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想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必须要加强对建筑结构基础工程的建设,充分分析基础施工的特点及通病,并掌握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一 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
1.1施工的质量问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建筑的基础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行业以及社会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在建筑基础中地基是承载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全部的载荷,如果建筑出现的质量的问题,就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并会使局部出现破坏,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对整个工程构架造成致命的破坏,从而造成更大的质量安全事故,这样不但使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人民群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1.2基础施工的难度非常大
我国地域辽阔,且地质条件复杂,有部分区域的滑坡以及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相当频繁。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的建设规模也逐渐的扩大,因此会受到建设用地规模等制约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地方不可避免的,在一些地质状况不好的场地上进行建筑施工。而对于不良条件具有大量且复杂的技术难题,并对建筑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设计,勘察以及手工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1.3施工质量问题的修复具有低可逆性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基础工程往往都是在地下的隐蔽工作,并且施工地基还承受着整个上部建筑物的荷载,对建筑的质量事故的处理就必然会涉及到上部的一些建筑结构,特别是在对已经建筑完成的,并且已经投入使用的工程,地基是承受了整个建筑物的全部的载荷,同时,再加上地基基础质量事故的连续性,因此,对地基基础的事故进行地下修复施工的操作就会比较困难。
二 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2.1基础轴线易发生位移
在施工中由于对大方脚收的分寸掌握不佳,使得在砌至大放脚顶处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样再砌基础直墙部位使就会很容易出现轴线位移现象。在实际的施工中,横端的基础轴线通常是在槽边到中心柱的部分,相应的工作人员在放线时,在山墙处设置控制桩,将横端轴线由山端的一端排尺进行控制。然而由于基础通常是先砌外纵前及山墙部位,然后在砌横墙,在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的线就会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从而无法进行吊线,并且在找中线时会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若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就会被施工人员或者是车辆碰撞到,从而发生轴线位移现象。
2.2基层标高的偏差过大
由于基础的大方脚过宽,使得基础的皮数杆不能过于接近,从而很难观察到多砌的每一个基础和皮数杆之间的标高差。在砖基础大方脚填芯砖时,应当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式,但是,由于铺灰的厚度不够均匀或者是铺灰的面超长,导致砌筑的速度就会很难跟得上,这样使得砂浆因停歇过久而挤浆变得困难,并且灰缝不容易被压薄,从而出现冒高的现象。
2.3防潮层失效
在进行防潮层的施工前,如果在基面上不进行清理,不进行浇水或者浇水不够,从而影响整个防潮层的砂浆和基面的粘结。在操作时,表面抹灰不严实,以及养护不好,使得防潮层由于早期脱水强度以及密实度达不到要求,从而出现裂缝。在冬季施工防潮层就会由于受冻而失去效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对质量通病的控制要点分析
3.1基础轴线位移的控制
3.1.1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标志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推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标志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标志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标志板也可以在槽开挖后钉设,从而便于机械开挖基槽。
3.1.2横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入与地面一样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线,中心桩中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时候应该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横墙基础拉中线时,要复核相邻轴线距离,验证中心桩是否有位移。
3.1.3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放脚收分不均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该在基础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按施工流水分段砌筑的基础,应在分段处设置标志板。
3.2基础标高偏差的控制
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在进行基础砌筑前,应尽量将基土垫平。一般情况下,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方木或者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立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另外,对宽大基础大放脚的砌筑,应采取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3.3 基础防潮层失效的控制
施工前对基面进行清理,确保其干净、无杂物,从而保证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程度。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表面抹灰均匀,做好养护,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确保防潮层的强度和密实度,避免出现裂缝。
四 提高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探究
4.1加强整体设计并全程指导建筑工程施工
对于建筑施工的规划,应当根据国家的施工规范标准以及建筑图纸的设计要求,从基础的部分,到主体部分,再到装饰的部分,由这三个部分分别编制三个设计相互独立的施工规划。同时,还要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性的指导,并要切实做好监控管理,科学合理的设置每个施工阶段的衔接部分,然后再进行预案的实验以及演练,等全面合格后在进行组织施工。在对建筑进行整体的施工设计时,还应当对工程的资金进行全面的、合理的预算,从而实现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控制。
4.2控制好建筑工程强度
4.2.1进行正确的配比,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在工程施工前,专业人员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配制,并且进行严格的实验配试获得级配报告,实施施工时严格按照级配报告进行。有统计资料显示,混凝土的强度与砂的含水量、水泥含量、砂石含量、石灰含量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混凝土一定要按实验室配给报告并结合实际的环境进行配制。
4.2.2实行严格的养护,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在当代的建筑中,对于泵送混凝土的应用已非常的广泛了。这种方法不断能有效的节约施工的周期,还能使整个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缩短工期而减少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养护,就会使混凝土的强度出现不足。根据专业数据可知,混凝土的强度养护必须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养护的优化方案,特别是对于浇筑量大体积大的混凝土,更应当配备专业的人员负责养护。同时,还要从水源、表面覆盖以及昼夜时间等多个细节方面进行考虑。另外,在进行养护期间时,必须要定期进行督查,养护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和养护现场的具体情况,也需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记录,以便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施工的特点,掌握基础施工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对策,有效的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整个基础工程的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
[2]丛岩.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主要内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
[3]洪海平.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论文作者:纪爱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基础论文; 轴线论文; 就会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