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孵化器:引得活水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孵化器论文,活水论文,引得论文,国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不断壮大的规模及卓有成效的孵化结果,完全可以让人们看好它的未来。如今,国企也介入这一领域,以北内为首的国企孵化器一年来较为成功的运作,表明孵化器这种形式对国企来说一样可行,甚至在国企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就目前而言,国企孵化器还只是个开始,它的成长最关键的是要有科学战略的指导,以避免国企某些环节可能对其造成的掣肘。
企业孵化器应时而生
企业孵化器是什么
孵化器又称创业服务中心,是将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本结合在一起,为有才干的企业家和有前景的小企业从零开始创业提供发展环境的一种方式。孵化器原本并不是一个企业概念,只是随着小企业在各个国家地位的日益重要,相应地对小企业的扶持手段也逐渐多种多样,企业孵化器就是对小企业有力的支持形式。它能够最直接、最经济地对小企业进行“孵化”,使其完成原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创业阶段,并获得开阔的市场空间和较短时间内赚得市场经验。据统计,小企业的成活率是20%,而经过孵化器的培育,其成活率可达80%。孵化器对小企业扶持的直接性、经济性、有效性得到了基本的认同。
目前我国存在以下不同种类的企业孵化器:综合类孵化器,例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望京创业园等,它不对特定的人群,也不对特定的产业;专业孵化器,例如清华软件孵化器,北医生物医药孵化器,北新建材孵化器等,目的在于孵化出某个专业技术领域内的企业;对特定人群的孵化器,现在存在的这种形式是留学人员孵化器,例如,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的研究园,例如北航,北理工孵化器等;国企或者国有科研院所创办的孵化器,例如,北内孵化器等,这类孵化器有些又可以叫做衍生孵化器。当然,这种分类不完全科学,其中有相交情况。而且,孵化器之间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孵化网络:城市孵化器网络、区域孵化器网络、全国性孵化器网络、国际孵化器网络等,这些网络为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举个例子,有一些人或一个小企业手中除了项目或技术或专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有创业的冲动和激情,并在想方设法争取可以发展的一切机会,而他们暂时无成形的技术或能力,如果借助外力,很可能成为以后的市场宠儿;这时,有一个叫做“孵化器”的机构恰好有能力并且很情愿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双方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制订彼此都愿意遵循的合作规则,在各个方面都力争能促成共同发展。从此以后,小企业将根据一系列程序开始最初的构想,一步步地把孵化器提供的帮助转化成现实的产出。在这个过程中,孵化器一边收回它应得的报酬,一边提高自己的孵化能力。
企业如何进入孵化器
企业向科技园创业管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以供服务中心进行审核;经审核,若企业具备入驻科技园标准,服务中心则与该公司签订意向书,确定公司办公场所;服务中心将协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手续及税务登记和统计登记手续;在企业正式入驻之日,双方签订正式的入驻协议书,办理有关入驻手续。
企业进入孵化器的标准
孵化器不同,企业进入孵化器的条件和程序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企业进入孵化器的条件是:企业经审核具备创办所必需的注册和营运资金、技术项目、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是以自主开发为主,项目科技含量高,商品化、产业化前景较好的公司,符合科技园入驻企业标准。
孵化器对入孵企业的评估包括哪些
孵化器对欲进入的企业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技术评估、管理评估、财务评估和市场评估。技术评估,是对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技术赢利能力,同行的技术发展情况等的考察;管理评估,是对公司目前具有的管理人员层次、管理体制及结构、信息渠道、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的评估;财务评估,是对公司目前的财务管理、财务状况的考察,以便了解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市场评估,是公司目前的技术或产品定位于市场的哪一领域,行业应用领域的推广潜力有多大。
企业的成长过程
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包括了创新设想的形成、创新项目的确定、研究开发、小试、中试、制造、试销、批量生产、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等几个阶段,是一项综合工程。其中的许多环节需要较大的场所和更接近于生产化的条件。而绝大多数小企业在创业之初,普遍面临缺乏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知识、资金不足、没有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络、产权也比较模糊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寻找一个条件相近,规模不大的临时场地来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成功之后,再确定产品设计、制作工艺、操作规程等,并培训工人,正式转入生产,这个阶段有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此外,还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
一旦企业进入孵化器,企业的成长就会明显起来。以今实公司在孵化器中的成长为例,北京今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下半年,是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在孵企业,专业从事计算机网络集成,应用软件开发与信息技术服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到1999年12月,其总资产从1998年的91.4万元增至474.4万元,是初期资产的5.2倍;流动比率达到1.72,速度比率达到0.74;固定资产净值由1998年的9.91万元增至148.7万元,是初期固定资产的15倍; 办公面积从初期创业中心的46平方米发展成为302平方米、商业铺面495平方米。今实进入网络商务技术的开发和自营领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商业营销模式、网站平台结构、资本筹措方式的设计与核心软件的开发,并成功地引入了启动网络商务业务的风险投资,成立了另外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和在线图书销售公司。
