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领导权力问题之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校长论文,权力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校长负责制在我国中小学已实施多年,有关校长负责制的意义、性质等一度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这几年对此感兴趣的人已不多。我国教育学界有个特点,一个新事物出现,立即会有一批人去诠释其意义、内涵、特点等,一旦自觉话说得差不多了,事情就很少再提起。至于这事情以后怎样,实施中遇到哪些问题,实施者又有什么反映,研究的人不是很多。显然,在不少学人眼里,描述“应当是什么”要比描述“实际是什么”省事得多,毕竟后者要做大量的实证调查。实际上,校长负责制还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如:10多年过去了,现在校长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权力?他们认为自己的权力是大是小?教师又是如何看待校长的权力?校长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有没有问题?等等。本研究作为学校管理行为研究总课题的一部分,试图从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两个层面,就这一问题发表些意见。
二、研究方法与取样
本调查采用实证研究常用的问卷法和访谈法。(1 )问卷法:在参考有关文献和问卷的基础上,设计出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问卷先在上海地区作小范围预测,修改后于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河北等地随机施测,其中校长卷发放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教师卷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 全部数据通过SPSS9.0软件系统统计处理。(2)访谈法:事先设计好问题,在上海、江苏、安徽三地走访了十多所学校,与校长和教师交谈,访谈次数多的5至6次,少的1次。访谈时做了详细笔录, 在部分学校征得对方同意后对谈话过程录了音。
三、问卷统计结果
(一)校长的一般情况
我们统计了被调查的254位校长在性别、学历、职称、教龄、 从事校领导工作年限等方面的情况,其中男性校长约占87%,女性校长约占13%。中学校长中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占42%,专科占54%,专科以下4%。小学校长本科占28%,专科占56%,专科以下占16%。 校长的职称普遍较高,中学高级占54%,一级占43%,一级以下3%。 小学高级占78%,一级占22%,一级以下没有。中小学校长担任领导工作的平均年限为6.5年,平均教龄22.9年。这些数据表明,与10 多年前相比,现在实施校长负责制的条件要有利得多。如以学历为例,80年代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上海地区中学校长、书记本科学历占30%。现在比过去提高了12个百分点(注:张济正等编著:《学校管理学导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84年版,第278页。此外, 我们总课题中另一项关于校长决策行为的研究(被调查校长349人)也表明, 现在校长中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比例约占46.4%,这也显示校长的学历与80年代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此外,现在的校长大都是在进入90年代后被提拔的,年龄呈年轻化,高级职称多,所有这些因素应该说都为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校长和教师对校长权力大小的看法
校长的权力主要通过校长的日常工作体现出来,我们将校长的经常性工作概括为人事、财务、教学、学生、教育科研等五个方面,通过校长自评和教师他评的方法,考察各自对校长权力大小的看法。
很大较大一般较少很少
人事权 校长 12.623.233.512.618.1
教师 64.218.6 9.3 5.6 2.3
财务权 校长 20.930.722.8 9.116.5
教师 73.518.3 5.1 2.3 0.8
教学权 校长 33.143.715.7 3.9 3.6
教师 49.635.512.1 1.7 1.1
学生权 校长 31.146.513.3 6.7 2.4
教师 38.931.821.3 4.8 3.1
教研权 校长 33.139.819.1 6.1 1.9
教师 36.933.821.7 3.9 3.7
上表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校长权力方面,校长和教师在人事权和财务权方面的看法差异非常大,而在其他方面看法比较接近。例如,仅有12.6%的校长认为自己人事权很大,认为人事权一般、较少或很少的共占64.2%。教师中却同样有64.2%的人认为校长在人事方面权力很大,只有17.2%的人认为校长的人事权一般、较少或很少。财务方面也是这样,只有20.9%的校长认为自己的财务权很大,但73.5%的教师却认为校长的财务权很大。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
(三)校长们关于权力实施的看法
问卷中有些涉及校长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看法。如:“您所拥有的职权是否足以使您有效地开展工作?”校长回答“完全可以”或“大致可以”的占76%,而回答“勉强可以”或“完全不能”的占23.3%。“您能决定解聘不适合在您校工作的教师吗?”回答“能”的占12.2%,回答“可以建议,由上级决定”的占42.5%,回答“不能”的占37.8%。“如您校急需购买一批实验器材,您能作主吗?”42.9%的校长回答“能决定购买”,47.2%的校长回答“可以建议,由有关部门决定”,8.3%的校长回答“由有关部门决定”。
(四)校长和教师关于学校民主管理的看法
早在80年代中期,有学者就提出,校长负责制应是一个结构概念,其内涵包括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10多年来这一观点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为了解学校民主管理的情况,同时也看看教师对校长行使权力是否满意,问卷中也安排了有关的问题。
很多 较多 较少 很少
教师参与学校行校长1.6
23.2 65.0
9.1
政事务的机会 教师6.5
21.1 40.8 30.1
教师的意见您(校长)校长9.1
61.8 28.0
1.1
通常会考虑和采纳吗?
