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PX行业现状及后期发展相关举措论文

浅谈中国PX行业现状及后期发展相关举措

李鑫(福建省福化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 PX作为工业中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全球约90%以上的PX用于生产PTA,PTA作为聚酯行业的龙头原料,在其原料中占比达8成。而聚酯行业与国民生活“吃、穿、住、行”密切相关。换而言之,PX→PTA→聚酯是一条关系到民生经济繁荣稳定的产业链。在我国,由于PX化工企业受制于国家政策、资金规模、行业审核、民间压力等因素影响,准入门槛较高,整体发展较为缓慢,从而导致国内PX自给率严重不足,超6成的PX缺口量需通过进口资源予以补充。一方面导致我国每年高达百亿美元的外汇流出,严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稳健发展;另一方面PX环节停留了产业链的大量利润,导致利润无法正常向产业链终端传导,严重影响了整体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直接影响到民生稳定问题。文章旨在梳理PX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PX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打破PX行业现有困境,构建PX产业良性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国民经济;PX行业;产业发展环境

1 我国PX行业目前发展现状

我国PX行业受制于行业壁垒、资信要求、环保安全等因素影响,发展尤为缓慢。对应下游PTA行业却借助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而急速扩张,导致国内PX供应和PTA需求的错配格局不断加剧,国内PX缺口逐年攀升,供需矛盾愈发严重。

据图1数据显示,2010年PX产量600万吨、消费量1000万吨、自给率60%;2015年产量990万吨、消费量2200万吨、自给率45%;至2018年产量1000吨、消费量2700万吨、自给率37%。图一供需对比可以发现我国PX表观消费量呈现快速发展,年均增率为14.7%,而国内PX产量增速缓慢,年均增率仅为9%,与需求表现形成明显错配,市场缺口日益凸显,PX进口量逐年不断攀升,进口占比率高达6成以上。国产PX供应乏力呈现常态化,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Wu等[25-26]研究了FRP加固裂纹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并且考虑混凝土梁横向裂纹传播和FRP界面剥离扩展,给出了FRP加固裂纹混凝土梁弯曲变形的解析解;Hmidan等[27]利用有限元模拟了FRP加固钢梁的裂纹传播和FRP界面剥离;Triantafillou[28],Svecova等[29],Akbiyik等[30]以及G´omez等[31]研究了FRP加固纵向裂纹木梁的抗剪和抗弯性能,指出FRP加固可明显提高木梁抗剪和抗弯刚度.然而,有关FRP布加固裂纹黏弹性梁弯曲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若干问题有待深入探究.

2 我国PX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行业准入门槛高,发展势头迟缓

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民企特别是终端下游产业的民营企业,向上拓展产业链的意愿迫切,然受制于国家政策、企业性质、行业壁垒等因素,PX项目多集中于大型国营企业及颇具实力的合资企业,行业准入门槛严苛,很难出现产业大范围“开花”,产业扩张速度缓慢。

2.2 进口资源倾销,行业负面效应严重

如图2所示,近十年来我国PX进口数、进口金额双双攀升,2018年因PX进口数量庞大,我国有近180亿美元的外汇流失。在国内化工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且同质化产品过度投放市场,行业长期深陷“量有余而质不足”的大环境下,PX作为化工行业中少数盈利能力可观的产品,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化失衡,国外企业通过向我国大量倾销PX,赚得盆满钵满,从而又进一步刺激其不断新建、扩产新的PX项目,向我国持续输出更多的PX产品,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我国外汇流失现象越发严重。

2010年国内表观消费量933万吨、国内产量601万吨、进口量353万吨;2018年国内表观消费量2777.36万吨、国内产量1031.97万吨、进口量1563.01万吨。2018年较2010年,表观消费量增加1844.36万吨,年均增长率14.6%、国内产量仅增加430.97万吨,年均增长率仅为6.9%、然进口量则暴增1210.01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进口资源占有率高达6成,国外炼厂的定价话语权逐步扩大,与国内企业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国外企业通过联合顶价、限制供应等手段肆意操纵市场价格,迫使国内需求企业就范,无奈接受其不合理溢价要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定价话语权成为进口资源随意攫取我国外汇储备的又一利器。

2.3 PX原料供应量有限成行业发展瓶颈

大数据信息技术助推全民学习共享平台的构建,学习共享平台要具备人人易得、人人易用的平台功能,在共享平台中可以得到优质信息共享体验,同时满足人与人社会交往需求,畅通交流沟通渠道,运用新的媒介方式形成新的学习空间。以探索全民学习共享平台为核心,以开放、共享为构建思想,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及时引进,探索全民学习共享平台如何提供资源服务、导学服务、课堂服务、评价服务、认证服务,形成新的网络学习生态空间。

可这捣蛋的雨,就像要证明她是错的一样,马上开始滴滴答答到床顶上。床是学生的上下铺,易非在上铺放了个盆子,她又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慢慢睡去,她实在太累了。

基于业绩三棱柱的普查绩效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研究……………………………………………………吴慧芳,刘素荣(4.37)

截至2018年末,我国共有炼油企业216家,原油加工总产能达8.13亿吨,产能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国内成品油(汽柴煤)产量为3.67亿吨,表观消费量为3.23亿吨,过剩量达0.44亿吨,中国炼油产能过剩越发明显。国内一方面市场上以燃料型为目标的炼油企业不断投产,加剧成品油过剩局面。另一方面PX产业所需的优质原料油供应量却停滞不前,原料不足已成为制约PX产能发展的行业瓶颈。