企业孵化器解决了什么问题
催生入孵企业
孵化器是企业迈向市场的跳板。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维持和发展的,必须走协作与联合的道路。孵化器的服务职能使得被孵企业能够缩短同外界协作与合作的前期谈判周期。由于孵化器具有与大量高技术市场相关的资源条件,同时对在孵企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能够协助公司进行项目营销模式和技术手段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可行性判断;孵化器实际参与到项目的筹建过程中,本身就是对其他投资人的投资信心的激励,投资人可以通过孵化器进一步了解公司,公司也能够通过孵化器进一步动员投资人,让投资人对项目本身和公司作风有更多的了解。孵化器要协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提供孵化场地等硬件服务之外,还提供相应的软件服务,如孵化基金、科技信息、创业咨询、科学实验仪器协作网络等。在管理过程中,要经过: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管理部进行形式审查——顾问咨询委员会进行项目初审——专家委员会复审——理事会审批——项目过程管理——出站评估。
自身发展与入孵企业的发展同步
企业的牟利方式,是通过实现企业目标而实现内部的目标,可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自利”出发达到“互利”的结果;企业孵化器正好把这一方式颠倒过来,即通过实现内部目标而实现企业目标,将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内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可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他利”达到“互利”结果。
既然孵化器相当于中小企业的摇篮,那么,这个摇篮里肯定会在生命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收获实力和希望。企业孵化器以企业为主体,以孵化器为平台,通过全方位互动,来达到提升孵化器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入孵企业的蒸蒸日上,必然反过来促进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孵化器通过对被孵企业孵化和跟踪过程积累经验,使企业孵化器自身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
孵化器一路高歌
小企业的摇篮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技术创新体系重要主体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起步开始就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企业的生死存在着许多的变数。例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个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资金,但在我国由于没有全社会的信誉保证体系,获得风险资金就困难得多。银行实行的是“风险管理”机制,动辄就要不动产抵押,而绝大部分小企业,房子是租来的,资产仅仅是一些创造价值的人的头脑以及用此创造出来的无形资产——技术成果,要因此而获得大量资金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作为被孵企业,孵化器可以协助小企业,为小企业创造融资条件。因此,对于小企业而言,孵化器首先解决了源头问题,使得资金这里不至于像干竭的泉眼,无法出水。新创企业麻雀虽小,五脏却必须齐全,但是绝大多数人不熟悉会计等各种基本企业管理职能,不了解税法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而且最让人沮丧的是,小企业碰到的一些问题也许非常简单,但创业者却不知道该从哪儿得到相应的帮助。这些实际问题使许多人对创业望而却步。而孵化器以特有的目光留意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其提供相关的软件服务,如积极融资、科技信息、创业咨询、宣传帮助等,这些更能促成资金的流动和潺潺不绝。
孵化器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是企业得以不断飞跃的跳板,是知识、信息和创意的集散地,孵化器为企业如何进入市场做着各种准备。因此,小企业的创业有了看的见摸的着的希望,它可能在孵化器提供的软硬载体上轻舟远行。
中国的孵化器正加速起动
我国企业孵化器在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后,如今呈现出新的特点:
专业技术孵化器越来越多。多数孵化器在建立之初,都会认真寻找一个能够顺利进入并自信可以把握市场的某个产业的切入点,对专业领域可拓展空间的执着使专业孵化器确认自己的努力会赢得在孵企业和孵化器的共同发展。
国企孵化器会形成企业孵化器中新的亮点。国企加盟孵化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大举措”“有效途径”?就目前以北内为首的国企孵化器的作用来看,似乎可以认为它对国企的影响会逐步加大。更因为国企这个“庞然大物”是企业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又是引起话题最多的,故而各级政府对其扶持将会有很大的倾斜度,加之国有资源的不可小视,那么只要国企大胆细心地甩开胳膊干事,其爆发力度不见得就小。
外资也来忙活办孵化器。例如,韩国LG与另外一家公司合资在北京创办了孵化器,美国的一家孵化器正在建设中,香港也在内地寻找创办孵化器的合作者。另外,摩托罗拉、微软都有建立孵化器的打算。这样的话,其资金充足,市场开发力度大,以后在海外上市都将很有利,对现有我国的孵化器会形成不小的冲击,这一领域的“狼”也来了,进入WTO后,外资孵化器会更多。当然, 竞争将提高现有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否则,孵化器就站不住脚,可能破产,最终被淘汰出局。有专家说,在不久的将来,由多种形式、多种成分组成的各类孵化器的蓬勃发展将在北京形成一个全新的创业性产业。
