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电视剧的大众化及其艺术定位_电视剧论文

历史电视剧的大众化及其艺术定位_电视剧论文

历史电视剧的走红及其艺术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视剧论文,艺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特别是所谓“清宫戏”)大为走红,且多为不惜投以重资的长篇巨制,动辄对数以亿万计的电视观众的文化生活和欣赏趣味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因为这样,对于历史电视剧的艺术定位和审美导向问题,也就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历史电视剧的艺术定位往往关系到所谓“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历史是生活的积淀,艺术和历史的关系也就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来体现和确定它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味。

目前关于历史电视剧的种种意见和批评,往往关系到它的艺术定位问题;而艺术定位,又往往得从历史剧的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所谓“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说起。

其实,历史就是过去的生活,生活也是未来的历史。所以艺术和历史的关系,也就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文艺创作并不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直观的再现或简单的模仿,而是在作家、艺术家丰富的想象虚构、提炼加工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来的一种不能与一般的“生活真实”直接对应的“艺术真实”。因此对于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我们也不能要求其中的人物事件都必须拘泥于既有的历史事实,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直接对应;而应该允许和期待编导们有更丰富的、别具匠心的艺术创造,这样才能创作出富有审美意味的、血肉丰满的文艺作品,而不是史料详实的历史教科书。

但是,对于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电视剧来说,也还存在着另一种艺术和生活关系的参照,即它也应该与反映重大现实题材和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一样,在体验感悟、想象虚构的同时,还得以不违反重大历史史实和主要人物命运为前提,而不能像“纯属虚构”的文艺作品那样,不受任何既成史实的真人真事的制约。由此,我以为对于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也应该像现实题材一样有所分类,即一类是“历史正剧”,以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重大人物事件为依据,相当于现实题材中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传记文学,具有“人以文传”和“以史为鉴”的审美作用;一类是历史题材的“故事新编”和“戏说”,不受历史真实的局限,一切都可以信马由缰,以意为之,就像现实题材创作中“纯属虚构”的那样,没有承担真实地再现历史和让历史真实现身说法的审美要求;还有一类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历史演义”或“传奇”,这是一种既依托于某种历史人物故事,又具有更大艺术创造空间的文艺样式,我国古代的历史小说多属于此,而现在的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也往往向它靠拢——例如像前一时期在“历史真实”的问题上曾引起过颇多争议的历史电视剧《康熙王朝》便是如此:它一方面固然在对康熙、孝庄、索额图、明珠等主要历史人物形象的总体把握和在捉拿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表现上,都基本符合历史史实和人物命运;但另一方面,电视剧中的其他许多更受到电视剧观众喜爱的和更富有鉴赏趣味的艺术亮点——如苏麻喇姑、容妃、蓝齐儿、伍次友、李光地等,则主要是出于作者的艺术想象与虚构。这就说明,在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中,要使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事实”变成活生生的艺术生命,没有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是不可能的。就拿我国古代小说中“四大名著”之一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来说吧,如果它的大部分题材和描写不是得力于民间的传说、通俗话本、戏剧、野史杂记和作者的艺术想象,而是仅仅依照陈寿的《三国志》所提供的历史史实,是无法创造出这样奇丽宏阔、气象万千的长篇巨制来的。例如像其中的“桃园三结义”、“三气周瑜”、“关云长义释曹操”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都纯属民间文学编造的段子;而刘玄德“三顾茅庐”、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这样重要的精彩章节,在《三国志》中也只有“凡三顾乃见”的五个字和“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的一句话的记载。由此我们相信《康熙王朝》的编剧朱苏进所说:“严格讲,80万字的电视剧本里,没有任何一句话是当年人物这么说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当年人物这么做的。这些都是我们猜想和揣摩的结果。”

当然,《康熙王朝》中的有些虚构编造的人物情节也引起了不少的批评和争议。如在收复台湾的故事中,让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复活过来替人受过,是否有此必要?而电视剧中有关朱三太子“反清复明”和表现他女儿为康熙殉情等情节,大多属于胡编乱造的“戏说”成分,与电视剧的整体风格格格不入——在这里,我是把那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戏说和文艺创作中的夸张、象征甚至魔幻等手法,与这种低级庸俗插科打诨的所谓“戏说”区别开来的。如像《康熙王朝》中常常被人们诟病的容妃和蓝齐儿在两军对垒中用她们渺小的身躯来阻挡千军万马,在“千叟宴”的庆典声中直到最后一刻都充满人性期待的容妃终于被淹没在如山的马桶里……这些都是十分凝重庄严的壮美场面,与那些无谓的调侃和低级趣味迥异其趣。至于人们说到的那些有关称谓、年代方面的所谓“硬伤”,则是应该避免的,因为艺术往往更注重细节。

历史电视剧的审美导向与历史题材有关,而历史题材的选择又是由现代大众传媒的艺术特征所使然——票房价值是“硬道理”,娱乐性是大众文艺的第一生命线,但娱乐性的内涵不应排斥美好的审美意旨。

