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 曲喜峰(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590)
摘要: 在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毽球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对毽球学习的认知,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系统分析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运用原则,并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毽球专项课 分层教学模式 应用策略
传统的大学毽球专项课教学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大量的练习为主,长期教学内容与教法没有得到改变,进而会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切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信息化技术有利于图书管理智能化。信息化为图书管理提供了信息检索技术。图书管理,首先是归类问题。如何实现准确高效的借出和图书收回,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中,图书管理员手动查找,然后尽可能放回原图书位置。这种人工手动的归类方法容易带来图书管理的混乱,最终图书分类难以避免混乱无序。信息化检索和查找为图书的分类提供了依据,对图书进行数字化分类编号,彻底区分书籍的类别,有效提高图书分类和借阅的效率。具体操作中,可以按照排、列、组和日期进行检索,还可以利用语言的分类和主题词关键词进行检索。
1.3.2.1 健康与教育管理 对管理组患者管理,每月记录患者血压、血脂与血糖等情况,并进行患者自行药物治疗的监督与指导。每季度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讲座与交流,使病人对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如何预防及药物治疗等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上门入户进行一对一宣教、日常门诊随访等形式,定期对建立健康卡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和监督,同时也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使患者的生活方式科学化及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控制得到落实。
1、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1、可以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运动技能,还应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实现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它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2)可以向学生传授毽球理论知识,掌握毽球的基本运动技能;(3)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发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4)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5)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与成功体育理念而产生的,此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主张从学生需求出发,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化的需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毽球运动的魅力与快乐。
1.2、可以有效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
大学阶段的教育应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进而培养出综合型人才。若想让全体学生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分层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中的应用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既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吃饱”,还可以让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消化”,通过多层次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满怀信心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感受到毽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同时随着各个层级的难度逐渐增长,全体学生的毽球运动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可以时刻处于 “最近发展区”内,最终可以有效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
1.3、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大学毽球教师应充分了解全体学生的发展状况,如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确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测评方法、训练方式具有层次性,逐渐让学生掌握毽球运动技能,进而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可以实现层次突破,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实际练习中,对于初次接触毽球的学生,可以强调固定一两个优势动作,从而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尽快提高连续颠球的能力;而对于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两脚交替颠球、多部位或多花样颠球。
经过一天慎密的考虑,学术报告的理论性东西终于充实了,这让蒋利学显得很兴奋,手和脸略渲染了些红润,似乎血压也有些高了。他连忙打开抽屉,取出血压仪,测了回血压。血压果然有些高,无疑是兴奋造成的,吃了片降压药,靠在坐椅上闭目养了会儿神,才感觉好了些。
(3)社会环境: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大学期间就参加兼职活动,以此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更快适应和融入社会。
冗余和容错设计是指通过冗余设计等手段实现系统级的容错功能。长沙磁浮快线冗余和容错设计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实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原则
根据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的特殊性及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实行分层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六种原则。
所拍摄兽类的独立有效照片共52张(组),共鉴定出9个物种,隶属3目6科。大中型兽类只有野猪1种偶蹄类动物;食肉目包括豹猫、斑灵狸、猪獾3种;啮齿目包括倭花鼠、赤腹松鼠、小泡巨鼠3种,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和小泡巨鼠的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表1)。样地内大野猪多集群活动,一群最多可达7只个体。
2.1、因材施教原则
在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全面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客观分析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其它动态变化因素,确保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引导全体学生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照顾大部分学生,同时也需要满足个别学生实际发展需求,通过积极的措施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拥有毽球运动特长。其次,分层教学模式要求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进而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进步。
2.2、循序渐进原则
基础组的初级教学目标:全体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毽球技术动作。
2.3、层次性原则
