,形成作者、编辑、数字内容制作人员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同机制。资源的有序化组织和管理工作只能由出版社来进行,而这部分工作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管理技能、信息挖掘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对出版社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需要进行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强项,出版社进行相应的平台开发和运营需要巨额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大型出版集团为充分发挥内容优势及保持良性循环发展,必须建设自己的平台,体量稍小的出版社可以与技术开发公司进行合作,降低自己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投入也是正确的选择。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也必须对平台技术发展进行深度的参与并且需要选择最适应自己内容的平台。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支撑下提供内容与平台结合的数字化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将是教育数字出版实现突破的最佳选择。教育数字出版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_数字化时代论文
教育数字出版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_数字化时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