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闻冲林1,梁红波2,张登圣1,普发德3

(1玉溪市华宁县华宁瑞仁医院外四科 云南 玉溪 652899)

(2玉溪市华宁县华宁瑞仁医院外三科 云南 玉溪 652899)

(3玉溪市华宁县华宁瑞仁医院外二科 云南 玉溪 652899)

【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0例(年龄超过65岁,住院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2月),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方案,观察组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及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髓内钉内固定;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114-02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女性患者,有超过90%的该病患者年龄超过65岁,对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老年患者多并发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接近40%为不稳定骨折,仅有30%左右的该病患者可恢复髋关节功能[1]。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以及髋关节置换治疗方案。内固定治疗方案对髓内钉的放置位置要求较高,且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术后常有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2]。为进一步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应研究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0例(年龄超过65岁,住院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骨折均由创伤引起。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案

1.2.1对照组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方案。首先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闭合牵引复位,利用X线透视确保复位满意。将患肢内收后于骨折部位做纵行切口,于大粗隆顶点中、前1/3处置入导针。再次利用X线透视,确认导针位置后近段扩髓。随后置入主钉、瞄准臂壁以及钻头套筒,导针置入股骨颈中轴线并经X线透视确认后打入螺旋刀片。确认无误后安置远端螺钉以及尾帽,逐层缝合切口。

1.2.2观察组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方案。患肢全身麻醉后取侧卧位,逐层切开关节囊暴露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后进行扩髓,需保证股骨柄在髓腔内与骨质紧密压合。通过股骨柄试模确保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及下肢长度后,安装假体,可以利用钢丝或钛缆对大小粗隆骨折块进行固定,复位完成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

1.3.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分90~100、80~89、70~79以及<70分别为优良中差。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7%。对照组术后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09%。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以及机体功能退化等因素,该病患者的治疗以及术后恢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有相当的比例患者为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后由于转子间缺乏支撑力而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且内固定治疗对于骨质的切割以及术后易松动的原因,影响了内固定治疗的效果[3]。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恢复髋部负重结构,但有关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比较研究尚不足。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通过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通过人工假体置换骨折的骨部,手术稳定性好,不会出现内固定治疗的钢板和螺丝松动,可以加快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和下地时间[4]。另外骨水泥或者生物型长柄的填充可以加强替换部位的强度,进一步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该病手术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恢复,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部感染等,而关节置换治疗加快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卧床时间,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及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30):73-75.

[2]刘亚东,强晓玉,张妍,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9):2216-2217.

[3]凡福成,桂斌捷.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伽玛钉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的疗效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174-177.

[4]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8):3078-3082.

[5]郭建博,姜曼,李书强,等.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式比较[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4):464-468.

论文作者:闻冲林1,梁红波2,张登圣1,普发德3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闻冲林1,梁红波2,张登圣1,普发德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