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规则与政策效果——基于DSGE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则论文,财政论文,效果论文,政策论文,DSGE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政府行为规则对经济均衡状况和政策目标实现能力有重要影响。例如当政府为刺激经济而将购买性支出偏离稳态时,税收的变化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可能导致政府债务无限扩大或刺激效果的事与愿违。当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机制来稳定经济时,转移支付规则对经济波动反应要适度,不然不仅不能起到稳定作用,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本文将财政规则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政府购买,假设其不受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影响,而由政府外生决定;第二类为融资规则,根据扭曲税率的弹性大小分为盯住债务规则和盯住税率规则,依据调整方式的不同分为依据上期、当期和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第三类为转移支付规则——转移支付具有稳定经济的效果,转移支付规则也称自动稳定规则,根据转移支付对收入弹性的大小,分为强自动稳定规则和弱自动稳定规则。
财政规则实施时要受到两个层次的制约。第一个层次是均衡的决定性。财政政策规则可能导致经济系统均衡不存在,也可能导致经济系统具有无穷多均衡。在利用DSGE模型研究经济问题时,多数都要求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性质,之后再根据政策函数(policy function)或脉冲反应讨论外生冲击效应和经济变量间的作用机制等。当财政规则为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时,Schmitt-Grohe & Uribe(1997)发现若政府支出依赖于扭曲税率融资,高税率的预期会自我实现,经济系统的均衡是无法决定的。考虑到货币规则与财政规则对均衡存在相互影响的状况,当货币规则内生时,Leeper(1991)指出被动的财政规则与主动的货币规则组合时均衡才是唯一的。Piergallini(2005)将Leeper居民无限期存活假设改为居民有限期存活的代际交替形式,发现被动的财政规则与被动的货币规则组合时,经济也可以实现唯一均衡,但此时要求财政规则不再盯住债务。当货币规则为外生时,Schabert & Thadden(2009)的研究发现若政府实施被动的财政规则,无论是总量税还是比例税都产生多重均衡,其中总量税仅使得名义变量不确定,而比例税使得名义变量和个别实际变量都不确定;当名义利率变化与通胀率相一致的货币规则与被动的比例税规则结合时,经济才存在唯一的均衡。除政策规则组合外,财政规则的反应强度也是决定均衡存在状况的一个因素,King et al.(1988)发现当财政反馈强度小于某个关键值时,要不经济系统均衡无法决定,要不货币政策变得相当被动、社会福利损失严重。这里研究的财政规则,是要选择一组政策反应参数或政策组合方式使得经济系统具有唯一均衡。
财政规则的第二个层次约束是财政规则可以确保某些政策目标的实现。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既依赖于政策刺激的强度,又依赖于政策的组合。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King et al.(1988)指出,当经济增长率具有内在随机性时,若政府执行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政府支出会加强随机增长率冲击的效应,不利于经济稳定目标的实现。当公共投资通过政府债务来融资时,贾俊雪和郭庆旺(2011)发现,长远经济增长和政府财政状况受到益处,但稳定经济的目标受到不利影响。Aloi et al.(2003)发现,当财政规则为政府支出占总产出的比例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时,在确保政府支出反应强度使得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支出规则可以实现稳定经济的目标。在稳定物价方面,当货币政策采取Taylor规则时,Woodford(2001)认为,只有财政政策采取盯住名义基本赤字时,才能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在财政刺激方面,当主动的货币政策与被动的财政政策组合时,Davig & Leeper(2009)发现,财政反应规则在一定参数范围内,政府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私人消费,而在其他范围时则会挤出私人消费;Leeper & Yang(2008)发现,通过增加政府债务实现的短期减税措施很可能不起刺激作用。
过往的文献研究财政规则主要运用完美预期的增长模型(Schmitt-Grohe,1997等)或不包含名义和实际粘性的RBC模型(Aloi,2003;Schabert,2009等),而在DSGE框架下研究的比较少,多数集中在货币规则与财政规则的相互作用上,并将主要精力放在货币规则上。用DSGE来研究单纯货币规则对均衡决定性的文献很多(Lubik,2004;Gliksberg,2010;Kurozumi,2011等),但研究单纯财政规则对经济均衡的决定性,并在具有唯一均衡的基础上研究政策目标实现情况的文献很少——Leeper和他的合作者近期有一系列研究单纯财政规则对政策目标影响的论文(Leeper & Yang,2008; Leeper et al.,2010)。
