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实验中学,山西 吕梁 033000)
摘要:唐代是古代科举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行卷是唐代科举考试中一种特有的现象,对于促进唐代政治发展和文化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制度滋生的一些弊病又最终导致它的衰亡,研究行卷之风的兴衰对于研究科举制度和唐代政治与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行卷;科举制度;唐代政治;唐代文学
Abstract:Ta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ancient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Xingjuan is an unique phenomenon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for the promotion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of the Tang Dynasty , but som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system again eventually led to its decadence. Study of its rise and fall have some significance for both the study of the Ta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Key words:Xingjua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olitics of Tang Dynasty;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科举制始创于隋代,在唐代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为后代沿用,延续一千余年,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人才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唐代科举中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却在宋以后衰亡的现象,这就是行卷。行卷是唐代特有的在科举考试中十分盛行的一种现象,对唐代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接下来我将就行卷现象的兴衰及其原因和影响进行探究。
一、唐代科举与行卷之风
(一)唐代科举概述
唐代的科举制是在隋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的,唐代的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其中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名目繁多,每年或设或否,情况又不一致,因此选举人才极少。而常举每年举行,取士较多,是国家选拔人才和士子入仕的主要途径,常举科目包括秀才、进士、明经、明书、明法、明算、医举、道举等多科,而又以进士和明经最为重要。其中明经主要考的是帖经大义,较为简单,而进士考诗赋和时务策,及第很难,因而较明经更为重要。《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云: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2]第4页
虽然位极人臣,但如果不是进士则终究是一个缺憾;三十岁考上明经科都算年长的了,而五十中进士仍然是年轻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进士科的难度以及世人对它的推崇度了。而行卷的现象正是与进士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二)进士科中的行卷现象
所谓的行卷是指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或诗歌,或小说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5]第3页吕思勉先生在谈及唐代科举制度时说“当其初行时,尚无糊名易书之法,主司固得采取誉望,士子亦得托人荐达,或竟自以文字投谒”[6]第731页这里所提到的“以文字投谒”指的就是行卷这一现象这也是一种通过向上流社会推荐自己才能,自我推销的手段。许多人通过这种手段得以进士及第。在唐代,行卷之风始终盛行,到宋代以后逐渐消失,这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行卷现象的出现及其原因
(一)行卷现象概述
行卷现象在唐朝建国之初就已经存在。最初的行卷是与士子们的取解有关。在唐朝初年,士子要先经过州府组织的考试,合格者发给文解后,与计吏随本地贡品一起入京,这称为乡贡。乡贡是唐代举子的主要来源。由于各州府的乡贡名额是有限制的,竞争非常激烈,士人为了得到州府的举荐,就往往将自己平时写的诗文在考试前向州府考官呈递,希望州府考官能赏识自己的才能,从而脱颖而出。
但问题是,即使在州府考试中脱颖而出,京试中也有很大的落选可能,因为能够参加京试的都是各个州府的佼佼者,尤其是远离京师、文化落后地区的士人就更加容易落榜。落榜的举子大多不会放弃继续参加科举的机会,也许是因为京城离家乡路途遥远,或者落榜之后羞于回乡,他们中有许多人是不回原籍去的。但按照规定,士子必须在原籍或长期定居的州府参加考试才能获得文解,因此,他们往往会到京城周边或自己有关系的州府参加考试,以获取第二年的文解,这就出现一种现象叫寄籍。
而州府是不会轻易接纳外地举子的,因为如果举子及第,州府脸上有光,反之,不仅脸上无光,州府考官在来年的官员考课中也会受到影响。并且本州名额也是有限的。因此,这些落第举子为了让州府允许其寄籍本州,必须要让考官看到自己的才华,向考官投递自己的作品无疑是最好的方式。总之,应试举子为了取得本州府或寄籍州府的文解而向考官投递自己文学的现象,逐渐扩大成为行卷。[10]第135页
唐代进士科有两个区别于后代科举的特点:一是不糊名,即不密封,考官可以看到考生的姓名;二是考诗赋。因此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情形:首先是可以公开推荐;其实是考试更重才艺。考生在平时的名声对科考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考生平时的声誉甚至比考场的发挥显得更为重要。
主试者称为“知贡举”,一般由朝中有名望的大臣担任。与知贡举者关系密切之人就可以公开为他推荐人才。而举子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往往提前向公卿大夫投献诗文,以博取他们的赏识和推荐。因此每年秋天,都有数千举子云集长安,奔走于名公贵士之间,希望得到他们的举荐。当时有句俗语“槐花黄,举子忙。”就是举子们行卷的写照。
行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士人朱庆余向张籍行卷的例子,当时张籍官职并不高,只是水部员外郎,但由于他是著名诗人,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都交情很深,向他行卷以求向韩愈等人推荐的人也很多,朱行卷于张后,张挑选出其中二十六篇文章推荐,由于张籍的推荐,公卿都读到了朱的诗文,其中有一首题为《近试呈张水部》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4]卷515,第5892页这首诗用新婚拜见公婆比喻面见考官;以新娘自喻,以新郎比喻张籍;以画眉深浅是否合于时髦喻自己的文章的功底咋样,能否符合考官的心意。张籍看了也写了一首题为《酬朱庆余》的答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卷386,第4362页意思是朱的诗深得主考欢心,朱庆余后来果真进士及第,由此可见他的行卷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年柳宗元的一位朋友落第后向他请教,柳宗元送他四个字“先声后实”,意思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好名声,先给主司一个好印象,然后才能在考试中用上真才实学。说明当时这种风气已经非常盛行了,甚至已经成为应考的必要程序了。那么,为何这种风气会如此的盛行呢?我们将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二)行卷现象出现的原因