在中国,自1987年以来,全国已有各类企业孵化器约127家, 遍布除西藏、青海以外的各省市区,数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据有关部门对其中88家创业中心的统计,至2000年初,孵化场地总面积达141 万平方米,孵化基金总额5.6亿元,孵化企业有5151家, 毕业企业累计达1785家,涉及领域包括软件、数字化、网络化、生物医药、通讯、环保、海洋及高效农业等。 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中实现技工贸年总收入超过200亿元,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最亮的色彩。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北京,至1999年底,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达到了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及项目400个(其中企业300家),提供就业机会3600个。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亿元,当年纳税1亿多元。 累计孵化成功高新技术项目近300项,向社会输送孵化成功的企业200余家。之后,北京又成立了数家孵化器,其势呈良好局面。
国企寻找新的生存平台
人多,资产大,看上去一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却问题丛生,这就是国企。国企改革数年来为人们所熟悉,问题也解决了不少,但仍然在探寻最直接有效的发展之路,毕竟,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今年是国企脱困最后一年,国企具体怎么走,如何发挥不同于别的企业的自身优势,是国企不仅要静下心来想的,更是要费心去做的。在我国目前企业孵化器发展比较快的大背景下,运用孵化器这一新的商业模式,看样子让国企找到了一定的感觉。
多方酝酿的憧憬
1999年8月,由北内集团、 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建立的“北京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拉开了国企孵化器的序幕,这是第一家以国有大企业为主的产业孵化基地。
各方面对国企的此番举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科技部、市政府更是把充满希望的眼光都投在了国企身上。首先,两级政府都拿出了相应的起步资金,算作对国企的一点心意;其次,国企孵化器的建立是在前期策划上作足了工作的,在这之前,国企对孵化器并没有完全透彻的认识,只是熟悉这一概念而已,科委包括孵化器网络方面等都参与了一开始的研讨计划等事宜。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有益探索,重要尝试,它必将以此为突破口,加快国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以北内为首的国企孵化器的确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商业模式带给国企的希望。在北内孵化基地一周年庆典暨国企孵化器建设研讨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也在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我们提倡通过普及共性技术完成这样一个改造,或者在国企当中探索搞“一企一角”等,但这些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因而都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而国企孵化器却是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模式,它在新的体制下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先决条件。现在看国企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在几十年的国家投资支持下具备了再发展的强大潜力。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在会上也指出,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着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对经济的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和北京市都十分重视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那么,两者的结合点在哪里?国企多年来集中了国家主要的战略资源,又有产业环境、市场渠道、自己的管理系统、一系列的活动基础,孵化器建在这里,可以专心地致力于成果的转化和对国企方方面面的改造。
国企孵化器露出“尖尖角”
对国企来说,人的问题比任何问题都要重要,如何改变国企员工的观念并让他们满怀激情地从事创业活动,重新审视国企的生存能力并设身处地地为企业寻找盈利点,是国企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国企建立孵化器更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突破传统的模式,真正在体制上实现不同于以往的格局。
一直跟踪研究国企孵化器发展的颜振军博士说,孵化器的创建可以作为国企机制创新的试点。就目前来看,已经建立的国企孵化器,全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股份制企业。其初步的作用表现在盘活国有资产上,例如,使闲置的资产,如厂房、设备等得到利用,还为国企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它在产业发展上,通过吸引与国企主导产业相关的科技小企业和优秀的项目进来孵化,其增强国企自身技术创新的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而且,在今后,国企以参股或控股形式与孵化企业合作,继续进一步优化国企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将是国企将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企孵化器的建立背靠着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因为创办主体是国企,因而国企孵化器又被人们寄予更多的期望,希望它在完成对外孵化任务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促成国企的转变与发展。所以,国企孵化器要起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鼓动内部员工的创业热情,内部员工自己办企业,使内部的创业行为增多,营造活跃的环境气氛。颜振军博士说,起到这种作用的孵化器可称为“衍生孵化器”,即国企通过提供研究与开发设施、种子资金、各种创业服务等,营造局部科技创业环境,支持自己内部科技人员创业活动,使企业的科技成果商品化,支持企业的发育完善,发挥“孵化”功能。创业者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在孵化器中进行成果转化。国企更需要的是这种衍生行为。国企有相当的科技人才,并且他们大都怀有强烈的创业欲望,支持本单位科技人员完成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培育与本单位有“血缘关系”的创业企业成为国企运用资源的必然。
