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谢一帆

建筑基础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谢一帆

肇庆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目前的主流建筑物,而在建筑地基基础的建设方面,钻孔灌注桩具有各种的优点已广泛地成为主体结构的承载体系。但由于灌注桩为地下成桩工艺,属于隐蔽工程,导致质量检查方面不能直观,较难发现问题。所以,要想保证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就必须从施工过程中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细节的施工质量,使灌注桩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以发挥其对建筑物的承载可靠能力。现本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工程管理方面的应对措施,望能够在钻孔灌注桩作业管理工作中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管理措施

前言

钻孔灌注桩能够应用在各种地质,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承载能力强、造价低等特点。然而,因灌注桩的技术工艺复杂,若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桩身离析、断桩、缩径等缺陷。再加上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隐蔽,无法直观实测桩身的质量优劣性,只能通过桩基检测的方法来检查。这只不过是最后的补救措施,最重要的还是从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把好关,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桩基的成桩质量,以达到建筑地基基础的预期目标。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成孔质量控制

(1)控制桩身成孔垂直度。要想有效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首先要控制好垂直度,确保垂直度的精度达到施工要求,为沉放导管和钢筋笼提供基础。为了增加桩基的稳定性,应该加大桩基支承面积,在钻孔施工开始后,定时校对检验钻具钢丝绳和钻杆的垂直度,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具体的控制措施为平稳地铺设枕木,并保证其牢固性,将钻机放在指定的位置,保持钻孔中心、桩位与钻机天车三者在同一条线上;每2~4 m之间就测量一次钻机的水平和钻杆的垂直度,测量时应该注意选择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测量,能够及时纠正偏差,严格控制成孔的垂直度。

(2)控制钻位和钻孔深度。①在护筒定位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复核,将桩位中心与护筒中心线的偏差控制在50 mm以内,保证回填土的密实程度,防止漏浆现象的出现;成孔的过程中,用临时的测量点复核复测钻具总长度和底梁的标高,详细记录复核数据,为钻孔时校验成孔深度提供数据支持,有效地控制钻孔深度的准确性;在钻具取出之后,复测成孔深度,在测量大直径的桩时,应该控制好测量的位置。②复测时使用的主要工具为测绳,在使用之前应该对其校验,确定其准确性,并注意测量过程中测绳产生的收缩变化,在测量之后对测绳进行复核,检查其收缩程度,将误差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③保证摩擦端承桩和端承桩桩端达到一定的嵌岩深度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水下无法直接对其进行观察,取样过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正确判别控制嵌岩深度,当钻孔工艺有所区别时,判别控制嵌岩深度也不同,冲击钻成孔桩和反循环成孔桩都能够使用岩样鉴别法,但是由于无法获取岩样,在确定正循环成孔桩的嵌岩深度时,难度很大。要得出有效的数据,必须认真分析钻探资料,根据钻孔的土层分布状况来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通过画出地质图来确定成孔深度。

(3)控制泥浆质量。泥浆的质量对成孔的质量、成桩的质量的影响较大。若泥浆的质量太差,在成孔的过程中,泥浆的稠度不合格,形成的护壁的质量较低,从而导致成孔质量达不到要求。泥浆的质量较差,浓稠度低,在砂性地层中钻孔时,容易出现塌孔的现象,而在流塑状的软土中,则会出现缩孔的现象;相反,若泥浆的质量低,浓稠度过大时,其中的含砂量超过标准,成孔过程中的护壁质量同样会降低,使得侧摩阻力减小,在此过程中,泥浆的密度过大,混凝土包裹钢筋的效果较低,水下灌注的阻力也会相应地增大,降低侧摩阻力。

(4)控制钻孔速度。为了有效避免缩颈现象的出现,要根据土层质量来控制钻孔的速度,在塑性土层上施工时,其极易发生膨胀现象,钻孔时应该调节泵量,适当地提高钻孔的速度,并对泥浆的配比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形成护壁,防止渗水,从而避免了缩颈情况的出现。在缩孔现象出现之后,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通过反复扫孔来扩大孔的直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在砂性土层中进行钻孔施工,应该尽快完成钻孔工作,缩短时间,提高速度,避免出现坍塌的情况。

2、清孔质量控制

及时做好清孔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能够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达到设计的标准。清孔工作的实质是对孔内的沉渣进行清除处理,降低对桩的影响程度。目前,主要的清孔措施有延长清孔时间和改善泥浆的质量等措施。清孔的次数至少要有2次,一次是在最终成孔之后,另一次是在调放钢筋笼之后。在调放钢筋笼之后,原本在泥浆中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会沉降到桩底,必须对其进行清理才能够保证桩的质量;为了提高清孔的效率,应该不断置换泥浆,并且适当降低泥浆的密度,最合适的密度为1.15~1.2;在进行桩底的沉渣测量时,应该反复提放测锤,通过拍打孔岩底部来判断沉渣的多少。

3、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

保证桩身成型和混凝土的质量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若混凝土出现问题,后期的维修和补救工作的难度很大,且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控制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用于水下混凝土的骨料,选用的碎石直径应该小于40 mm,含泥量应该不超过2%,选择质量较好的中粗砂,将含沙量控制在45%以内,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选用强度为42.5的水泥,水灰比应该在0.5~0.6之间,坍落度应该在120~180 mm之间;成孔质量达标之后应该立刻灌注混凝土,重新检测孔底的沉渣的厚度,当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该停止关注混凝土;首盘灌注时储备充足的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埋没管口大于1 mm;对灌注混凝土的导管进行水密性试验,反复检验器其质量,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将直径和导管内径相同的橡皮球放入导管之中,对于直将小于1 m的桩用砂包作为隔水栓;混凝土的灌输实际标高应该高于设计标高,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措施

1、管理内容

(1)桩数、桩位偏差、成孔过程中有否缩径和塌孔、桩顶标高、成孔垂直度、孔底沉渣、孔底土扰动厚度以及持力层情况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钢筋规格与钢筋笼制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原材料的力学性能检验报告,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制作方法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规定留置试件,试件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混凝土灌注高度与导管管口位置控制是否适当,混凝土灌入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管理要点

(1)施工前应尽可能详细了解地质情况,选取符合资质要求,地质勘测单位对工程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2)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并做好预防措施,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装备合理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向施工人员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因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最终是由机手操作桩机进行的,其经验和反应以及桩机的性能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这一点很重要。

(3)施工中配备足够的管理力量,对桩的施工进度、施工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督,并做好记录,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果断地处理,如无法解决的问题应会同甲方、设计单位加以处理;钻孔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加以确认,清孔后迅速浇灌混凝土,浇灌时要控制好埋管深度。

(4)加强桩基工程检测是一个手段,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三、总结

总之,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秉承优良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桩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控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得到纠正,以实现提高桩基的质量为目标。

参考文献

[1]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李磊,李定.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6,(03):188.

[3]郭惠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浅析[J].江西建材,2016,(09):80+82.

论文作者:谢一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建筑基础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_谢一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