3 中国PX行业应对策略

PX作为石化行业中无可替代的产品之一,现阶段国内PX行业仍处于国货供应困乏,进口资源冲击的局面。但自2019年,新增PX产能将陆续释放潜力,扭转国内现有供需局面,加强国内PX生产企业话语权。未来3~5年的时间内,将是我国PX行业提速发展的重要时期。PX行业将迎来期盼已久的蜕变。

两个民营巨头的投产落地,激励后续民营企业加快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资步伐,为实现我国“至2020年将PX自给率提高至65%~70%”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3.1 政策利好破除行业壁垒

2019~2020是中国PX产能集中井喷式发展时期,预期投产产能高达2260万吨。其中2019年,恒力石化、中化弘润、海南炼化、浙石化一期集中投产,投产产量高达880万吨。而2020年预计投产产能已达到千万吨级别,将彻底改变国内供需格局。预期产能的顺利投产,将极大改善我国在PX等化工产品方面的对外依存度高局面。我国新增PX企业拥有地理位置优越、投产规模庞大、产业链完善、单位生产成本低、人民币支付结算方便等综合性优势。新增国产PX企业的集中投放,将引导PX盈利水平跌至微利,一旦造成负盈利或将迫使部分国外炼厂停工或降负。此消彼长,预计2020年PX资源国产化的比率将攀升至7成左右。国产资源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进口资源占据的半壁江山。

随着国家政策打破行业准入壁垒,民营企业凭借自身机制灵活、市场嗅觉灵敏、准确把握社会需求等优势在炼化一体化战略布局中一骑绝尘。

不同产地梅花鹿鹿茸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 刘雪莹等(14):1945

自2015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供应过剩已经常态化,炼油企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而新增产能持续投放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态势,产品同质化竞争导致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困局中,如何生存下去已是炼油企业迫在眉睫的难关。

与此同时,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当中,一期2000万吨/年预计2019年年底正式投产,二期将在一期运行后两年内建成。建成后年产800万吨PX。浙石化项目有望成为国内炼化一体化项目中一艘“航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规定,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学位获得者要求“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从中可以看出,无论硕士学位获得者还是博士学位获得者都要求具备科研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这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3.2 PX新增产能迸发,收复国内市场失地

我国“十三五”中明确规划,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推进炼化一体化,推动绿色和石化产业的高效发展。规划中制定“至2020年将PX自给率提高至65%~70%”的战略目标,明确大力发展PX企业的布局规划。

图1

图2

图3

如图3所示,2021~2023年国内PX产能仍将持续发力,我国将逐渐实现自给自足的战略性目标。进口资源的空间将被进一步被国产PX蚕食殆尽,国外企业通过PX产品随意攫取我国外汇储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PX产品效益将回流至国内,进一步促进PX上下游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国内定价机制上,中国PX将重新夺回话语权。原有的定价模式将被重新洗牌。符合中国PX行业需求、适合中国PX行业发展、维护中国PX行业权益的定价机制由我们中国企业自己说的算。原有的国际行业定价模式也随着中国企业的强势出击重新改写,国产PX走出国门,征服海外市场指日可待。

3.3 炼油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侧面助推PX产能腾飞

2019年5月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顺利投产,年产450万吨PX。在“十三五”规划政策发布后,打响民企进军PX行业的第一炮。

炼油企业在行业变革中应拓展下游化工产业链,新增或扩产PX、乙烯等下游化工产能,产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往纵深方向发展新建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端项目,提升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综合竞争实力、资源集约利用率。实现企业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基地化。中国PX产能借助国内炼油企业升级发展的东风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4 展望

4.1 无缝对接供给侧改革轨道

随着我国PX行业未来高速发展,在实现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后,供应过剩问题也将凸显,行业内部的自我革新、自我淘汰促使PX发展为成熟产品。PX商品属性升级将是大势所趋,或有条件成为大宗商品期货中的一员。

PX成为大宗商品期货则为现货市场提供回避价格风险的场所和手段,进一步节约商品流通费用。同时通过期货市场价格连续性、公开性和预期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PX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有效推动供给侧改革。

4.2 终成“油头-化身-高化尾”发展格局

未来国内原有炼油企业和新增企业将朝着“油头-化身-高化尾”全套产业链方向发展。“油头-化身-高化尾“是指前端以大型的炼油装置为主,产品以成品油及下游化工装置需要的优质原料油如石脑油等。中端装置以生产国内急缺的基础化工产品为主,如“苯、甲苯、对二甲苯”和“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三烯产品。终端装置以高附加值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主。

企业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产业链全覆盖。并根据实际市场行情通过内部调整体产业链产出率,达到整体产业链盈利最大化,提高在未来市场中的行情话语权。未来随着覆盖全产业链的炼油企业增多,市场将经过一段优胜劣汰的阵痛过程,中小型企业随着消亡。全国各地将形成行业集群化、规模化的群雄割据时代。升级改造后的中国企业群将成为撼动全球化工格局的巨无霸,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向世界输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标准。成就大国影响力。

5 结语

十年来,我国PX无法自给自足的现象一直导致我国每年百亿美金的流出,下游聚酯行业的盈利空间也被迫假手于人,行业内迫切改变该现象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歇。可喜的是国家意识到这一现象,政策先行、有条不紊施展全局部署,支持民企投资进入。真可谓是集国内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争分夺秒发展全炼油化工全产业链项目。将国内PX产能的空白沙漠区变成欣欣向荣的葱郁绿洲,实现行业自强。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并提高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稳定度。从行业远期发展来看,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并消除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使行业后期步入成熟产品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  

浅谈中国PX行业现状及后期发展相关举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