目前,北京已有4家国有企业创建了孵化器,除了北内, 另外三家是:
诺飞科技孵化器设在北京冶炼厂母体内,它是由北京有色金属总公司联合另外几家单位共同创办的,其领域集中在新材料方面,特别是焊料上。诺飞目前在孵企业有7家,它的运营模式与北内相似。
北京化工厂不久前注册了北京崇熙科技孵化器。北京化工厂有其自身的优势,它是北京化工行业的第一家,资格最老,有很多先进的检测设备。北京的化工产品要经过该厂检测所的认定后,才能到市场上销售。建立孵化器,可以将北化的优势资源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出来。
首钢特钢公司创建了首特孵化器。长期以来,首钢特钢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展新产业的任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认定孵化器这种形式正是他们想要的模式。因此,首钢特钢也开始了吸引好的项目促进母体发展的路子。
据消息称,3年内,北京将要创建15家以上的国企孵化器, 以此为突破口,加快国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目前,一批国企和国有科研院所也开始筹建孵化器,到今年底,北京的国企孵化器应不会少于10家。
孵化实例
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隶属北京市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建所以来,研究所内开发了许多科研课题,但由于机制和资金问题,许多项目只是处于中试阶段或小规模生产。这种情况使得可实现的收益很大程度上被白白地浪费了,而且,流失的不仅是资源,还包括其他无形的更宝贵的财富。诺飞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的成立改变了这种情况,它是股份制公司,其经理办公室按公司章程对董事会负责,执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同时负责公司的管理制度制定、各部门工作协调;金融财务部进行财务管理,项目的融资担保和协调;项目支持部开发入孵项目,筛选、评估项目等;综合服务部负责商务服务、管理咨询、信息咨询等。孵化器有八个服务支撑体系:管理咨询、市场策划、信息服务中心;科技风险投资与融资担保服务中心;科技评估服务中心;对外技术贸易进出口服务中心;市场营销网络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法律事务服务中心;会计事务服务中心;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诺飞孵化器为本系统内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量,以及享受政府政策扶持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从各个方面打点科研成果的转换和资金的流向。北京力量激光元件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孵化器这道阳光下的新生命,它是由北京市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以及职工个人共同出资组建的。在建立之初,力量激光元件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不足,孵化器为其提供了种子资金,帮助公司注册,并与其草签了入股协议。由于孵化器清晰地了解北京市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系统企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成果及其研究进展,因而,可以有的放矢地为该行业系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入驻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如今,公司为数不多的人员定出以后的主要发展目标:项目完成时将完成高功率激光镜片从材料制备、光学加工、光学镀膜和检测分析的关键工艺、技术的公关;实现从百瓦级至5000瓦级高功率激光镜片的系列化生产;建设起完整的批量化生产线,实现5000片高功率镜片的年生产能力;实现3000片高功率镜片,1500片晶体毛坯的生产经营规模,实现产值400万元。
诺飞科技孵化器为企业提供以下服务:优惠提供研发及生产装备和条件,包括生产厂房、动力资源、各类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各类加工设备等;利用北京市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营销网络,为入驻企业提供市场服务;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毕业企业,总公司下属的焊业公司等,将是这些项目群继续发展的良好载体,使被孵化的科技项目和和企业的“进入”与“流出”形成绿色通道。
率先打开“鸟笼子”的北内
在欧美国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它直接面向市场,其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具有目的性强,转化率高的特点。在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是科研的主力军,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其结果:一方面,很多的企业技术水平低下,急需进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能力。因而,国企孵化器要真正打开国企长期以来的“鸟笼子”,给企业自由的创业天空。
为北内选择出路
北内集团曾经是全国512 家重点企业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企业之一,然而近年来,北内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问题:主导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单一,市场萎缩,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不适应新局面,职工人员多、历史和社会负担重,下岗分流不堪重负,再就业困难。但同时,作为万人大厂,北内集团也有着很多优势:闲置的厂房、设备、大量熟练技术操作工人,大批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技术人才。正是这样的情况,才使得选择北内作为第一家重点建设的国企孵化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以北内为首的国企孵化器该如何利用这一时机?建立什么样的运作体制?又如何避免国企旧形式的约束实现全新的发展理念?