DSGE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具有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且具有更加接近现实情况的假设,可以说在理论构建上非常完美。同时在实际运用中,DSGE可用于分析各种外生冲击的脉冲反应、政策的福利效应以及众多人们感兴趣的其他定量分析(Schorfheide,2010)。由于这种方法的魅力,DSGE吸引了不少国内学者用它来研究中国的问题。国内学者用DSGE模型研究中国问题时多数将财政规则简化(刘斌,2009;王文甫,2010;罗英,2011等),或者将税收简化为总量税,或者将扭曲税率简化为外生,或者不考虑转移支付,或者不将政府债务引入模型。将财政规则简化的好处是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上,然而财政规则对模型均衡存在状况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另外Sims(1998)和Leeper(2008)等还指出,不考虑政府债务动态或扭曲税率的模型可能会带来严重误导。本文将同时考虑财政规则对经济系统均衡和政策效果的影响。目前可看到的、运用DSGE方法研究财政规则效果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经济系统已存在唯一均衡的,这并不是说任意财政规则都可导致经济系统具有唯一均衡,实际情况是这些财政规则是经过作者千百次测试后筛选出来的,隐去了财政规则对均衡的影响机理。之所以将财政规则对均衡和政策效果的影响同时考虑,是由于唯一均衡的性质决定了财政规则空间,进而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考虑财政规则对经济均衡状况和政策效果的影响。首先将财政规则分为三大类,接着对不同财政规则进行组合,通过研究不同财政规则组合对均衡的影响,搜寻出可使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政策空间。研究发现:(1)当扭曲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使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税率弹性空间最大;(2)自动稳定规则可以拓宽税率的弹性空间。最后,本文研究使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财政规则组合对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盯住税率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最有利于政府购买实现刺激目标;(2)盯住税率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最有利于实现稳定产出目标;(3)盯住债务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最有利于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价格水平目标。
本文的余下结构作如下安排:第二部分构建一个包含政府购买性支出规则、税收规则和转移支付规则的DSGE模型,第三部分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校准,第四部分研究不同财政规则组合下模型的均衡状况,第五部分研究不同财政规则组合对政策效果的影响,第六部分为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为总结。
二、模型构建与求解
本文采用的是一个封闭经济模型,模型中的经济主体包括居民、企业和财政当局,则经济的稳态和动态由三者的行为决定。本文假定居民是同质的,即假定存在代表性居民。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最终产品生产商,他们是同质的,面临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另一类是中间产品生产商,他们是异质的(表现在调价可能性上),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面临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财政当局负责制定财政规则。
(一)居民问题
假设居民是同质的、具有无限期寿命,通过选择消费、劳动供给、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以实现期望效用最大化。
(二)最终产品生产者问题
(四)财政规则
政府通过债务或税收进行融资以确保跨期预算约束:
在债券市场,债券供给就是政府为保持跨期预算约束所发行的债券,由政府预算约束(6)代表,债券需求就是代表性居民对政府债券的需求,由居民的一阶条件(5)代表。
在最终产品市场,总需求由居民消费需求、居民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性支出组成:
模型的动态特征由方程(1)—(17)决定。①
三、参数校准
与模型均衡状况和动态特征相关的参数有②:主观贴现率β、中间产品替代弹性θ、中间产品商不能最优化价格的概率ζ、资本产出弹性α、资本折旧率d、投资调整成本κ、技术冲击持续性、政府购买性支出占总产出的比例g_y、政府债券实际余额与总产出的比例b_y和转移支付占总产出的比例Tr_y,用校准的方法给这些参数赋值。
政府购买性支出占总产出的比例g_y用2000年至2011年政府名义消费与名义总产出③比值的平均值校准。④转移支付占总产出的比例Tr_y用2000年至2011年国家财政决算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之和除以名义总产出,之后用其商的平均值校准。债券实际余额占总产出的比例b_y用2005年至2011年国债余额与名义总产出比值的平均值校准。
由方程(5)可知,在长期,政府债券的回报率Rb与居民主观贴现率β的关系为β=1/(1+Rb),用2000年至2011年个人3个月存款实际利率(数据来自CCER金融数据库)的平均值代替Rb可校准β。中间产品替代弹性θ与企业的税前利润率有关,由(16)可知,θ=1/(1-mc)=1/毛利率。毛利率用2000年至2011年工业平均利润率较准。在校准θ的同时,可校准稳态时中间产品商的边际成本mc=(θ-1)/θ。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收入占总产出的份额有关α=1-wl/(ymc),用2000年至2011年劳动收入的比例与前面校准的边际成本可以校准资本产出弹性。将已校准的α和mc当成已知参数,由d=I_yr/(αmc),并利用2000年至2011年社会名义总投资与总产出的比例和三个月的企业贷款利率可校准资本折旧率d。
投资调整成本κ、中间商品生产商不能最优价格的概率ζ和技术冲击持续性不能用稳态值来校准,而要用动态值。由方程(4)和(16)可分别校准投资调整成本κ和中间商品生产商不能最优价格的概率ζ,由方程(14)可校准技术冲击的持续性和标准差。⑤参数校准结果列在表1。
