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栾,田灵艳,张婷婷,魏莉莉,王海英,李,栾通讯

探讨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栾,田灵艳,张婷婷,魏莉莉,王海英,李,栾通讯

(大庆油田总医院 儿科 163001)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在小儿护理中进行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0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人员与患儿的肢体语言沟通,以不同的护理手段及结果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前后医嘱接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在满意度评分、医嘱接受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加入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有效地加强小儿对医嘱的接受意愿,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成效,因此,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加入肢体语言沟通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护理;肢体语言沟通;临床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pediatric care.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80 cases of children,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taff and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differ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receiving ord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cceptance of orders,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body language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on children's willingness to accept medical advice,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improve nursing effect so,join the body language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it is widely used.

Keywords child care;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在护理过程中,基于幼儿特殊的生理发展,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幼儿经常会出现对医嘱的抗拒甚至是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儿护理工作得到了改善,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引入肢体语言沟通,是患儿在只来过程中能够在心理上对护理行为得到认同,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

1.一般资料及方法

选取小儿患者80例,年龄在1周岁-2周岁之间,随机分成年龄、病症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在此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肢体语言的沟通。

2.方法

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护理员要做好对患儿治疗诊断的记录,严格遵照主治医生的医嘱进行指导用药并实时进行监督护理,详细告知患儿在治疗中以及日后的禁忌,帮助患儿形成良好的就医习惯,对治疗中的患儿的体重、心率等状况进行详尽的观察和记录,发现任何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纳入肢体语言沟通,并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有效指导,以此观察患儿在护理期间和之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家长及患儿的满意度、遵医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注意仪表形象,时常微笑,认真倾听

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对自己仪表体态的修整,避免给患儿和家长带来邋遢、不整洁,或是刻板、严肃以及难以接近的直观印象。护理人员的仪表形态特别是面部表情的得当,有时胜过一切言语。对于患儿及患儿家属来说,护理人员一个简简单单的微笑,就能够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温暖,会加强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亲近之感,患儿也愿意与其沟通,由此而产生对陌生环境的安全感,使患儿能够平稳心虚,消除恐惧感和烦躁感,有助于配合治疗,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在进行肢体语言沟通护理过程中,完美的仪表形态及微笑是最为通用的语言。患儿初次与护理人员进行接触时,第一印象最为重要,患儿将成年人对陌生环境有种恐惧感,在加之病痛的缘故,很容易哭闹,因此,在患儿进入陌生环境,面对陌生人时,护理人员的微笑及得体的仪表形象,会使患儿对其产生好感及安全感,能够使其在护理过程中增进与护理人员的感情,从而使其在很大程度上配合治疗。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体态仪表,塑造和蔼可亲的美感形象,时常微笑。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对于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年龄较大的患儿,应鼓励其对自己病症的内心看法,加强与其沟通,在患儿与其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对其请求耐心接受,并时常做一些鼓励性的动作,加强患儿对病症康复及生活的信心,使其将护理人员视为朋友,加强其对护理人员的喜爱。而且在与患儿家属沟通时也要认真倾听,增强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好感,也使得患儿家属在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沟通后达到心理上的放松与安心,以此使护理人员能够对患儿的病情及当前的心理状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治疗达到一定的积极效果,对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患儿的心理引导,积极开导患儿,鼓励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逃不避、不讳疾,勇敢地面对疾病,不断的挑战自己,赢得最终的康复。组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性的娱乐活动,加强患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让患儿在健康的心态下,提高住院生活质量,开朗心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更要做好患儿家属的思想及心理引导工作,通过患儿家属的安慰及关怀进一步给予患儿情感上支持,增强其自信心和安全感,有效平复患儿心理、使患儿树立自我成长的信念和对周边人员的认同,其中作为病人最为亲近和信任的家属,是患儿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力量源泉。

1.2.2加强体态语言交流

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体态,在行走、站立以及坐姿上有所讲究,保持良好的形态,确保自己的体态端庄大方,塑造美感形象,以此,一方面表达了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给患儿家属带来了尊重严谨、认真负责的印象。对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常对其进行轻抚安慰以及手势上的鼓励。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适当组织相关的娱乐活动,与患儿进行游戏,增强与患儿之间的亲近感。患儿年龄较小,很容易接触,护理人员亲切的肢体行为将会给患儿带来极大的鼓励,有助于其对护理人员的好感,加强其护理意愿。

1.2.3进行眼神沟通及肢体上的接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护理人员应善于通过眼神对患儿进行沟通,比如可以与患儿进行视线接触,让患儿感受到鼓励并且是赞赏的表情。赞赏、真诚等眼神都可以使得患儿及其家长有着些许的亲近感。与此同时,加强对患儿进行肢体上的接触,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很容易对医疗器械等产生害怕或者是恐惧的心理,在此状况下,可适当握住患儿的手,或者轻抚患儿的头部,轻拍患儿肩膀以示鼓励,给予其安慰,使患儿更加信任护理人员,促使治疗的容易性。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构显示,在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加入肢体语言沟通,其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医嘱抵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接受率却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是患儿得到最大限度康复的关键性环节,护理人员也是与患儿接触最为密切的医疗工作者,担负着一定的治疗护理责任,在此项精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严谨认真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专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进行肢体语言沟通,提高患儿临床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分析,给予患儿精准有效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加强肢体语言沟通,取得患儿信任。

综上所述,在对患儿护理过程中进行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而且对患儿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也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此护理办法,不仅具有医学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保珠.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3,02:185-187.

[2]刘俊.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应用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3:56.

[3]李玲.非语言护患沟通技巧在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4,08:634-635.

[4]江丽娜.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11:853-855.

论文作者:李栾,田灵艳,张婷婷,魏莉莉,王海英,李,栾通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栾,田灵艳,张婷婷,魏莉莉,王海英,李,栾通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