北内是个大厂,它的岌岌可危造成的影响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厂内的人和物,影响的也不仅仅是现有的经济能力。因此,“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只有北内人才会深刻地体会到这不能只是说说的事,而是十分的迫切了。北内制造业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有限公司的朱世安总经理对记者说,国家对国企的关照已经很多了,但犹如孩子找工作一样,你如果只是看他困难而一味地给他钱,那么他可能就失去了本质上要自己找出路的强烈愿望和冲动。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尤其是国企。况且,市场经济下,凭什么总是过分地支持你?如果对国企的特别优惠并不能刺激它产生明显的效益,那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对国企越是费心地救越是救不活。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不用再说,而且北内还有它的特殊情况,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较快地转向,解决产品老化和职工就业问题。“新、大”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你采取的办法和你好的想法,要能够适应当前的市场要求。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无非是两种情况:做得好,生存时间长;做得不好,生存时间短。因此,国企建立孵化器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知道为什么要建孵化器,建立的孵化器怎样处理大树和分枝的关系,怎样让新的生命得以延续并促成旧事物的改变。国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其优势,因为它根基好,有支撑力,能够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
干好想干的
国企建立孵化器无非是希望通过孵化器这种形式,为国企庞大的身躯提供一个理想的技术创新,人员就业等的平台。而要顺利地搭建这一平台,就要首先让自己的孵化行为产生对在孵企业的强大吸引。
北内孵化基地孵化对象:不成熟的小企业(其所有制的形式不限),只要拥有高技术项目和高科技产品,就可由北内孵化基地帮助完善其管理,提高其技术,人员培训及必要的融资:科技人员、大学教授,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项目,可由北内孵化基地帮助其对制造技术的完善和新企业的创立;由北内孵化基地挑选及认定的,具有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的项目进行孵化。孵化器对被孵化企业的服务主要表现在:帮助企业家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经营规划,为其提供基本训练和一般性指导;融通资金;帮助开发市场;提供管理咨询、律师及会计师等专业服务;人才培训。入孵企业的成长要经过:提出申请——接受审核——开始入驻——进行孵化——出站或者与北内进行资产重组。
北内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对在孵企业的孵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北内,孵化基地利用已经拥有的各种资源,从设备到宣传到融资,为在孵企业提供可能的服务。北内集团专门为孵化器确定了5 万平方米的孵化面积,提供了1400平方米的技术开发场所,并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入驻企业可以无须先期投入,等到产品开发出来后才根据提成收取后期回报,而在这之前,只需要支付工人开支,机器、场地等甚至可以在协定的期限内免费使用,并可以享受文件所给予国企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同时,在规定的服务外,优先推荐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和对企业的各种宣传等。自1999年8月正式挂牌至今, 在孵科技小企业已有8家,创造了1700多万元的工业产值和200多个就业机会。其中一家公司已经摆脱了当时的困难窘地,即将毕业,脱离孵化基地,进入批量产业化生产。而且,北内在吸引外部企业入驻的同时,注意促成内部的衍生行为,在北内孵化基地,就有一家由北内集团11名职工集资50多万元创建的股份制科技企业,后来又有一些员工加入了这一创业行业,并且运行效果不错。另外,又有6家企业欲进入北内孵化基地。可以说, 在国企孵化器的起步阶段,孵化器对企业的孵化实现了阶段性的完全成功。进驻孵化器的企业往往只局限于一定的发展阶段,发展比较稳定的企业就应该毕业,毕业后的企业如果要求的话,还可以得到后续的服务。以北内为首的国企孵化器实现了国企最初的意愿和起到了起码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国企孵化器将会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就像其他孵化器起到的作用一样,北内在对入驻企业孵化过程中,其对内潜移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促进职工观念的转变,让他们看到国企内部小型私人企业生成并为此感到欣喜;使工程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主动创业,有了利益驱动,这样,国企生成的“新芽”才会继续成长;无效资产最大程度地变为有效资产,使过去“无数资产化为乌有”仅成为国企的遗痕,新兴产业低成本进入的同时,传统产业逐渐低成本退出;引入好项目,进行资产重组,建立新的股份制企业。目前,国企所发挥出的孵化器的作用还很小,还局限于只是给入孵企业合适的环境和温度,只是达到了小企业“破壳而出”的效果。那么,出壳之后怎么办?怎样使国企借助孵出的企业更快地发展?国企孵化器的经营者开始留意那些做大了的,能够产业化的可以毕业的企业,希望通过资源、资产入股,以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北内入驻企业太富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具备了离开孵化器的规模和能力,但它因为看重北内的资源优势而愿意留下来继续在北内发展,希望北内对其今后的发展比如上市会有帮助;而北内也希望与其合作,双方已经就资产重组进行协商,以便更好地利益共享,使“国企参与”、“国企占有股份”成为可能。
