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夯实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论文_张继宏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夯实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论文_张继宏

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道路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论述,并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对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施工技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亦变得越来越重要,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行业,而市政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一大批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质量意识淡薄的单位进入市政道路的建设市场,使得道路建设质量难以保证。

1.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现场施工的规律和秩序,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技术人员的现场施工技术,提前发现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科学化的研究与分析,采取相关的技术处理措施,消除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隐患,进而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工序安全有效的进行,保证在达到标准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科学合理的原则及规范标准的原则。要实行合理有效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就必须剔除只注重现场施工进度的思想和做法,重视运用先进技术管理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杜绝现场不合理的开支。同时,在进行各项工程现场施工中,应该遵循科学的施工技术原则,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求,还应达到现场施工的规范操作方法和流程,实行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开发施工技术人员、设备及新技术的潜力。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2.1施工技术管理要坚持相关经济政策

我国的道路方面的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主要是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政策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充分考虑到了道路的使用目的和后期规划布局,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时,要严格执行,做到节约合理的利用土地、木材等资源,要加强道路沿岸的环境保护,做到合理施工,确保一步到位,杜绝建了拆、拆了建,造成经济资产损失。

2.2坚持科学技术管理要求原则

道路工程施工的技术的先进性主要在操作方法、各项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施工工艺以及施工队伍的科学管理等方面体现的,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必须严格的遵照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来实施,甚至可以在小范围做试验,来验证实施方案的合理有效。

2.3禁止资源浪费

做到资源的合理运用、准确运用是现代施工技术管理原则的主要指标,国家对节约资源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提倡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做到资源的多次利用和最大化利用,杜绝资源浪费行为的产生。例如:将规划场地内高出设计标高的土方清运至低洼处,同时要确保土质的良好,有效地减少了土方外运的费用和施工用料的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对内组织编制和完善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质量、计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解决并协调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生产指标的完成进行定期考核;对外负责技术交流,收集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信息供领导参考决策。自上而下的建立起一套以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为首的实行技术业务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管理班子,设立各级职能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职能人员职责范围。建立起各级问责制度,建立和加强各项管理职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的效率,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对于隐蔽的工程每次在开工前都有技术人员配合工程监理师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一切无忧。

3.2加强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建设队伍必须掌握好路基的施工技术,根据现场的实际测量确定清除路表层的腐殖土的厚度,一般都要超过0.3米;提前做好排水和截水的措施,尽可能根据自然表面原始情况在开挖路基旁边设置截水沟,排水沟坡度不宜小于0.5%;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应当选择不同的压实机具。填土路基要分层压实,两侧应分别超过20~30厘米,最后路基整修时,采用块石或预制混凝土铺砌护肩带时,宽度不应小于20厘米。

3.3提高工程测量管理

从市政道路开工前的交接桩开始,历经工程的各阶段,到最后工程竣工的测量,都需要有全面、细致、精确的测量工作做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完成应由具有相当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测量工人,并配备相应等级并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最好是建立起一个专门的测量管理组织来完成。组织内的各级测量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紧密配合,协同合作完成测量工作。测量仪器上要选择数量、精度上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校核,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是施工的保证,导线点、水平点等测量标志是放线定位的依据,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加强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不能马虎对待。

3.4加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根据现实的要求,对柔性路面工程的施工提出以下技术管理的建议,控制沥青的质量,施工使用的沥青必须进行试验,沥青的针入度、软化度、延展、油石比等指标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提高基层的平整度,面层的沥清混凝土应采用摊铺配合机械来施工,以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对路面开裂,龟裂,可采取刷油法处理;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对路面下雨支管槽,可适当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

在加强刚性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首先应做好材料的选择,施工中要选用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并保持定期养护换料,确保伸缩缝正常使用,当接缝处相邻两板拱起损坏时,应拆除破坏的混凝土板块,重新修筑水泥砼路面。其次,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并且使各种骨料分布均匀。最后。重视路面的后期保养,可以采取浇水后在路面铺一层塑料薄膜或编织袋的方法,降低板内温度,防比温度应力过大引起板内开裂。

3.5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市政道路的建设是一项具有技术含量的工程,它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有一定的要求。要做好工程的技术管理,就要严把“入门关”,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于不符合“入门标准”的员工不予以录用;定期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及时对新技术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其责任感,在施工中务必做到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城市发展,它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政府的形象与标志。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管理,就要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水平。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问题,一定要切实的解决,因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还可以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效率,从而促进市政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21):185+187.

[2]顾云星.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219.

[3]谢江楠.论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267.

论文作者:张继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夯实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论文_张继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