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形势下教育的经济取向和人文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人文论文,经济论文,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有两个: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前者以经济发展为主要标志,后者则以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集中体现。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程度的两个主要标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生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现代化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加依赖于教育。无论从物质方面还是从精神方面来讲,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都绝对不容忽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社会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竞争,那就是教育的竞争。离开了教育这个强大的后盾,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教育的地位如此举足轻重,如何发挥好教育的宗旨、方法、内容以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特殊地位作出相应的调整,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市场经济给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这就使得教育不得不面向市场,教育的经济取向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另方面,教育自身的宗旨是立足于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的人文取向本是无以替代的天职。那么,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教育的人文取向是否会被经济取向所包容,抑或干脆从属于经济取向?还是应坚持两者并重、甚至加强人文取向?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一、教育的经济取向:不可回避的现实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主要是通过调整产权所有关系、价值交换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和契约关系来解决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其作用的特点是主要通过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作出自发的调整,较少人为的干预,这也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区别的关键。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主体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我国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建设,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有两点重要的不同:其一,我国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的,也就是说市场的主体以公有制经济主体为主;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觉的选择,力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盲目性,适当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决定了其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地位、作用不是完全自发的。而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主体,它在市场中也必定有着与其他的市场主体的不同内涵和运行方式。
1.教育的经济取向与市场取向
教育的经济取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培养适合经济建设的人才;二是指教育自身也有经济价值,它也部分地参加到市场中来,靠投入产出来保障自身的利益和维持长久的发展。后一方面的含义,即是教育的市场取向。在这一个意义上,教育的经济取向大于市场取向,或者说,市场取向只是经济取向中的一个部分。这是由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儿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教育的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通过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而体现出来;通过这两种方式,教育参与到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教育的经济取向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教育的经济取向中的市场取向部分,则需要作一具体的分析。
教育的市场取向将教育置身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竞争中,以一般产业的投入产出标准来衡量教育事业的得失成败,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简言之,让教育的发展也跟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转,随行就市地调整其结构。对这样的“市场取向”,必须作出适当的限制。首先,“现代化”的涵义绝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它同时是科技的现代化,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即包含了德、智、体、美、劳、技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均衡的发展,这既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也是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如果偏离了这一轨道,片面地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则不仅背弃了教育的宗旨,而且势必造成教育的畸形发展和摇摆不定,最终阻碍知识的传播与进步,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将教育事业完全推向市场,极易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恶性竞争,既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广泛、长期和持久的投资,才有可能逐渐收到回报的巨型事业,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能力。教育事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主体不可能由一般的企业或社会团体来承担,而只能交给政府去管理。如果让教育完全参加到市场竞争中去任其生灭,那么以盈利为第一目的(实为生存需要)的教育就极易选择那些急功近利的方式,而投资多、见效慢的普及型教育及人文教育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或争相设立“时髦”专业,或盲目攀比,比层次“高”、比技术“尖”,蜂拥而上造成人才浪费、技术浪费和资源浪费,这是极其危险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教育的市场取向的合理限制才显得十分必要。
限制教育的市场取向,并不是不要市场取向。恰恰相反,限制是为了使市场取向发挥更好、更积极的作用,使教育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经济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整体提高。市场取向使教育不再是“坐而论道”,而是密切关注并积极配合市场经济的建设;市场取向也给教育带来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迫使教育作出面向视实、面向社会的选择;市场取向更加速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不断革新,加速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这些都是市场取向为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教育的市场取向的限制,应当是一种合理的限制,更是一种积极的引导,使市场取向的正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负面影响得到有力控制。这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有步骤、有计划地统一安排、社会各界作出相应配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2.教育的经济取向必须以科技取向为基础
如前所述,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来实现,其中科技的进步更是直接影响着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规模、程度和方式。可以说,教育的科技取向是教育的经济取向的基础。
20世纪的90年代,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是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飞速变化的进代。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应当说,早在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科教兴国”的概念就已越来越深地植入了现代人心中。进入90年代以来,与高科技产业相关的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越来越大的比例(现在约占15%),使得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日趋紧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靠的是教育——教育的科技取向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在当今中国,注重教育的科技取向,无论对于教育自身的全面发展,还是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均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的科技竞争和教育竞争中,总体上仍不占优势:科技水平落后,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其次,在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功能就会大大打折扣;而如果再一味偏重教育的市场取向,为生存而谋求眼前利益,势必违背教育的初衷而造成另一种“异化”。因此,教育的经济取向应当是教育的科技取向的目的和必然结果,而科技取向是教育取向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中加大科技比重、加强素质教育以及增进教学单位与社会各界的密切联系等方式来加速教学、科研共同进步,才有可能使教育以高质量、高水平、高科技含量来服务于经济建设,使教育的经济取向得以健康地实现。
二、教育的人文取向:必须强调的根本
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仅有科技和经济的内涵是不够的。正如一个具备了最新科技知识和经营之道的人尚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一样,包括思想品德、文史知识、艺术修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众多内涵的人文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正如“现代化”的涵文不仅仅是机械化,自动化和商业化一样,“现代人”的涵义也不可能只包含单纯的智力因素,而是包含了越来越多的“非智力因素”(一说“情绪智商”或“情感智商”),而这也是教育的人文取向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性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这个意义上,教育的人文取向是一切取向之中的根本。这个根本无论在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不能丢弃。