北内孵化基地朱世安总经理说,犹如国企股份制改革的“靓女先嫁”、“好儿子先上市”的原则,孵化器看准企业或项目的可塑性进行孵化,这种以孵化的方式由企业再生企业,既优化了原有企业资源,又加快了新生企业的孵化速度;孵化企业创建之初,孵化器以资金借贷形式帮助企业度过新产品开发难关,而后,公司产品推向市场,有一定的市场回报,孵化器以参股的形式与被孵企业合作。孵化器在所占被孵企业股权比例依不同的开发阶段而有所不同。北内孵化基地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实体,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实行股权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出资方式多元化,包括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等股份。它按照企业化运营的方式进行运作,逐渐形成自收自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对新技术、新项目、新企业的需求,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
北内孵化器负责人说,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所需资金的筹集还存在着很大困难,制约着这些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仍然不可麻痹大意;寻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之间的最好切入点,还费神的工作;处理好孵化器与在孵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孵化器能否成功的关键;降低运营风险,将是长期要努力的。
市场不是虚的概念
作为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能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转移到能使资产增值的方向上。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成本和高风险的事业,因而国企孵化器提供给企业的,必须是使高风险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的生存环境,这样,就可以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最低的风险、最快的速度切入市场。
实际上,人们对国企的担心,很大程度上是对国企管理、体制的担心。要消除人们的这种担心,就要想方设法在自己的身上体现自由的思想,以市场特有的取舍方式,给出自己的行为答案。
孵化器有不同于其他经济主体的地方。一方面,在孵化器内,众多的企业汇聚在一起,更注重互相交流学习,加强横向联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利用孵化器提供的公用设施,克服单个企业在创新中信息不畅、效率低下的局面。另一方面,入孵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等会向孵化器以外的区域扩散,孵化器内的许多企业一边要从事创新活动,一边要将创新的成果推向市场,必然和外部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发生商业往来。因而,国企孵化器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而不是对一切麻木不仁。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讲,过去拴在我们这些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腰上的企业是长不大的,或者是很难长大的,因为你将它管得很紧,使它裹足不前。
就国企内部员工创业办企业来说,更应该让其割断那些与旧体制不必要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衍生行为,使国企有蓄势待发的活力。因此,国企里,科技人员潜伏的可能的成就感必须使其爆发出来,有必要以收入体现其价值。否则,科技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将是永远的问题。另外,促进内部的衍生行为,国企孵化器在一定的扶持下要把市场空间拿给生成的小企业自己去做。小企业的风险很大,在美国,高科技小企业10年里,生存率只有5%~10%, 很多企业在竞争中或者失败或者被兼并,因此,很多科技人员都望而却步。如果国企孵化器不能让内部技术人才理解透市场概念,那么,就意味着今后有高收益的企业很难成长起来。
国企孵化器要做得更加端正,要在灵活性与多样性的基础上,对“孵化”工作下够工夫,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营。在孵企业怎么样,国企怎么样,将来一切的一切都将取决于市场的大小。
依赖创新企业成为国企改革的新引擎的困难在于其不确定性,新创企业极可能因为创业计划不周、产品和服务不能达到原先计划的市场而导致创业不久的失败;也有另外一些企业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不能融通足够的资金和缺少一些必要的经营技能而功亏一篑。国企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
目前,国企孵化器远远未实现真正孵化器的功能,它毕竟还只是个开始,它的创造与生存能力要在今后逐渐显现。孵化器的理念应包括:一级孵化为项目孵化,二级孵化为企业孵化,三级孵化为大孵化,即企业从孵化器毕业进入高新区自我发展,四级孵化为跨国孵化。随着孵化器功能的逐渐提高,国企也暗自实现机制的转变。就像朱世安总经理所说的,国企孵化器到底会发展到哪种地步,现在也不能妄自断言,但是,国企创建孵化器无疑给正处于改革中的国企指出了一条目前来看是很有希望的路。
掌握国企孵化器的理想方向
国企创办孵化器给我国企业孵化器事业添了一道新风景,更给国企的改革多了一种说法,人们有理由对这一新的形式寄予深切的希望。正如有人所说,现在,国企孵化器还只是露了点“芽”出来,它要长大,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又因为国企还是有些不同于其他的孵化主体,所以国企更要实实在在地做事,这样,会使孵化器容易赢得投资人的信任。
关于钱的问题
创业也好,孵化也好,终究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这怎么也离不开钱。在美国,有太多的资金追逐太少的优秀项目;而在国内,则是处于钱与项目相脱节的地步,一方面表现为资金仍然匮乏,另一方面则是有良好市场潜力的成熟项目还待开发。