教师4.2
29.6 55.2 11.0
在教师会议上您(校长)给校长
12.6
44.5 37.8
5.1
少数不同观点的教师陈述教师
19.7
20.3 47.9 12.1
理由的机会吗?
教师在执行您(校长)的决定 校长2.4
13.0 70.9 13.7
时对决定作出修改的自由度 教师2.8
16.6 47.0 33.0
透过上述回答可以发现,目前教师们对学校民主管理状况总体上评价不高,校长自评和教师他评之间存在显著距离。连校长自己也承认教师参与学校行政事务的机会不是很多。
(五)关于对教代会作用的看法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起什么作用,教育理论界一直有不同看法,我们就此也作了调查。问:“您认为教代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校长和教师的回答是:
校长教师
表决和通过诸如分房、奖金分配等重大问题的方案31.122.8
代表教师向校领导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49.643.1
关心学校教职员工的生活,为大家排忧解难
14.614.2
可有可无 4.519.8
表格显示无论校长、教师都认为,教代会的基本作用是下情上达。
四、访谈结果
我们挑选了上海、江苏、安徽三地的16所学校作为访谈对象,其中中学10所,小学6所。被访谈对象既包括校长,也包括教师。访谈前, 我们对所要问的问题作了认真考虑。访谈的结果总的来看令人满意,访谈中所反映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对上述量的调查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为什么校长至今认为自己权力有限?被访谈的校长大都承认,现在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手里有了一定权力,这比过去那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的体制要顺得多,能对学校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校长们认为,总体来看,校长的权力还是有限。下面是几位校长的观点:
我的学校一正两副3位校长,一个副校长是兄弟学校调来的, 另一个是本校的,我自己是2年前从另一所学校调来的。 两个副手以前跟我都不熟悉,总觉得工作起来不太顺。我希望校长有组阁权,这样我可以挑选我所看中的教师担任副手,可在我们这里,学校副校长基本都是上级任命的。不是说校长负责制吗?为什么校长不能有组阁权?
我最不满意的是校长只有半拉子聘任权,现在大学生不包分配,我对想来的新教师可以挑挑拣拣,但一旦跨进学校的门,就等于终身雇佣。不管是新老教师,再怎么不胜任,我也不能解聘,只能养着,除非他自己愿走。所以,现在我进人是慎重又慎重。
在财务权方面,一些校长大叹苦经,满腹牢骚:
我有什么权?(上级拨的)钱就那么一点,都给教师发工资发掉了,你一分也不能扣下。剩下的奖金全靠学校自己想办法,学校有多少办法可想?收点费吧,又说是乱收费。没钱哪来的财务权?
这两年上级规定,学校收的赞助费必须交区里统一保管,要用时打报告,你说(我)这权是大是小?
