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彤

浅谈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彤

高密市水利局 山东高密 261500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滑膜技术优势众多,控制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的便利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各技术要点进行完善,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我国建设的水利项目越来越多,在施工中更应该保证其质量,对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明确,保证滑膜技术更理想的应用到其中。

关键词:水利施工;滑模技术;应用

引言

滑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并显著降低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本,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获取更优的成本经济效益,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应当积极改进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滑模技术,从而为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水利水电施工建设中的滑模技术概述

滑模的组成既可以是普通模板,也可以是专业模板,具体应结合实际工程特点选用。在施工中,混凝土应该采取分层浇筑的策略,而且每层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30cm以内。最初始是对模板内的最下层进行浇筑,当浇筑的混凝土成型并满足相关强度要求后,就可启动提升机,进而让模板沿着混凝土表面滑动。当滑动到约30cm时,就可以进行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这样周而复始连续作业,直到滑动高度达到设计要求。现实中,因为滑模技术的诸多应用优势,促使其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应用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但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和施工作业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工程,水利水电滑模施工的技术复杂性更高,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更高。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坡面施工困难等问题,而且还可以使施工建设成本有效降低,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滑模技术的施工优势以及具体要求分析

通过对我国多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与调研后,发现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具备以下五点优势:①滑模技术的整体性较强,施工单位通过滑模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传统施工技术中的施工缝问题。②滑模技术中的不同板块可以进行连续施工,从而大幅度缩短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周期。③滑模技术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通过高度的机械化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并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精度。④滑模技术对辅助施工的要求较低,能够大幅度减少辅助施工造成的额外成本支出,提升施工单位的成本经济效益。⑤滑模技术的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在施工中的故障率与失误率较小,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促进施工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滑模技术与桥梁、铁路等交通工程的滑模技术相比,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滑模技术的模板尺寸精度要求更高、工程需要的混凝土浇筑量更大且整体施工技术更加复杂。同时,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应当注重滑模技术的连贯性,提升预埋件安装环节、混凝土浇筑环节以及模板滑升环节之间的衔接效率,从而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保障。

3水利施工中滑膜技术的应用

3.1做好滑膜控制

对于滑膜的控制,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模版材料,通常情况下,在水利工程中都是应用木板模板,其中,滑膜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适用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水准仪测量进行水平检查;其二就是用千斤顶同步器进行水平控制。同时,要确保不会移动滑膜结构的中心位置,为此,在测量时,可以使用激光照准仪以及吊线进行搭配测量,及时发现滑膜的变形位置,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矫正。如果发现变形问题,测量模板的上下面,确定竖井结构的直径范围,保证竖井的结构质量,控制变形问题,提高滑膜施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减少滑膜施工中的误差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个细小的误差就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施工的误差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误差并予以纠正。测量时,会在千斤顶的底部垫一些钢垫板,但是随着千斤顶的作用,支撑轴可能会发生移动,使得整个平台进入到模板的系统中,滑升到规定的位置,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在混凝土灌浆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保证误差不会出现在后续的滑升操作中,及时发现滑膜施工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合理的纠正,才能不断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3.3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水利施工中饿混凝土施工与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益及质量休戚相关,因此水利施工环节必须对优质混凝土认真选择,从材料方面确保混凝土的防渗防水性能。需要注意,滑模技术施工需要考量技术应用本身的优越性,同时对于混凝土质量也需严格控制,避免出现工程弊病,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隐患。对于整个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效果而言,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配比是极为重要的,配合比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滑模施工技术的最终质量。首先需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混凝土灌浆机具使用正确,考虑到混凝土是水泥与水的混合物,其中水泥的成分无疑是少于水的成分的。除此之外,水利施工中应用滑模施工对于混凝土初次凝结、保温以及传输环节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采用顺沿模板灌浆的方式严格控制混凝土浆液的稀释程度,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需要及时检查,以此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4滑模施工的纠偏工作

滑模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若施工人员忽略了某处施工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滑模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滑模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当滑模施工中发生偏移时,应当及时开展相应的纠偏工作,从而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目前阶段,滑模施工的纠偏工作主要有下列三类,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①千斤顶垫铁法。当滑模施工中发生偏差时,施工人员可将千斤顶的一侧使用铁板进行垫高,从而达到纠偏目的。②顶轮纠偏法。使用具备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墙体作为支撑点,使用纠偏装置进行纠偏。③新浇混凝土导向法。施工管理人员可通过调整模版平台的方式,使模版向相反的方向滑行,达到纠偏的目的。

3.5滑模的提升和移动

滑模的初次提升距离不能选地过大,以防止脱模等安全事故发生;混凝土应该进行分层浇筑,每次的浇筑高度应与滑模的提升高度相一致,以保障施工作业的连续性;钢筋的制作和安装也应与滑模的提升运动保持一致,这样利于保障作业的连续性。当检测到滑模的移动位置出现误差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滑模的滑行时间和滑行速度确定后,对每层混凝土浇筑高度必须控制在20-30cm 之间。考虑到滑模施工操作的连续性,对移动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加以纠正,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另外,由于钢筋制作与安装有着较大的工作强度,所以需要施工人员对钢筋施工操作合理安排,稳定且有序地开展滑模施工,避免施工过程的连续性被破坏,真正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中,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水利工程项目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大大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建设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兴水利,防止水害,而且还能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促进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英.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5(22):94-95.

[2]潘文静.浅谈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190.

[3]宋德.刍议水利水电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172.

论文作者:李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