四、财政规则与均衡状况
这部分研究不同财政规则对经济系统的动态影响,将财政规则显性化,分别考虑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和存在自动稳定规则两种情况。
(一)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
假设政府转移支付、购买性支出和税收规则为:
表示变量偏离稳态值的百分比。这里转移支付的变动率总是为零,表示转移支付不随收入下降而增加,转移支付不起反周期的作用。政府购买性支出具有一阶自回归的特征⑥,其变化不由模型内生变量决定,而由政府外生决定。扭曲税率弹性代表了政府融资方式,当较小时,代表政府倾向于通过债务融资并保持税率不变,将此规则记为盯住税率规则;当较大时,代表政府倾向于通过税收融资并保持债务规模不变,将此规则记为盯住债务规则。为研究扭曲税率对均衡状况的影响,将模型表示成状态—空间(state-space)形式,并利用Blanchard & Kahn(1980)的方法确定模型的均衡个数。使从0到10变化,经计算发现,当处于[0,0.0077]区间时,即当政府盯住税率时,经济才有唯一均衡,否则存在无穷多均衡。扭曲税率对债务的弹性说明了:在这种财政规则组合之下当政府通过增加购买性支出来刺激经济时,政府应当通过调整债务规模而非扭曲税率来为新增支出融资。
(二)存在自动稳定规则
一般认为当转移支付随国民收入下降而上升时转移支付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转移支付制度是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之一(多恩布什,2000;鲍莫尔,2006)。假设经济中存在与收入逆向而动的转移支付规则,,其中为转移支付对收入的弹性,越大表明政府对经济稳定越重视。由于转移支付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当较大时本文将其称为强自动稳定规则,而当较小时本文将其称为弱自动稳定规则。当扭曲税率对政府债务余额的弹性和转移支付对收入的弹性变化时,不同财政规则组合对均衡的影响由图1的Panel A表示。
自动稳定规则拓宽了财政政策的选择空间。从图1可以看到,当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时,取决于转移支付和扭曲税率的弹性,经济可能存在无穷多均衡或唯一均衡。只要转移支付对收入波动反应得当,政府既可采取盯住税率的政策,又可采取盯住债务的政策。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时,要使经济具有唯一均衡,政府只能实施盯住税率的政策,因此自动稳定规则扩大了财政政策的选择空间。
当扭曲税率依据上期或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时,扭曲税率弹性和转移支付弹性对均衡的影响分别用图1的Panel B和Panel C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到,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政府既可采取盯住税率的政策,又可采取盯住债务的政策,与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的情况类似。税率依据预期的债务规模调整时,使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转移支付和税率弹性空间很小,但与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相比,税率的弹性空间扩大了很多。
为什么同是盯住债务的财政政策,当扭曲税率依据当期债务规模调整时自动稳定规则使得经济具有唯一均衡,而扭曲税率依据预期债务规模调整时自动稳定规则却使得经济不具有唯一均衡呢?因为在盯住债务的情况下,当扭曲税率依据当期债务规模调整时,当期的债务变化会引起当期扭曲税率的大幅度变化,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大幅度变化,自动稳定规则的存在削弱了扭曲税率变化对消费、投资和总产出等变量带来的影响,经济容易回复到稳态。当扭曲税率依据预期债务规模调整时,当期债务规模变化导致未来税率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在盯住债务的情况下,未来一期债务的稍微变化将导致当期扭曲税率大幅变化,进而导致当期总产出、税收总量和债务规模变量的大幅波动,最终使得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大幅波动,即不确定性通过盯住债务的财政规则放大。虽然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放大后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多重均衡的存在。
五、财政规则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这部分将研究第四部分中具有唯一均衡的财政规则对经济刺激目标和经济稳定目标的影响。经济刺激目标对应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对总产出或就业的影响,而经济稳定目标对应经济面临技术冲击时经济回复到稳态的速度。
(一)财政规则对经济刺激目标的影响
假设政府刺激经济仅通过改变政府购买性支出来实现。当购买性支出增加时,政府受到跨期预算约束的制约,可通过债务融资,或通过税收融资来解决。当政府主要通过债务融资时,短期内债务变化大,而税率变化不大,对应盯住税率的财政规则。当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融资时,短期内税率变化大,而债务变化不大,对应盯住债务的财政规则。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情况下,不同方式盯住税率都是可行的,而盯住债务时仅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才是可行的。图2反映了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时,政府购买增加1个标准差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图2 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时政府购买的刺激效果
