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教育事业20年进展——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新闻论文,教育事业论文,会长论文,访谈录论文,进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新闻界和教育界统一认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看到问题或差距所在,从而推动新闻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何梓华教授。
记者: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进展如何?
何梓华:在1978年,全国新闻类专业学生总共只有五六百人,而今光在校本科生就有六千人,加上大专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接近一万人。例如,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大学已培养五千多名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他们当中有许多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还担负着各级领导工作。
记者:两年前有统计表明,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设有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已达55所,新闻学类专业点88个。两年来数量又有所增加,具体情况怎样?
何梓华:现在,全国设有新闻学类专业的高校已增加到60所以上,专业点已超过100个,还不包括没向教委申报登记的新增专业点。 此外,全国还有新闻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硕士点20多个,博士点6个, 博士后流动站1个。其中有6个硕士点和4个博士点是今年新增加的。
记者:有专家指出,新闻学教育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方向发展,形成了多种方向、门类齐全的新闻学教育格局。您能具体谈谈这方面情况吗?
何梓华:好的。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等院校新闻学教育只有新闻学这一个专业,现在陆续增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在此基础上,还设有播音、新闻摄影、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等方向。在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增设了传播学专业。并且,新闻学已从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升为国家一级学科,称之为新闻传播学。
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的教育体系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含大专续本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大专生、成人教育(在职或脱产培训,包括远距离教育)的多层次格局,并日臻完备。
记者:全国新闻学类专业教师有1千多人, 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何梓华:1978年,各高校复校时,新闻专业教师多为本科学历,个别的是硕士。1983年以后,国家教委规定留校教师必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1956年以后出生的如担任博士生导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评教授也是如此,而且超过58岁即不能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目前,1 千多位教师中,教授127名,副教授335名。
记者:我经常同各高校的教师打交道,深知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甘于清苦,潜心从事学术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的丰硕成果,既充实和完善着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新闻实践解决了大量的问题,而且带动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提高了自身素质。可以说,过去我国新闻研究领域,高校教师是主力军,现在也不例外,仍是科研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尤其体现在基础理论的建树上。
何梓华:我国新闻教育也曾走过弯路,先是偏向西方,后来仿照苏联做法,照搬的痕迹很明显。经过20年来的实践,坚持以我为主,同时也不排除学习借鉴,因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在20年中,出版了1千多种学术专著,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 成立了各种研究所,建立了一些实验室并相应添置了一些设备。
记者:改革开放20年,新闻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不能否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后继乏人,经费不足,等等。就此能不能谈谈您的看法?
何梓华:新闻教育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专业点的增设失控,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即一次毕业的学生新闻界难以全部消化。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准备向教育部提出建议,明确规定新增设的专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二是教师青黄不接。优秀的毕业生不愿留校,教师队伍不稳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三是质量问题。个别大学本科生还没毕业就拿硕士点,还开考自学考试,这样做势必降低教学质量。另外,现在正强调素质教育,新闻学类专业的素质教育是什么,看法不一致。本科、硕士、博士之间的课程是否拉开档次,怎样拉开,应该加以探讨;四是教育经费问题。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新闻学实践性很强,经费不足,设备不足必然要影响毕业生的质量。
总之,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成就巨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所存在的问题,而应切实地促进问题的解决,使新闻教育更上一个台阶,从而推动新闻事业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