很显然,校长希望得到的是组阁权、解聘权、创收权等。
为什么教师认为校长很有权?上述问卷调查反映,80%—90%的教师认为校长很有权或权力较大。一位青年教师忿忿不平地说:
还说权力不大?上星期,我因家中有点私事,早晨上课晚到了点时间,不知怎的被他知道了,说要扣我的奖金。资本主义国家的校长也没这么大的权力。
另一位50岁左右的老教师说:
我身体还行,教学也还可以,教了多年初三数学。去年中考考得不怎么样,校长说我年纪大了,照顾我,把我调去教初一数学。我知道他对我不满意,考得不好难道全怪我?那批学生当年入学时本来就差嘛。现在校长是调人没商量!
教师们的反映清楚表明,他们主要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角度看问题的,并不在意校长是否有组阁权等,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与校长迥然不同。单从日常行政事务的角度看,在教师的眼里确实校长权力已是不小。
学校的民主管理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似乎不容乐观。不少校长承认,自己在这方面意识不强,肯定教师会不满意。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手中一摊子事,太忙,没时间听教师意见。”“没必要多找他们谈,我当了20多年教师,他们想些啥我还不知道?”“教师有些什么反映,自会有(中层)干部反映上来。”“民主管理的重要性谁不知道,可太费时间。”“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比民主管理更有用。”“很多事情让教师参与做决定,效果不好,我不喜欢这样。”教师们的反映也是不满意的居多,普遍认为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行政决策,只有执行权,没有批评权,校长看重的只是少数教学骨干,校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等等。
关于学校教代会。对学校教代会的认识,校长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一些校长认为,学校重大问题应该经教代会讨论决定,但更多校长认为,教代会只要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就可以了。安徽的一位中学校长告诉我们:
在我的学校里,教代会起很重要的作用。教代会是教师民主推选的,有9名成员。每年暑假,我们要开干部述职会, 我要向教代会汇报学校一年的工作,一开就是两天。上午我汇报,下午教代会评议,提出各种意见。第二天我要对教代会的评议表示意见,谈看法,特别是新学年的打算,下午教代会再讨论和表决。我们对此是很当回事做的。
也有学校至今没有教代会。较多的学校有教代会,但一年中很少开会。一位教师讥讽地说:“什么教代会,完全是摆设,记不起开过几次会,工会还组织教师旅游呢!”一个中年教师听说教代会应起到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惊奇地说:“监督作用?没听说过。怎么监督?推翻校长的决定吗?他不开会你怎起作用?”当被告之《教育法》规定教代会起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时,一位教导主任说:“教育法是教育法,执行起来还不是按照各自的理解。反正也不是大事,以前没教代会学校不也过得好好的。”教师的其他反映还有:“教代会只是校长布置工作”,“教代会不能代表教师”,“教代会很少让教师提意见”等等。关于分房、奖金分配这类问题,几乎没有哪所学校是由教代会决定的,大都采用民主集中制,学校先拿方案,教师讨论,最终领导拍板。对这种处理方法,有教师满意,也有教师不满意。
五、总结与思考
关于中小学校长的领导权力问题,国外实证研究文献较多,国内较少。结合我们的调查,并参考有关文献,谈几点我们的看法。
(一)中小学校长的领导权力在增加,校长负责制已基本落实
尽管如调查显示,很多校长对自己领导权力有限耿耿于怀,但不可否认,与80年代初的情形相比,随着10多年来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目前校长们在人事、校内财务、教学等方面已有相当大的发言权。至于他们普遍希望的组阁权、解聘权、创收权,有的确实应该考虑,有的则很难实现。如解聘权,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这在国外很多国家也难以做到。第一,教师工作带有一定专业性,凡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一般都不会被轻易解聘。第二,解聘标准难以把握,除非教师本人有重大失职或犯罪行为,否则很难以“教学无能”的名义解聘教师,因为影响因素太复杂。第三,学校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国家行为,不是企业行为,不能完全套用企业的游戏规则办事。再如创收权,上级部门适当干预肯定是必要的,否则容易出现学校的“黑箱操作”。校长的权力不可能无限,总会受到一定限制,他们总会对此发出不满。国外的调查也表明,许多校长反映自己的管理权限太小。(注:D.Mercer,Job Satisfaction and
the Headteacher:A Nominal Group Approach,School Organisation, Vol.13,No.2,1993.P 154—155.)难怪英国人A.Jones 在其《明天的学校领导》一书中这样描绘:“现在,尽管校长们的角色几近独裁,但他们仍然认为权力太小。有责无权是他们的共同抱怨。”(注:A. Jones,Leadership for Tomorrow's Schools (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P11.)
