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体会论文_赵万祥

赵万祥

(江苏省高邮市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高邮225600)

【摘要】目的:本文以研究在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的意义为分析目地。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是2012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40名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本次所选择的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患者病例的方式进行,选择的实验方式是对比实验,将140名患者平均分配为两组,两组各70名患者,分别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通过对比这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其手术过程的情况以及手术结束后的恢复情况,并且有无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传统麻醉)的患者的,采用传统的麻醉方式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7.81±1.33)天,其手术后的复发概率是9.10%,而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为(4.01±1.12)天,以及其手术后的复发情况是3.06%,局部麻醉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受手术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麻醉患者的恢复情况相比于传统的麻醉效果更好,同时改病的复发情况也较低,建议在该类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局部麻醉。

【关键词】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老年患者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206-02

引言:

腹股沟疝俗称“疝气”,它是疝外科医生对于包含股疝的所有腹股沟疝进行的一种无张力的修补手术的总称,这种疾病多发群体一般是成人腹股沟疝和青少年腹股沟疝,其中青少年的患者相对少些,这种无张力的修补手术是与传统的有张力修补术相对比而言的,这种病在我国的外科疾病上比较常见,这种无张力手术是在1989年被提出来的,如今应用已经相对广泛。近几年来,医学界关于此类疾病的研究也更加深入,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腹股沟疝病中,平均发病率是0.37%,而老年患者患此病的概率比一般年轻人的概率要大得多,将近5倍左右,加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该病的发病率更高,为了研究分析局部麻醉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分析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是2012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40名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将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老年患者70名,其中男性57患者名,女性患者13名,,观察组的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66名[1]。其中男性患者56名,女性患者14名。接受本次实验的140名老年患者经过了严格的诊治,确诊患了老年腹股沟疝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数据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具体操作就是在患者的要不位置进行麻醉,然后再用丁哌卡因对其进行麻醉,丁哌卡因要采用符合国家制药标准的,需要的量大约在2-3毫升[2]。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疝孔进行切口,具体的位置在与它的腹股沟相平行的位置进行切口,切口完成以后,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采用的麻醉药物是利多卡因,用量是1%,不能注射太多,用专用的手术刀将患者的疝孔周围的皮肤切开,切开之后再此通过在腱膜切口的周围进行注射利多卡因,对于患者的腹部之外的斜肌腱膜,将患者的腹横筋膜以及髂胫束进行分离,并且在其下神经以及沟神经的上段注射利多卡因,注射量在3-5%之间,还要在患者的患者的生殖股神经的行走处也注射利多卡因,患者的下耻骨的结节处注射利多卡因。将患者麻醉以后,就开始进行手术,切开皮肤要以一定的顺序进行,最先切开的是患者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然后就是患者的腹部之外的斜肌腱膜,再接着就是提睾肌,切开之后接下来就是找到患者的疝囊,如果患者的疝囊比较小,需要将患者的疝囊分离,剥离到患者腹膜的前地脂肪处,然后就是在患者的疝孔的里面的高位处对疝囊进行结扎,完成以后将其切掉[3]。如果患者的疝囊相对比较大,只需要采用横断的方法将其切除,切除以后就在其最近的地方剥离之后进行结扎,结扎之后将需要填充的东西填充在患者的内环口的位置,填充结束以后就是进行缝合,缝合的方法采用网片的平面来对其进行固定,固定好以后就可以用手术的专用针进行缝合,对于患者的腹部以外处的斜肌腱膜采用间断的方法进行缝合,最后一步是采用传统的缝合方法进行缝合,在切口的位置要用沙袋压中。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通过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患者做手术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以及手术结束以后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的长短,患者在手术结束以后有没有什么并发症,患者康复期间有没有受到感染,关于患者手术之后的复发情况以两年为标准[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对于本组的实验数据计量的采用student t检验法检验,对于需要计数的资料用卡方检验,本次实验P<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结束以后的住院时间为(7.81±1.33)天,观察组的患者手术结束以后的住院时间为(4.01±1.12)天,将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进行局部麻醉的也就是观察组的患者手术结束以后的感染情况以及病发情况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醉方法相比,其病症的并发情况以及感染情况都要低很多(P<0.05),分析(如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采用传统的麻醉方法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容易复发,而采用局部的麻醉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并且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于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患者的复发(2年后)概率是10.00%,术后感染4.29%,尿潴留17.14%,阴囊水肿11.43%,阴囊血肿8.57%,而观察组的患者复发(2年后)概率是4.29%,术后感染0,尿潴留8.57%,阴囊水肿4.29%,阴囊血肿0,说明局部麻醉对于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更加有效建议在临床手术上推广使用,以提高手术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文胜, 李文容.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患者治疗探究[J]. 中外医疗, 2017(11).

[2]庞博, 孙雪峰. 局部麻醉和联合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J]. 吉林医学, 2018, 39(4): 647-648.

[3]邢国圣, 张俊晶, 任建军, et al.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体会[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7):858-860.

[4]李宏武, 张德巍, 陈静, et al. 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的体会[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5, 18(1).

论文作者:赵万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体会论文_赵万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