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建设中传统的方法应用没有注重生态环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利工程的应用价值也大大降低。面对新的发展环境,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就要能和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保障设计的质量。文中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利建设;设计应用
1导言
随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水资源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而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在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促使水利工程发展速度在不断提高。依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这也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相关部门也提高对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工作。
2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现状
当前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水利工程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设计中设备的配备不完善,没有做好现场的勘测工作,所以也就不能提供准确的勘测数据信息,只能按照地图粗略估算,在具体的施工中就对河道以及工程区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再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重大轻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没有注重配套工程的建设。设计中的项目报批时间和季节存在错位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3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作用
3.1对天气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的区域,可改变当地的降水情况、加大当地的空气湿度,甚至可以影响到当地的刮风的方向问题,一旦水库开始蓄水,就会与当地的水进行热交换,导致当地的气温也会发生变化。随着水面的升高和蓄水面积的增大,产生大量的水分蒸发,形成更多的降雨量,使得水库范围内的空气与其他地方的天气情况发生明显的改变。
3.2对水文情况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会影响到工程的水文状况,还会影响到整个流域的水文情况,建设防护堤坝可以将河流从中间被切断,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认为的干预,很容易导致地下的水库水位不断的升高,而坝下的河道的水位则会持续降低。
3.3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周围的物理环境造成很大的改变,地质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之后,可能会出现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热灾害的情况。
3.4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减缓库区水流内的流动速度,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会明显的减少,很可能会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废弃材料和废水,这些废水很容易对水库的水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造成水库水体的污染。
3.5影响土质
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的水土流失,减少了水库周围的土壤被侵蚀的速度,但是它对水位上升的影响,也会将水分的蒸发量加大,很可能会使水库周围的土质盐碱化。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4.1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基本原则和理念
首先,对于水利建设中生态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来说,需要依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并将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进一步结合和分析,并且通过观念转化的形式,逐渐实现水资源的安全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水资源利用和优化以及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水资源安全体系,从而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体系和制度。另外,为了能够提高水资源自身使用环境的性能,需要提高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的能够。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发和顺利,最终进一步保护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4.2生态设计的运用
在实际应用生态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第一,需要为生态中生物创造生长的空间,在实际开展水利建设生态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现阶段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改善和创新,并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水生态系统,从而为生物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生存空间。第二,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自身的净化功能,对于水资源自身具备的净化功能来说,主要是将水资源自身的污染物进行氧化,从而转化为无机物。对于水资源自身的细菌和真菌来说,都为污染物类型,而在对其实际分解的过程中,无机物能够为生物提供营养。另外,对于藻类生物来说,通过光合作用之后,能够产生大量的氧,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奠定基础。而在水资源的食物链中,能够将污染物降低到最低,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水资源中具备充足的空气,还能强化水资源中的溶氧含量,从而进一步确保微生物的健康生长。除此之外,由于水资源中的植物能够吸收大量无机盐的营养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促进水资源得到进一步净化,还能够将水系统中的质量进一步改善。第三,生态设计还能够发挥出调节水量的作用和价值。对于水资源来说,其自身具备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生物,这样就会促进土壤中具备较高的空隙,而水资源在比较丰富的发展阶段下,河堤就开始逐渐蓄水,从而进一步避免洪灾现象的发生。另外,水资源在短缺的现象下,前期储存的水量就能够逐渐渗入河道内,不仅能够改善干旱的现象,还能够发挥出现调节水量的作用。第四,在开展生态水利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依照环节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并始终坚持环境科学技术的理念和思想,确保能够满足水资源的需求,并依照水资源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建立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对于水利工程中的水量来说,需要对季节变化的因素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和了解,所以,需要依照环境变化的特点和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对于生态水利的发展来说,需要站在水利建设和环境生态的发展的基础上,确保能够将水量的利用和水质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最终进一步实现水利建设中生态平衡的目标。
4.3生态设计的发展
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对生活周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针对我国传统社会基尼的发展来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严重,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另外,我国当前各个地区都在逐渐开展河流治愈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体现出国家对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视程度。而在对中小河流域治理设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工作人员改善传统设计观念,从而满足一个城市防洪工作的需求。而生态设计工作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设计工作进一步考虑,避免采取传统的直立式挡墙形式,需要积极采取生态较强的施工措施,在进一步保护自然环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能减少人工修改的痕迹,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态设计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将一些比较先进的生态设计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确保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同时,最终保障水利工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5结束语
总之,水利建设过程中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就要能和实际的现状紧密结合起来,保障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整体质量提高。通过从理论层面深化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研究分析,能为实际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于琦.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20).
[2]顾玉清.生态型水利工程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家,2017(11).
[3]王文浩.农业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3).
[4]曹雪梅.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水利工程探讨[J].陕西水利,2016(S1).
[5]陈亮.实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路径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14).
论文作者:师荣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