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作用研究论文_张玲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 江苏省扬州市225200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06例急诊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静脉输液渗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现静脉输液渗漏几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在急诊静脉输液患儿中,可有效降低输液渗漏事故,提升患儿护理体验。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急诊;预见性护理;渗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小孩突发疾病几率提高,急诊科室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院平台,其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医院的综合水平,因此必须保证急诊护理质量。多数急诊患儿都需通过静脉输液治疗疾病,若护理不到位极易导致渗漏现象,周围组织中遍布药物,患儿有痛感且局部皮肤肿胀,若不及时处理会加剧患儿疼痛感,导致组织坏死,延误患儿病情[1]。鉴于此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出预见性护理,经大量临床实践验证此护理模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106例急诊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53例,患儿均在2017年8月-2019年1月来院治疗。对照组男患儿31例,女患儿22例,年龄0.5~6岁,平均(3.01±1.21)岁;观察组男患儿29例,女患儿24例,年龄0.8~7岁,平均(3.56±1.37)岁。两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家长均在急诊科室挂号为孩子诊断病情并治疗;家长知晓本次研究,间签订相关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仔细核对患儿性别、年龄、名字及症状,给予患儿不同药物,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手背、头皮及足背等处静脉都可行针,具体扎针位置视患儿情况而定。做好巡视工作,若患儿出现输液渗漏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渗漏发生时间、患儿血管情况及处理后患儿情况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措施包括:(1)健康宣教:在患儿入院后迅速诊断其病情并进行处理,稳定患儿病情后积极与家长交流,记录患儿年龄、有无药物过敏史等,向家长详细讲解患儿具体情况,让家长知晓患儿需静脉注射何种药物,确保家长配合输液工作,方便后期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心理护理:接待患儿要亲切和蔼,尽快让患儿适应医院环境,通过视频、图片等缓解患儿打针时的紧张情绪。告知患儿输液扎针疼痛感很小,迅速完成静脉扎针,叮嘱家属在旁陪伴孩子,避免输液期间患儿出现孤独感。(3)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护理人员平时多练习穿刺技巧,力求输液穿刺时快、准、稳。穿刺时用左手轻握患儿手掌,与患儿交谈使其放松,避免患儿握拳增加穿刺难度。若在足背、头皮位置施针,需将患儿头部、脚步先行固定,限制患儿来回活动,避免扎针时出现断针、扎偏现象。(4)找到最佳位置施针,患儿年龄小,部分患儿静脉较细且不明显,穿刺时易穿透血管导致输液渗漏。为避免此现象,穿刺前必须找准患儿的静脉血管,手背上静脉太细者,选择头部、脚部扎针。(5)固定好针柄位置,将大小适中棉花置于针柄下方,为避免患儿乱导致跑针、渗漏现象,将针梗、靠近针柄附近的软管用胶布缠绕固定起来,注意缠绕胶布时;力度适中,恰好能固定住针头且不会让患儿感觉不适。(6)拔针、按压操作正确,拔针前要将调节器关紧,拆下胶布后迅速拔针并立将针孔处用棉签按压,直到不再出血停止按压。若拔针操作错误,易导致患儿皮下淤血,不利于下次输液。(7)建立巡视护理小组,完成静脉穿刺后,以合适速度给患儿输液,实行“三班倒”制度,确保无间隙巡视,定时测量患儿体温,体温较低者放慢输液速度并调高室内温度。巡视护士即时观察患儿面部表情,有皱眉、哭闹情况者及时查看其是否发生输液渗漏,第一时间处理突发情况,减轻患儿痛苦。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发生渗漏情况并计算渗漏发生率:发生渗漏人数/总人数×100%,输液渗漏人数越多,说明护理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20.0分析,(±s)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输液渗漏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输液渗漏人数明显减少(P<0.05)。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室中经常遇到小儿静脉输液问题,优质的急诊护理工作能有效减少缓缓摩擦,全方位护理可显著降低静脉穿刺对患儿的伤害,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尤其是年龄较小患儿无自主意识,不能理解静脉输液意思,若护理人员疏于对患儿输液过程的全程监管,会使患儿输液渗漏情况发生几率增加,易造成家长、护理人员间的矛盾,不利于患儿的后期治疗[2]。为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我院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将可能导致输液渗漏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有效减少渗漏事故的发生,预见性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打好预防针,让家长协助护理人员在输液期间严密看护患儿,杜绝输液渗漏情况的发生;对于有自主意识的患儿,通过耐心教导、播放动画片等形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在患儿放松状态下完成静脉穿刺,降低患儿疼痛感;输液前、输液中都要固定患儿穿刺位置,避免其哭闹、挥舞手脚使针头脱落[3]。在本次研究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发生输液渗漏几率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给予急诊科室患儿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输液渗漏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治疗质量,减少护患矛盾。

参考文献:

[1]关景超. 静脉输液中患儿家长的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8):239-239.

[2]许良颖.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的作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46):102-103.

[3]白鸽, 李丽伟, 孙丽娜. 预见性护理联合皮肤管理在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29):219-220.

论文作者:张玲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预防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作用研究论文_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