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当中的所发挥的作用的越发重要,继电保护运维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对此应当进行集中处理与重点关注。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继电保护运维当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如何解决继电保护运维中的问题展开了探讨,从而期望可以在继电保护运行的过程当中,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相对于可靠稳定的供电。
关键词:继电保护;运维;问题;对策
引言
电力能源在国内社会发展当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是否可以平稳运行直接关乎区域经济是否能够迅速发展。对此,应当采取相对应的对策,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持续的提高。继电保护设施的运用对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极具意义,对此,应当不断地对电力系统当中的继电保护存有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对于怎样提高电力系统当中的继电保护性能展开相应的探讨与研究,为推动国内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相对高效的保障。
1.继电保护运维中的常见问题
1.1电网结构不合理,影响电力系统运行
在建设电网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具体需求,对电网后期的拓展状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保证电网结构的相对合理。而继电保护与电网之间相辅相成,通过继电器的安全保护作用可以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顺畅,同时对电力进行控制与保护。然而由于电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各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值配合上需要互相妥协,导致继电保护在灵敏性、速动性或选择性上配合并非最优,可能扩大电网故障的影响范围,进而对电网系统稳定安全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继电保护设备问题突出,继电保护不到位
以线路保护为例,有关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结构图如图1所示。从中可知,在继电保护运维当中继电保护设施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建立保护体制的主要环节。然而,由于设备问题而造成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方面的问题相对较为突出,这在很大限度上是继电保护设备当中的“微机处理装置”及“数据收集系统”等问题所造成的。
(1)在继电保护装置当中,对于主变充电而言,若线路与主变充电的具体要求不符,比如出现接错线、极性反、平衡系数算错等问题,便会造成继电保护不到位的现象;
(2)在有关装置当中,数据收集系统(即模数转换模块)十分重要。然而,该系统由于在转换数据信号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故障,比如:由于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及个别厂商的个别产品问题的质量问题,常年承受工频电压计以及可能的短路电流等,导致装置的采样不准确,进而造成微机处理当中的有关数据方面的问题,对继电保护的运行造成不好的影响;
(3)在继电保护的有关装置当中,继电器触点作为其核心部件,由于触点的闭合和断开都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过渡的过程,特备是机械式的继电器更加显著,如果选件不当或设计不当,就有可能产生触点竞争的问题,一旦产生该问题,继电器触点就可能不能正常闭合或断开,导致断路器的整个控制回路或信号回路不能正确动作,从而引发电力系统更大的安全性问题。
图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结构图
1.3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继电保护运维中出现差错
在继电保护运维当中,因为有关操作员的专业性不够,从而造成人为因素的产生。其中包括:处理问题不够及时,存在相对较大的滞后性。因为对继电保护运维当中的问题的处理相对不够及时,从而错过了处理继电保护问题的最佳时间,这也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导致经济发生损失;有关操作人员在具体操作当中,因为对工作的疏忽,操作规范与流程产生了偏差,从而使继电保护发生失效等状况产生;相关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缺乏,在对继电保护运维当中的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很难较为有效及时地对问题进行研究判断,并科学的处理。
2.解决继电保护运维中的问题的对策
2.1对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环境加以优化
为了避免由于外界环境而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有关电力单位应当对继电保护设施运行环境的优化工作加以注重,为保证其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当认真对以下内容加以落实:
(1)在对继电保护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对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防止使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潮湿且高温的环境当中。于此同时,还应当安装防潮、防尘保护罩,防止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元件遭到灰尘的腐蚀。在对继电保护设施进行固定的时候应当将防振方面的工作做好,防止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元件由于振动而造成损坏的现象。
(2)在对继电保护展开维护方面的工作时,相关维护人员应当对继电保护的有关装置的安装部位加以明确,对当中极有可能存在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比如发现存有会对继电保护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的要素,有关电力单位应当及时地建立迁移计划,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部位进行更换,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稳定发挥。
2.2提升有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人为因素作为会对继电保护稳定运行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所以,有关电力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关技术员的专业水准进行持续的提升,对其给有关继电保护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行降低。
