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能源资源逐渐呈现出一种日益紧张的趋势,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才有了更多的关注。从当今世界的电力发展趋势来看,智能电网是具有巨大优越性的,并且,实践也证明,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的定义、特征以及关键技术作了简要阐述,指出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要点,并从三个方面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设计要点;电力设计
智能电网是电力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趋势,其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也表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能源紧张的这一不良局面。而在电力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电力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力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这是需要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的地方。随着智能不断深入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设计这一发展问题的关注度也有了较大提升。
一、智能电网概述
(一)智能电网定义
智能电网就是将通信技术、传感测量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物理电网这一基础上对其加以运用,以形成一种新的、更为稳定的、智能化的供电网络。
(二)智能电网特征
相较传统电网,智能电网更具实践优势,其具体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高效、绿色、兼容、集成、协调、交互以及优质等方面。其中,“绿色”就是说智能电网利用的大多是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能够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而“交互”就是说双向通信与交流是能够通过智能电网而实现的[1]。
(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发电储能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以及输配电技术是智能电网中最关键的几项技术。就前者发电储能技术而言,它除了贯穿着能源转化、电力传输和电力使用等多个环节之外,还具有安全性和环保型,因为它所使用的大多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智能调度技术同样也非常重要,是实现高效调度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性技术;而输配电技术所不同的是,它主要又两种技术组成,分别是特高压输电技术、高温超导输电技术,前者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优点就是能够连接远距离的电力系统,而后者高温超导技术的优点主要是污染少和损耗小等等。
二、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要点
(一)智能电网要具备兼容性
我国的现代电网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最传统单一的火力发电了,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核电等在现代科技水平的推动下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现在,智能电网又开始被大力推广,进入到人们生活和视野当中。而无论是利用水力、风力发电还是用核能发电的地区,其电网覆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再加上电网承受力较差,因此电负荷承受力就随之而变得较小,能够被利用的电力也就只有那么一小部分,这样既降低了可靠性,又造成了资源浪费[2]。因此,在设计智能电网时,一定要对其兼容性加以考虑,要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增强智能电网在环境方面的兼容性,不断提高其环境承受力,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电力的巨大需求。
(二)智能电网要具备互动性
设计智能电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那些实际的应用需求得到满足,可以确定的是,对电价进行有效管理、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广大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可说,在设计智能电网时,一定要对其互动性加以考虑,要使其能够和现代的电器进行一个很好的联系,从而电能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三)智能电网要具备可靠性
可靠性可以说是智能电网设计的最基本要求,通常情况下,当发生较大故障时,普通电网的运行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智能电网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到这一问题,要通过一些合理化和人性化的设计,来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避免电网长时间运行受阻和因电网信息泄露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四)智能电网要具备自我修复性
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其可靠性的一部分,是说当故障发生之时,智能电网便能够对其进行自我诊断,并找出故障发生的位置。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电路中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加以预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故障带来的损失。
(五)设计要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
节能和环保是智能电网相较于传统电网的最明显特征,由相关数据可知,自从智能电网在我国运用以来,每年可以为我国节约5%—10%的电能,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降低了不少[3]。因此,在设计智能电网时,一定要有环保意识,要尽可能地应用绿色材料,在线路和总线设计时,也要尽可能地遵循节能原则。
三、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计工作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要想电力设计能够得到更好的推进,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做好自动化系统设计、短路电流与设备设计和电气二次部分设计这几个方面工作,具体如下:
(一)自动化系统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备份系统的数据,在设计自动化系统时,最好是配置2台或2台以上的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以实时地监视和控制全站,操作员工作站必须要带有LED、鼠标和键盘等,同时还需要具备处理高分辨率图像的能力,配备电脑钥匙、五防锁具和五防软件等设施,用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4]。另外,还需配置2台远动主站,用来直接采集和送达必要的远动信息,以使全站的远动信息能够正确地进行传送,从而更好地完成集控站以及各级调动等信息的传送。不仅如此,间隔层的设计也是有要求的,必须要包括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及网测控装置、电能计量装置以及向量测量装置等重要设备。
(二)短路电流与设备设计
在任何情况下,所做的所有和电力相关的设计都必须要以国家电网公司所发布的《新建变电站设计的补充规定》相关要求为指导。例如,如果是220kV的屋外配电装置,那么就通常采用双母线设计的设计方式,对断路器和管母线等进行中型布置;如果是110kV的屋外配电装置,那么它的设计就基本同220kV的屋外配电装置的设计是相同的,而如果是35kV的屋外配电装置,就必须要采用单母分段接线的设计方式来对其进行单列布置了[5]。
(三)电气二次元部分设计
在设计电气二次部分时,一定要严格以《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的建设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为指导来进行。任何一台应用数据服务器的集成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除了要对主机进行在线监测之外,还需要对网络分析系统与故障录波进行一体化的配置,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其过程层交换机作间隔配置,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电力设计。
结束语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电力设计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所以,要想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得到提升,我们就需要在电力设计上多下功夫。当然,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我国能源紧张的局势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较好的改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智能电网电力设计将会不断成熟和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也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超宇.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备监测和维护技术[J].通讯世界,2014,21:207-208.
[2]娄凌君,李大兴.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设计工作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4:141-142.
[3]王骁,胡斌,陈祥金.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备监测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5:140.
[4]李咏梅,林静,王鹏,蔡磊.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47-248.
[5]余存航.探讨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134.
论文作者:邱璟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背景下论文; 对其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