行卷现象的盛行并不是偶然的,它与科举的管理有关系,同时也有其历史根源。
首先,行卷是以文会友在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特殊表现。程千帆先生认为,以文会友是一种传统,文人把自己的文学作品送给有地位、有学问的人看,以得到他人的指点或赞赏,这是古已有之的,只是在唐代,文人们用了这种方法为自己进士及第服务。[5]拿着自已的诗文去拜访大家前辈以求指点这种现象在唐代也非常普遍,如白居易拜见顾况,韩愈帮贾岛“推敲”已成为千古佳话,但这种普通的拜访是以学习进步为目的,功利色彩很少,而当人们开始将其当作仕进的手段之一时,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了。但这两种只是目的的不同,其过程却是相同的。
其次,行卷是汉魏选官制度的沿袭。不管是汉代的察举征召,还是魏晋的九品官人法,都是通过从下往上举荐的方法。在士族门阀政治下,士人要得到举荐有两种可能,一是家族在当地有很高声望,二是自身的学识渊博、品行高尚且为人所知,也就是必须走上层路线,要么身处上层,要么结交上层。要想结交上层,展现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诗文送给那些有地位有学问的人无疑是很好的途径。经历了短暂的隋朝,这种风气在唐代仍有延续,在科举制度下就表现为行卷。
再次,行卷的出现与唐代科举制的实施管理有关。一方面,进士科是科举中最难的一科,不仅考试的内容较难,而且录取名额极少,一旦及第,待遇也很高,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之下,行卷现象就出现了,行卷实质上是科举中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另一方面,唐代科举没有实行糊名法,考官可以看到考生的所有信息,这就使得行卷具有了可操作性。在宋代以后,随着科举制不断完善,糊名、锁院和誊抄等制度出现,行卷没有了它生存的土壤,这种现象就逐渐衰亡了。此外,唐代科考的主考官一般由吏部尚书担任,是固定的,所以士子就可以向主考官的亲朋或主考官本人行卷,如果主考官并不固定,在考前由皇帝临时任命,也能有效避免行卷现象的发生。
三、行卷风气的影响
行卷是科举中的一种普遍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唐代行卷之风盛行,大大影响了科举的公平性,但这种现象并没有被禁止,那它是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唐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一)行卷风气的积极影响
首先,行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递民间诉求,从而影响国家政治。用来行卷的作品没有题材和内容的限制,相对比较自由,举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华。来自不同地区的举子们可以在作品中讲述家乡的风俗民情和劳苦大众的诉求甚至对当时政治的见解,从而使身居高位,远离民众的官员能了解一些民间疾苦,从而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在科举考试中面对特定题目所做的“话题作文”则对考生的想法有很大的限制,不可能达到这一效果。
其次,行卷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行卷风气唐传奇这一体裁的兴起密不可分,由于政府的提倡和进士科目的要求,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在唐朝大放异彩。但在唐中后期,传奇小说逐渐兴起,除了经济繁荣的原因外,行卷也是促使其产生的重要因素,传奇小说这一体裁经常出现在行卷的作品中,是行卷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
此外,行卷对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古文运动是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的文人发起的一场以“文以载道”、“文者以明道”为宗旨的文学改革运动。根据《旧唐书》卷160《韩愈传》的记载载:“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扬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1]第4195页韩愈作为当时的朝中重臣和文坛泰斗,成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新唐书》卷176《韩愈传》也记载:“(韩)愈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3]第5265页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而经他举荐仕进的门生们则成为古文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在这当中,行卷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行卷风气的消极影响
行卷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其作为一种舞弊行为,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首先,行卷妨碍了科举政策的公平公正。由于行卷对士人没有统一要求,举子就会根据行卷对象的好恶来选择作品的体裁和内容。比如韩愈在文坛和政治上都地位显赫,因此向他行卷的举子很多,而韩愈好古文众所周知,所以举子们都写古文投其所好,而韩愈也都举荐,这些有韩愈举荐最后及第的官员,世人称为“韩门弟子”。[9]这对于其他的举子无疑是非常不公平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监督导致了这样事情的发生,严重破环了科举取士的相对公平性。
与此同时,行卷易也于形成朋党,破坏中央政治。在有唐一代的科举中,行卷现象非常普遍的存在,也成为士子及第入仕的一条终南捷径。行卷的举子如果考中,他的荐举人就脸上有光,而举子也会对他感恩戴德。这样一来,考生和考官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门生和座主的关系。同时,官场险恶,勾心斗角,因此师生、同年的这种关系就把这些人紧紧的连在一起。韩愈和“韩门弟子”无疑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关系表现在政治上,就容易形成朋党,破坏中央集权。唐代后期愈演愈烈的朋党之争就与行卷不无关系,朋党之争破坏中央集权,成为唐后期最严重的政治问题之一,这也是行卷风气造成的最大的危害。
四、结论
行卷现象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的表现,它产生于人才选拔制度从举荐到考试转变的时期,适应了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的需要。行卷的风气在唐代一直盛行,说明其对人才的选拔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刺激举子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唐代文化的辉煌做出了贡献。当然,行卷风气也有不少弊端,对唐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6]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7]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8]金诤.科举制度和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9]谭皓.浅谈唐代进士行卷的兴衰及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9.1.
[10]王勋成.唐代进士行卷行卷渊源考[C].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10.
[11]王佺.唐代干谒与文学的传播[J].西北师大学报.2008.7
论文作者:高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科举论文; 唐代论文; 进士论文; 自己的论文; 士子论文; 现象论文; 州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