一个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风险的过程,从初期的萌芽到最终形成产业,一般要经过种子期、初创期、扩张期、成熟期等连续几个阶段,中间要经过多次惊险的跳跃,期间需要不断的资金支持。如果创新性的风险投资发展不起来,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高科技项目及其高科技产业就难以蓬勃发展。因此,高技术企业要获得快速的发展一定要借助金融资本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孵化器作为被孵企业和市场,政府的中间体,最关键的是给在孵企业提供很好的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寻求到相关资源。
首先,要为企业创造融资条件,即能够被科技风险担保基金,科技风险投资甚至是被一些大型企业认可的投资项目和实现此项目的企业管理与经营团队。其次,要手握着这些融资条件,积极地为在孵企业争取风险资金。颜振军博士说,融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情况是,孵化器本身需要找一个种子资金(孵化资金),要力所能及地投入进去并占一定的股权,这是将来国企孵化器主要的盈利方式:另一种情况是,孵化器本身并没有能力和力量去做这笔钱的生意,但它可以联络其他的风险投资人或者国家的一些项目去给企业争取发展资金。
孵化器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场地功能、物业功能、商务功能、信息咨询功能、人才培训功能和融资功能。由于种种缘由,这六个功能中前三个功能比较到位,后三个功能则不尽如人意。
因而,今后风险投资将成为孵化器的核心功能。因为政府投资、银行贷款、民间资本科技企业自有资金都无法完成成果转化的任务,所以国企要建立有效的投资体系势在必行,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风险投资动作程序。
首先,要为企业创造融资条件,即能够被科技风险担保基金、科技风险投资甚至是被一些大型企业认可的投资项目和实现此项目的企业管理与经营团队。其次,要手握着这些融资条件,积极地为在孵企业争取风险资金。颜振军博士说,融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情况是,孵化器本身需要找一个种子资金(孵化资金),要力所能及地投入进去并占一定的股权,这是将来国企孵化器主要的盈利方式;另一种情况是,孵化器本身并没有能力和力量去做这笔钱的生意,但它可以联络其他的风险投资人或者国家的一些项目去给企业争取发展资金。
有钱的地方就有风险。国企孵化器既然要作完全市场化的主体,就要依照市场规矩来,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来自市场的风险。它的风险与其盈利方式有很大关系,现在很多企业孵化器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完善,对企业提供的扶持不够深入,盈利模式还没有走上正轨。国企的盈利方式主要是:基本的物业收入;基本的软件服务;投资的收益。最后一点占总收益比重较大,这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这就要扛不小的风险。孵化器占有在孵企业的股权有两种方式:一是拿出种子资金(孵化资金);二是提供各种优惠服务,例如发展之初场地不收租金,几年内提供哪些服务,包括融资方面的全力帮助等,以这些扶持条件占有相应的股权,将来靠这些股权获取收益。因而,其风险是很大的,如果这些项目失败或大部分失败,收益或收益的主要部分就来不了,在市场上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将来还可能破产。但这种风险比起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来说,要低得多,国企孵化器要找到与真正风险投资的结合,因为这些风险投资量更大,运作更规范。
加强软服务
知识经济下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成为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的内生产要素。任何成功的技术创新总是通过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先形成创意,然后才转入正式的技术创新过程。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果它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及时和外部交流,那么,就不可能,获取新的信息,产生新的知识和创意,技术创新从而也无从谈起,充其量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孵化器作为一个信息港,弥补了单个企业的不足。通过连续不断的交流,使企业共享信息与知识。
运用已有的孵化网络体系。我国已形成了创业孵化体系,该体系由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研发机构等共同组成。它集成了孵化培育企业的资源,把孵化服务机构,创业资本市场和信息网络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国企孵化器可以利用现有的大环境,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以使与之在功能上相互衔接,互补互动,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及其他资源的合理流动。目前,我国孵化器之间已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孵化网络:城市孵化器网络、区域孵化器网络、全国性的孵化器网络、科技产业化大网络概念(即国际孵化网络)。这些是国企孵化器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条件。
吸引凤凰栖枝头
孵化器领导人的素质应是企业家型的。一个充满官僚习气的孵化器,不可能向依靠灵活多变地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新创企业提供任何真正有价值的创业支持,一个适应不了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而危机重重的孵化器,所能给予新创企业的只能是失败的教训而已。孵化器的经营必须由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来承担,在孵化器成立之初,就要按照企业运作的要求招聘工作人员,孵化器的总经理要具备开创和发展企业的能力,其管理人员必须比被孵企业的厂长、经理知道得更多,既要懂经济又要懂金融,既要熟悉科技企业运营又要熟悉国际贸易惯例。这样才使得孵化器向新创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直接管理支持成为可能,使孵化器的服务从场所、设施、设备等的硬件的提供转向无形的智力服务支持企业的价值创造。我国在80年代后期开始创办孵化器时,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难以开展融资、开拓市场等深层次服务的问题,至今素质不是很理想。因此,国企孵化器要解决在吸引人才上的困难,因为真正的创业者或管理者大都会选择直接投身于创立企业,而不是选择运营孵化器。业内人士说,国企孵化器的投资风险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人,选择项目和掌握将来项目的监管方向,风险来自于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不是能干这件事,是不是真正在干这件事。