注:Panel A、Panel B和Panel C分别对应扭曲税率依据上期、当期和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横轴为外生冲击出现后的季度,纵轴为变量偏离稳态的百分比。
盯住税率时,政府购买对产出和就业的刺激作用与税率依据哪期债务规模调整无关。从图2可知,盯住税率的情况下(=0.001)⑦,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0.79个百分点(1个标准差),可导致当期总产出增加0.16个百分点、当期就业增加0.30个百分点,此时政府购买性支出的乘数为1.40。⑧税率依据其他时期债务规模调整时,结果与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完全一样,说明了盯住税率时,经济刺激效果与税率调整方式无关,仅与均衡状况相关。为什么税率调整方式不同却产生相同结果呢?因为不论税率依据哪一期的债务规模调整,在盯住税率的大前提下,税率都几乎不变,因此产生的结果极为相似。
盯住债务时,政府购买的刺激效果比盯住税率时小。当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税率的弹性空间远远大于税率依据其他时期债务规模调整的情况,此时可实施盯住债务的财政规则。如图2的Panel A所示,当融资方式为盯住债务(=5)时,政府购买增加1个标准差,可导致当期总产出增加0.14个百分点、当期就业增加0.26个百分点,增加政府购买的刺激作用小于盯住税率时的情况。这是由于政府购买增加时,首先导致债务增加,在盯住债务的情况下,税率必须大幅度增加以稳定债务,税率增加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购买的刺激作用。
自动稳定规则拓宽了税率的弹性空间,使得税率依据当期债务规模调整时也可实施盯住债务的财政规则。图3的Panel A、Panel B和Panel C都是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情况下,总产出⑨面临政府购买冲击时的反应,不同的是它们分别表示税率依据上期、当期和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
图3 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时政府购买的刺激效果
注:Panel A、Panel B和Panel C分别对应扭曲税率依据上期、当期和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Panel B没有报告盯住债务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的效果,Panel C既没报告盯住债务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的效果,也没报告盯住债务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的效果,是由于这些财政规则组合使得经济不具有唯一均衡。
自动稳定规则会削弱政府购买的刺激效果。从图3可知,当政府盯住税率时,面临政府购买冲击,只要转移支付对收入的弹性一样,不论税率依据什么时候的债务规模调整,总产出的变化都是一样。以=0.001和=1为例,1个标准差的政府购买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0.15个百分点,比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时的0.16个百分点上升幅度稍小,说明了自动稳定规则会削弱政府购买性支出冲击的效果。转移支付弹性越大,削弱力度越大。
当政府盯住债务时,政府购买的刺激作用与税率依据哪期的债务规模调整相关。当税率对上期债务的弹性=5时,转移支付弹性要小于5.5时才有唯一均衡。从图3的Panel A可知,当=4时,1个标准差的政府购买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0.11个百分点。当税率对当期债务的弹性=5时,转移支付弹性要大于5.5时才有唯一均衡。从图3的Panel B可知,1个标准差的政府购买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0.15个百分点(=6),此时虽然转移支付的弹性较大,但与税率对上期债务规模的弹性同为5时的情况比较,政府购买的刺激作用要大。
当财政规则为盯住税率时,转移支付弹性越大,政府购买的刺激作用越小,为什么盯住债务时却出现相反的结果呢?因为盯住债务时,税率依据不同时期债务调整,政府购买冲击对总产出的影响机制不一样。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政府购买增加导致当期债务规模扩大但不提高当期税率,税率的紧缩或扩张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此时自动稳定规则作为唯一削弱政府购买冲击的机制。当税率依据当期债务规模调整时,政府购买刺激了总收入的增加,从而转移支付减少。转移支付对收入弹性越大,相同力度的政府购买刺激转移支付下降越多。当转移支付下降足够多时,政府财政状况不但没有因为购买性支出增加而恶化,反而得到改善,从而导致当期债务规模下降,进而导致当期税率下降。税率下降对经济具有扩张作用,加强了政府购买的刺激作用,因此刺激效果比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要大。
(二)财政规则对经济稳定目标的影响
当转移支付与收入逆向而动时,一般情况下转移支付可作为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但其稳定效果如何不仅依赖于其对收入的弹性,还依赖于其融资方式。这里假设存在外生的技术冲击,各种财政规则组合的稳定效果主要通过减小经济变量的波动来衡量。当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面临一个标准差的不利技术冲击,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变化用图4来表示。
图4 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各种财政规则组合的稳定效果
注:Panel A、Panel B和Panel C分别对应产出、就业和通胀率面临一个标准差不利技术冲击时的反应。