(二)校长的组阁权应予考虑
在访谈中,我们强烈感受到校长们对组阁权的向往。山西省教科所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多达71%的中学副校长是由上级任命的,校长们认为这是推行校长负责制的一大障碍。(注:校长负责制课题组:“关于山西省普通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调查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我们同意这一看法。既然是校长负责制, 应该对校长表现出充分的信任。上级机关应将组阁权下放,以便使与校长志同道合的人进入校领导班子,为形成团结、高效的领导环境创造条件。
(三)校长:请适当分权
无论从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来看,教师们的一个普遍反映是,校长的权力过于集中,他们系教育、教学、财务、人事等权力于一身,或许校长们认为这是工作负责任的表现。由于样样事情要过问,很多校长反映工作压力太大,身心极度疲惫。其实,校长负责制不等于校长必须把各种权力系于一身。权力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专制型领导的印象。国内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在我国中小学中,专制型的领导方式高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注:程正方等:“领导类型与学校气氛状况初探”,《中小学管理》,1994年第10期。)其实,真正高明的领导者无不是善于分权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分权会提高下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建立良好的士气”。(注:W.H.纽曼等著,李柱流等译:《管理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学校管理实践也表明,越是集权的校长,往往处在一种低层面的忙忙碌碌的事务管理水平,他很少有机会从理念、目标层面考虑学校的发展问题。越是集权的校长,其助手的首创精神和工作热忱就越受到压抑。“当人们唯权力是从时,他们很快成了唯唯诺诺者,他们会对主管投其所好而不是作出自己诚实的判断”。(注:W.H.纽曼等著,李柱流等译:《管理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72页。)鉴于此,我们建议, 校长们在学校管理中应适当分权,赋予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等学校中层干部更多的职责和权力,以改善自己在教师中过于专断的形象。
(四)校长的权力也需要监督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切权力都需要监督,否则容易导致独断专行甚至腐败,把希望寄托在自律上是靠不住的。校长的权力也应当有监督。如何监督?在中小学,最好的方式是民主管理,特别是通过教代会的形式实施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明文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既然教育法规定教代会要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那么仅仅“反映意见、提建议”是不够的,教代会有必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可惜的是,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校长和教师对此都认识不足,他们把教代会的作用仅仅停留在下情上达方面,而下情上达的途径很多,如此一来,教代会开不开自然就无所谓了。山西教科所关于校长负责制的调查问卷(全部由校长填)显示,只有46%的中学定期召开教代会,59%的学校重大问题经教代会讨论。(注:校长负责制课题组:“关于山西省普通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调查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 )我们虽没有统计这方面的数字,但我们根据访谈调查估计,实际的比例可能比这低得多。让校长自评领导方式是有缺陷的,来自于教师的反映可能更可靠些。由此,我们认为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在中小学完善教代会制度,宣传其意义,明确其性质,从而使学校的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徒有虚名。
本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中小学校长管理行为综合研究”的部分内容(批准号:79770029),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吴志宏主持。参加调查的有:吴志宏、张忠山、汤林春、林捷、周彬、谢旭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