在我看来,历史电视剧的艺术定位和审美导向主要还不在于“历史真实”的本身,而在于我们为什么要表现以及如何表现这种真实。换句话说,当前的电视剧的制作者们所以会这样热衷地、不厌其烦地把帝王将相的宫廷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乔装打扮地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这主要是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电视剧自身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取向所使然。这至少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收视率。历史题材,特别是宫廷生活,往往具有大众文艺最重要的审美要素——故事性强,富有传奇色彩,悲欢离合、森罗万象,是连续剧的理想素材;其二是距离感和程式化,常常使它成为一种借古讽今的古装模特和艺术符号,既可以代偿或宣泄大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和情绪,又能够避免承担现世的责任与风险;再者,历史题材是经过不断加工提炼过的生活-艺术的半成品,有的还被写成了各种样式的文艺作品,这对于改编电视剧无疑有驾轻就熟、事半功倍之效。有此种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时走俏,也就不足为怪了。非但不足为怪,而且还不难悟出,我们对于像历史电视剧这样的通俗文艺的艺术定位,也只有自觉地建立在这种现代大众艺术传媒的审美特征的基点上,才有可能逐步建立起我们一直希望的大众文化“寓教于乐”的有效机制。比如就拿现在已经完全进入市场操作的历史电视剧来说吧,对于它们的制作人来说,要么就一炮打响,名利双收;要么就一招失灵,劳民伤财。在这里,除了能够为他赢得收视率的娱乐性以外,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而且和其他通俗文艺相比,这种“娱乐性”又因它的家庭化、便捷化而被纵容得更加散漫自如和随心所欲……。

但是尽管如此,“票房价值”是硬道理,我们首先得认同各种类型的通俗文艺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只要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包括帮助人们无害地打发时间,就应该以平常心处之,不必一定要说它是什么“刺激视觉狂欢的圈套”之类。另一方面,对于这种亿万人——往往是老、中、青、少、幼几代同堂,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投入的文化娱乐活动,他们的艺术趣味是健康了呢,还是更加粗俗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是提高了呢,还是更加低下了?这确实还有一个值得关心的审美导向问题。所以我们一贯主张,对于大众文化的现状既不能脱离实际,曲高和寡;也不应一味迎合,造成低级趣味的恶性循环。即使是像历史电视剧这样的文艺作品,其娱乐性的内涵也应包涵着美好情操的审美意旨,而不应该没来由地把文艺的娱乐和教益一概地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文艺审美的本质特征是以情感人,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导向必须寻求和现代人心灵相通的情感形式。这在《康熙王朝》中则主要表现为人性的冲突和皇权政治的批判。

下面我们仍以《康熙王朝》为例,看看它除了通过惊心动魄的矛盾斗争,曲折离奇的人物命运和壮丽纷繁的历史场景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以外;在审美导向上,又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皇帝也是人,剧作者们在根据通俗文艺的特征大幅度地把皇帝常人化、民间化的同时,特别着意从人性异化的情感视角,揭示了康熙大帝内心的深刻矛盾和痛苦——“最高的权力导致最大的异化”,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情感倾向:当康熙把他与容妃、蓝齐儿和苏麻喇姑的夫妻情、儿女爱以及红颜知己的“人间真情”一次次拿到皇权的祭坛上去撕毁给人看的时候,就感人至深地扣动了人们的心弦和启迪了“皇帝不是人当的”现代情感。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专制和人性的冲突,通过容妃最后的“扇情”,使全剧达到了艺术的“一个巅峰”。从历史主义的观点看,对于康熙王朝通过治国平天下的“千古大业”所显示出来的“王道精神”,自然是十分眩目的,也是这部历史剧理应表现的题材和主题;但是从达到这种目的的政治手段来看,贯串全剧的所谓“天意难测”、“恩威并用”的皇权思想和驭人之术,则又是极其残酷的和肮脏的。即使像“千古一帝”的伟大英明的康熙,其狠毒猜忌、一意孤行,也“不可缺少地成了他的秉性”。所以在电视剧里从王妃到太子,从亲信到大臣,都难以幸免于难。整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正像孝庄和他自己所说,“这宫里头哪怕一只苍蝇蚊子,也会打小报告”。“京城可是个大染缸”。因此人人都在“琢磨人臣之道”,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结果不是贪赃枉法,谋权窜政,就是“官越大,胆子越小”,“当了一辈子奴才,忽然不叫你当了,也受不了”等等。这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不也是仍有一些鉴戒的作用吗?

另外,清王朝统一中国,实际上是奴隶制的异族文化对封建制的汉文化的入侵,所以在民族心理上,即使像康熙这样精通汉学又算得开明的统治者,其狭隘猜忌和打击排斥的异族文化情结,还是根深蒂固的。而这点在近来的一些清宫戏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表现;有时反而还有意无意地要用满人的家奴哲学来批判汉人的清流作派,似乎奴隶做得还不够自觉似地。在《康熙王朝》中,作者们则通过康熙对伍次友、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等才华出众、功高盖世的汉人的使用、排挤和迫害,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清王朝统治者们的这种狭隘落后的民族心态,还历史以公道。

以上这些情感倾向和微言大义,也许并不为太多的电视剧观众所认同和关注。但是对于像眼前正在课堂上称孤道寡、封妃称后的中学生来说,即使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角度着想,希望今后的银屏上能够在青少年的情感园地里充满更多的现代人文气息和艺术审美的芬芳,这也许并非仅仅是一种祝愿吧?

标签:;  ;  

历史电视剧的大众化及其艺术定位_电视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