1.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它的文化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由于众多的原因,我们在近、现代落后了,未能跻身于发达国家之行列。改革开放扩大了国人的视野,西方发达的经济和领先的科技似乎使人们可以自然而然地推导出,西方文化具有越来越多的优越性;一些西方学者更是公开宣扬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随着西方的产品和西方的技术、西方的资金、西方的管理方式的引进,西方的思想也飘然而入。于是我们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传统的教育受到批判,传统文化中一些不利于社会现代化的因素被过分夸大其作用,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受到年轻一代的怀疑。人们往往认为传统文化只会教人“坐而论道”、“重义轻利”,有悖于现代科学精神和市场价值取向,应当少受这种影响为好。孰不知,导致这种偏见的根本原因正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无知和误解。且不说经济一发达就转向思想文化中寻“优”、经济落后又转向思想文化中寻“劣”实是文化上的功利主义,只要看看同样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不但不从儒家思想中寻“劣”,而且也不盲目寻“优”,而是客观、实际地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为己所用。对于同一个现象、同一个对象,由于研究者观点的不同,可以造成多么大的差异!早在1995年,当代西方最卓越的汉学家李约瑟就针对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之偏见而明确指出:“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注:李约瑟:《四海之内》,劳陇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页。) ,而不是所谓的“西方的”或“东方的”文化。他并站在一个科学家和史学家的立场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主流——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于科学和人道主义的贡献作了充分的肯定。正当我们抱怨祖先没有留给我们“科学精神”和重商的“功利精神”时,西方学者却已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我们古老的传统,希望从人与自然的合谐统一中寻找解救现代化社会弊病的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人道主义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道家的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法家的现实主义态度和法治思想,墨家的“兼爱”胸怀和功利主义……不仅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出过辉煌的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作为积淀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的精神而熠熠闪光。
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是可怜的,因为不了解而随便贬抑、甚至舍弃自己的传统则是可悲的。而传统的教育,不仅应从小开始,而且更应该有一个连续的过程。目前我们在中小学阶段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已有一定的份量,但到了大学的提高阶段则变得良莠不齐,普遍来讲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和哲学思想这两大本应重点掌握的内容未有足够的重视。许多院校根本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有些虽然开了却份量不足或质量不高;大多数非文史类的学生几乎从未读过较为规范的原著,因而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行论点缺少分辨能力,难以作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在大专院校开设“中国古代科技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等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它们分别作为文史类和理工农医类学生的必修科目,并组织有关专家编写高水准、针对性强的教材(而不是随意拼凑的“大杂烩”),对任课教师进行适当培训,相信会收到好的效果。这方面的内容,学生本是很感兴趣的,只是缺乏指导,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而心生畏惧,不知从何下手;或干脆放弃,或求助于水平不高的流行小册子,造成基础不扎实、概念含混,停留于泛泛而论,不能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针对这种情况,如能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注释水平较高的古籍,并借此而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则可事半功倍。传统文化中儒家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道家睿智的辩证思维及其对自然的崇尚、以退为进的处世艺术,对于防止现代商业社会带给人们过分功利化的思想意识以及缓解市场竞争中的压力等,均有良好的启示。而法家对法治的崇高和勇于变革的积极态度,对于今天法治社会的建立仍有积极的意义。通过了解古代文化,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年轻一代奋发向上,为中华民族之进步而奋斗。
2、人文教育是全面的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人文教育还包括外来文化的学习,以及渗透于文化教育(包括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中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更包括个人思想品德的修炼和心理素质的锻炼等等。应该说,人文教育既是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更是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过程。
外来文化的传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广阔的胸怀的民族,从来就不排斥优秀的外来文化。历史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乃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而今天这个开放的时代,更要求我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在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两个概念是应该明确的:首先,外来文化不等于西方文化;其次,要了解一种文化,必须同时了解这一特定文化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即经济和政治的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对外来文化作出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还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变通,为我所用;反对要么全盘照搬、要么彻底否定的文化上的极端主义。
文学艺术修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可以单独进行的,而是与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学习同时进行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训练亦是如此。通过学习知识和培养素质、提高能力,是现代教育所强调的核心。传统的“填鸭式”、“笔记式”的教育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全面的素质教育无疑首先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改变,而应该同时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问题。我们的升学制度、就业制度、各级各类的考试、考核制度都要作出适当的调整,既重知识,更重素质,绝不能让“高分低能”、学优品劣或因不会打开水、洗衣服而申请退学等怪现象频频出现。
3、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教育的经济取向,必然对整个教育的导向发生广泛的影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讲,直接影响他们的升学、专业和就业的选择;从教学单位来讲,又影响其性质、专业设置和办学宗旨;从政府来讲,则影响到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结构的调整组合以及人才的配置等问题。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人才分布和流动的不平衡。一方面,在经济发达的省、市,人们不愿离开家乡而外出读书或工作,高中应届毕业生为了不参加全国统一分配而宁可不读外省市的重点院校,甚至不读省内的重点院校,或干脆读大专;另一方面,经济不发达省市的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时又纷纷涌向经济发达省市,在专业选择上又偏重实用型、分配较好的“热门”专业,造成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拥挤和“近亲繁殖”而真正需要大量人才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却人才匮乏。从全国总体来看,经济、法律、外语、计算机等应用学科偏热而人才密集,普通的文、理科专业大冷而人才短缺、质量下降,这对于基础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而学校为了经济创收或扩大影响,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追踪“热门专业”,无形之中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基础学科本是应用学科的基础,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对应用学科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好比“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了基础学科这块“地”,一味偏重应用学科这幢“楼”,只能是追求短期效益而置长远发展于不顾,势必为今后的发展潜下危机。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适当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扶持基础学科,并对学生在升学、就业等问题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高尚信念、反对急功功近利和泛商业思想。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教育的经济取向已日渐为大家所接受。同时,教育为经济服务不仅不排斥教育的人文取向,反而更是以人文取向为基础的。教育的经济取向和人文取向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抓好人文基础,带动经济应用,逐步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系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爱科学、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服务社会,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