大学体育的本质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即便已经处于大学阶段,但仍然需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及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通过持之以恒的体育教学让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习惯。在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中实行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分层,并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目标,这些学习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并非遥不可及,但也不是那么轻松就可以实现。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体验运动成功所带来的感受,进而提高学生对毽球运动的兴趣。同样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的任务,让学生能够享受不断挑战,不断战胜自我,这样全体学生均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练习之中。
2.4、反馈性原则
分组注意事项:在进行分组之前,必须要通过宣传让全体学生认识到分层教学模式的价值与意义,避免因分层而导致学生出现负面心理情绪,进而影响到毽球训练的积极性。其次,大学毽球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认真倾听学生对分层的意见,若学生对分层有异则可以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对学生的想法及时调整毽球教学训练内容及计划,做到实时动态管理,让基础组的学生能够通过努力提高毽球水平,让提高组的学生能够在更加激烈的训练中实现自我提升,进而出现避免学生的积极性下降现象。
3、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3.1、科学合理进行分层
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毽球基本技术测试,根据学生的实际测试表现,综合考虑后再进行分层,通常情况下为基础组与提高组。基础组的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毽球基本功方面表现一般或较差,需要加强基本功练习;提高组则具有一定的毽球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测试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同时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快速调整。
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无论使用哪种分层形式,都必须要时刻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需要加强教学反馈效果,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及发展需求,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对他们每节课的进步要给予肯定,激励他们积极学习。其次需要通过反馈准确评估每一位学生毽球技能的掌握情况,这样便于教师对后续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确保分层教学的合理性。
3.2、教学目标分层
大学体育教育的理念在于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突破自我,进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出发,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予学生适当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次对于提高组的学生而言,应要求在熟练掌握毽球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毽球比赛对抗能力;对于基础组的学生而言,应将重点放在毽球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及时调整训练心态,进而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毽球训练之中。除此之外,当各个组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后,应及时对目标进行调整,同时对全体学生提出新的学习要求。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具体要求。
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分层的标准应向学生公开,客观的考虑到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感受,同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实际的毽球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及层次也应处于动态变化。毽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分层教学计划、目标,同时加大个体辅导的力度,让低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与鼓励,进而尽快跟上队伍;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还可以实行帮扶政策,让高层次的学生帮助低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总之,大学体育毽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动态实时进行调节,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提高组的发展教学目标:可以熟练掌握较为复杂的毽球技术动作,如大腿、脚背、脚侧交替颠球,同时可以适当将此技术运用到毽球实战比赛中。
基础组的中级教学目标: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尝试挑战复杂毽球技术动作。
(2)学习目标具体要求。
基础组的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各种形式的颠球及发球动作。
提高组的学习目标:可以熟练掌握较为复杂的颠球动作及发球动作,可以在毽球实战比赛中有效运用。
通过各种层次的教学及学习目标的设置,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学习的过程,进而会更加努力的朝着目标前行,最终能够熟练掌握毽球基本技能。
3.3、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可一概而论,否则将无法有效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例如:教学“左右脚颠球”时,对于基础组的学生可以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通过毽球球感练习,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毽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练习左右单脚颠球动作;集体进行原地练习,减少失误次数;熟练左右脚颠球后,进行左右换脚颠球练习;组织基础组学生进行比赛,如连续颠球次数或一分钟颠球总个数等,让学生体验到毽球学习的快乐。对于已经具有一定左右脚颠球基础的学生而言,则可以提高练习难度,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先讲解示范左右脚颠球的基本动作,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纠正;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左右脚颠球次数;两人一组进行对抗赛,获胜小组将获得小奖励;进行换脚颠球练习,熟练掌握换脚颠球技巧,规范左右脚颠球动作。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下,真正掌握左右脚颠球的基础技术动作,让各组学生充分挖掘潜能,提高训练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教学效果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毽球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习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根据分层教学模式原则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及学习目标,同时针对不同的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全体学生能够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坚.大学体育毽球专项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
[2]王方雨.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毽球专项课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9).
[3]欧少荣.小学毽球教学的实验研究——分层教学在小学毽球课堂的实施[J].体育师友,2016,39(2).
[4]丁华丽.毽球专项课“分组合作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
[5]杨有芳,刘小强.简析学校毽球活动的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0).
[6]郭小琳.双侧性迁移理论在高校女生毽球专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
[7]史永.曲靖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开设毽球专项课的可行性分析[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9).
中图分类号: G8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10-090-2-ZQ
标签:大学体育论文; 毽球专项课论文; 分层教学模式论文; 应用策略论文; 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科技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