国企孵化器的未来
有人粗略计算过,北京企业孵化器的“平均年龄”是3岁, 又是多种生长阶段并存。比起经营了10年的全国第一批科技孵化器来说,国企孵化器显然还很幼小和年轻。但是,由于国企具有的优势,使得其发展值得人们为之期待。目前,国企孵化器盘活国有资产的作用显而易见,对国企的技术合作与促进也初露端倪,但国企孵化器所具备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它还需要经验的成熟和不断的摸索。国企孵化器首先必须肯定,它的中心职能应该是新创企业的孵化,也就是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服务支持以创造巨大的价值,孵化器的廉价设施带来的成本降低应该是其次的。
创业者渴望的是企业的真正成功,而不具备或缺乏创业经验的孵化器经营者却只能着眼于帮助新创企业保证生存,对新创企业的成功帮助有限。国企孵化器经过全力以赴的发展,也许有信心在将“鸡蛋”成功地孵成“小鸡”后,把经营的目的定为:将“种子”培养成“参天大树”。
虽然国家对国企孵化器尚没有直接税务、财政上的政策,但已有相关的文件表现出对它的支持,主要是解决软服务方面的问题。随着国企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进程的愈快愈成熟,其财政政策的出台也是可以预期的,目前,北京市科委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作着计划。
也许,正如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所说的那样,总的来说,国企孵化器发展势头很好,相信国企孵化器的经验不仅在北京,而且在其他的国企集中的地区都会有它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搞花架子,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丰富自己,要抛开传统的不适用于国企改革的老一套体制和做法,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发展模式有新的认识和行动。现在,北京市国企孵化器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为全国国企改革起着示范作用,它的未来正被很多关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人士所期待。
北京市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以培育处于初创阶段或成长期的科技型小企业和( 或)高科技项目为宗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
2)领导班子健全,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以上.
3)综合性孵化基地的场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专业性孵化基地的场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应有一定面积的共享区间.
4)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强,可为企业提供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服务.
5)具备对在孵企业进行融资支持的孵化资金.
6)综合性孵化基地在孵企业达30家以上; 专业性孵化基地在孵项目达10个以上.
7)实际运营时间在1年以上,运营状况良好.
8)运营时间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综合性孵化基地,应有10家以上的毕业企业,年度毕业企业数应占在孵企业数的25%以上.
9)有与其宗旨相称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的企业入驻条件和标准.
北京市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孵化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进入孵化基地时应是新办或技工贸总收入在万元以下、运行不到2 年的企业.
2)从事京科法发(1998)456 号文件规定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3)以自主开发为主,开发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商品化、 产业化前景较好,市场潜力较大.
4)企业的负责人之一是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
5)企业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运行机制较好.
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毕业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2年以上的运营期,经营状况良好,主导产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2)年技工贸总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有50万元以上的资产.
3)企业负责人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标签:创业论文; 科技孵化器论文; 技术创业论文; 创业孵化论文; 内部创业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创业资金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项目评估论文; 风投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