(1)将继电保护设备安装技术的交底工作做好,同时提高验收质量。为了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质量,在展开安装作业之前,有关电力单位应当充分组织相关安装人员将技术交底方面工作做好,确定不同装置的安装规范、安装要求及安装作业当中应当注重的细节所在。此外,还应当对安装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强化,使其能够较为充分地对继电保护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对有关安装方面的职责进行认真的履行。在继电保护装置验收中,要严格按照相关作业标准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能够零缺陷投产。
(2)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组织,进而展开专业培训方面的活动。由于造成继电保护运维中的问题的原因相对较多,为确保相关维护人员可以较为及时地发现并排除不好的影响因素,相关电力单位应当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组织从而进行有关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活动,邀请经验相对丰富的技术员对维护工作当中应当注重的问题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式和技巧进行讲解,从而使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准得到持续的提升。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层次的竞赛活动,以赛促练,快速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准。
2.3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质量
对日常的维护工作进行贯彻落实,能够较为及时地发现并排除继电保护装置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保证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所以,有关电力单位应当对维护方面的工作质量加以保证,特别是应当将以下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贯落实:
(1)对继电保护的维护工作体制加以健全。有关电力单位应当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目前的维护体制状况,对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对继电保护维护工作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健全和修改,确定每个维护人员的职责所在。于此同时,为了督促相关维护人员能够自觉、认真地对维护方面的工作的落实,有关电力单位应当建立较为严格的奖罚体制,对奖罚的标准加以明确,鼓励维护人员努力工作,确保维护工作的全方位。
(2)将继电保护的维护工作做好部署。为确保继电保护的维护工作的有效完成,尽可能地发现并排除会对继电保护平稳运行产生影响的要素,应当根据所辖区域的电力线路的具体情况,将维护工作的部署做好,建立相对合理的维护方案,确保继电保护的维护工作得以稳定全面发展。
(3)应当重视继电保护维护的总结工作。应当激励相关维护人员将维护工作的总结工作做好,对维护工作当中存有的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探讨,运用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使维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持续的提升。
2.4提升继电保护的智能化
对于继电保护的运维而言,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其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为提升继电保护的性能,应当对继电保护的智能化进行持续的提高。运用智能电网当中的传感器对有关电力系统当中关键设施的运行状况展开实时的监控,收集并分析这些设施的运行状况数据,进而对继电保护的保护定值与保护功能展开远程实时的修正与监控。此外,继电保护设备当中应当存有被保护的对象与其他关联设施的有关信息。经过对继电保护进行智能化提升,确保继电保护设施能够对故障展开准确与及时的识别并展开作业,确保继电保护的较高性能。智能变电站在具体运转中的继电保护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继电保护系统方案
2.5对继电保护工作的操作流程加以规范
对于继电保护运行当中操作相对不规范这一问题而言,应当采用相对应的对此对继电保护的工作操作流程加以规范。结合电力设施的有关操作标准与操作规范,及在具体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操作失误现象,建立出一套相对有效且完整的继电保护工作的有关操作规范,并做好相关作业风险的提示。同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应当不断改进与健全此规范。在展开有关继电保护方面的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对继电保护运行的操作规范进行较为严格的遵守,防止继电保护工作当中出现操作失误的状况,降低继电保护方面的问题的发生率,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结束语
继电保护运维中,电网结构、继电保护设备、人员水平、制度规范等方面均可能存在影响继电保护的问题,各个电力生产单位均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问题最严重的方面着重进行改正提高。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智能变电站被大量投入运行,在智能变电站被大量建设之后,变站内的继电保护设施的配备模式均可能产生发生改变,也将使继电保护的运维方式产生某些改变,对相关运维人员的要求更高,在往后继电保护设施的配置产生改变的时候,也可以按照其发生的改变随时对继电保护的运维方式加以调整,对有关运维规范展开相对应的编制,进而确保国内电网的运行更为稳定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星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方法[D].重庆大学,2015.
[2]夏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J].电子测试,2018(03).
[3]马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气技术,2015(06).
[4]张蕾.变电继电保护受到不对称的断线作用[J].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2014(17):28-29.
论文作者:刘耀晋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稳定论文; 人员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