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冯先志

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冯先志

(西充县同德小学 西充 637200)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与阅读写作的质和量密切相关。新课程要求低段的识字量达到1800个,分散到每课都是二十多个,识字量这么大,而学生年龄又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特别是完成小学低段教学目标,是所有教低段的教师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抓课堂教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主渠道,如何利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完成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呢?低段孩子好表现自己,会积极主动地识记课文中的生字,争当小老师。我就利用儿童心理特点,培养兴趣,提高识字的能力。

1、采用直观手段识字。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我尝试用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

2、“猜字谜”识字。“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对于“金”,学生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此外,还有两人在土上(坐);一个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休);竹子长得比天高(笑)等。

3、利用贴商标的方法识字。把各种实物(或图片)摆放在讲台上,在黑板上粘贴好打乱的相对应实物(或图片)的音节或卡片。请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或图片)上。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最后全班评议。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我是火眼金睛”。准备孙悟空的图片以及有关的一些卡片,再出示一些形近字的卡片,引导学生“在这些字中藏着一个小错误,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把问题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

5、动作表演——“演”中学。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司马光》中的“砸、破、使劲”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联系课内外,拓宽空间,增长知识

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仅“用教材教”,还要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低段的学生不仅仅在书本中识字,还要在生活中、实践中识字。大街上、商场中,还有图书馆,随处都可以成为识字的舞台。鼓励学生多渠道识字,开展“比一比,谁认的字多”等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近又认识了什么字,是怎样认识的,搭建起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如此一来,不但识字量大大增加,而且眼界也日渐开阔。

1、环境识字。学生熟悉的环境,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的观点。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如:学校,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电视节目,课外书,挂历等也是识字的好教材;孩子游公园、进商场、逛市场、看电影等社会活动中见到的标语、广告、门牌、商标等,正是识字的大课堂。自由阅读,引导孩子和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早达到将遇良才的识字目标。

2、联想识字。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并展开联想,从而在大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这样,每当学生学习新字时,很自然地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已学或见过的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能更准确地区别运用。

3、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在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由基本字“方”带出“房、访、放”。这里的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而带出的字,多为形声字。由于在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联系,易学易记易掌握。此外,基本字带字还采用部首带字的形式。如“氵”带出“河、滴、洗、游”;“穴”带出“空、窗、穿”。基本字组合成新字,如“禾──火──秋”“门──口──问”。因此,在教室文化设计时,我设置“串串香”栏目,把相同偏旁的字做成生字串,增强学生集中识字的意识。

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从小积累语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奠基,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贯彻新课程理念,联系课内外,沟通校内外,拓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真正的提高。

论文作者:冯先志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冯先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