若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当税率弹性相同时,自动稳定规则的强弱变化对稳定效果影响不大,而自动稳定规则强弱相同时,税率弹性对稳定效果影响较大。从图4可知,当税率弹性=0.001(盯住税率)时,转移支付弹性从l变到4,面临一个标准差的不利技术冲击(技术水平下降0.40%),产出偏离稳态的峰值从-0.16%变到-0.13%,就业偏离稳态的峰值从0.70%变到0.85%,价格水平偏离稳态的峰值从0.42%变到0.55%;当转移支付弹性=1时,税率弹性从0.001变到5(从盯住税率到盯住债务),面临一个标准差的技术冲击,产出偏离稳态的峰值从-0.16%变到-0.30%,就业偏离稳态的峰值从0.70%变到0.21%,价格水平偏离稳态的峰值从0.42%变到-0.08%。
不同财政规则组合稳定效果是不一样的,并且在缩小波动方面,相同财政规则组合对不同的变量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对产出而言,稳定效果最好的是盯住税率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其次是盯住税率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最差的是盯住债务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或盯住债务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盯住税率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稳定产出的效果最好,是因为这种财政规则组合既较大程度地利用了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作用,又避开了税率上升的紧缩效应。而盯住债务规则,无论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还是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税率上升的紧缩效应完全抵消了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作用。对就业而言,稳定效果最好的为盯住债务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其次为盯住债务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最差的为盯住税率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或盯住税率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一般情况下,不利技术冲击出现时总收入减少,税收下降,政府债务增加,当政府采取盯住债务规则时,税率必须上升以使债务快速回复到稳态。收入减少时,由于收入效应居民增加劳动供给,而扭曲税率上升使工资下降,替代效应减少了居民劳动供给增加幅度,所以盯住债务的规则比盯住税率的规则使就业波动较小。对价格水平而言,稳定效果最好的是盯住债务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其次为盯住债务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最差的为盯住税率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或盯住税率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不利技术冲击出现时,若政府采取盯住债务政策,税率受债务增加而上升,从而对总需求起到抑制作用。在总需求和总供给都下降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小于总需求基本保持不变而总供给减少的情况。从产出、就业和价格稳定三个方面都说明了政府融资方式对自动稳定规则发挥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当税率依据其它时期的债务规模调整时,财政规则的稳定效果是否受到重大影响呢?模拟结果揭示,只要存在唯一均衡,税率依据哪一期债务规模进行调整对经济稳定效果基本没有差别,但对不同期债务规则进行调整确实会影响税率的弹性空间,例如当税率依据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时,就不能实施盯住债务的财政规则,而盯住债务和盯住税率对经济的稳定效果有较大差别。
我国财政当局的融资方式偏向于盯住债务规则,而稳定经济方式偏向于弱自动稳定规则。由于我国财政部不随收支的变化经常性地决定债券的发行或赎回,地方政府没有发行债券的权力,因此政府债务规模相对稳定。虽然我国税率很少变化,但政府经常随支出压力的变化改变税收努力,如加强或减弱税收稽查,提前或推迟征税等,从而起到改变有效税率的作用。在这种财政规则之下,对稳定就业和价格最有利,但对政府购买发挥刺激作用和稳定产出而言却不是最有利。
六、稳健性检验
财政规则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会不会因经济系统中个别参数的微小变化而产生很大变化呢?在此检验经济系统中几个重要参数变化带来的效应。这些参数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α、投资调整成本κ、中间产品替代弹性θ和中间产品商不能最优化价格的概率ζ。这些参数的取值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将资本产出弹性α取值为0.5(王小鲁和樊纲,2000),投资调整成本κ值为3.6(Christiano et al.,2005),中间产品替代弹性θ取值为10(陈昆亭等,2004),以及中间产品商不能最优化价格的概率ζ取值为0.75(王文甫,2010)。由于财政规则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与经济系统的均衡状况有关,因此先看这些参数变化对财政规则与均衡关系的影响,再看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一)财政规则与均衡状况
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的情况下,经模拟发现,投资调整成本κ从本文的校准值2.395变到3.6,或中间产品商不能最优化价格的概率ζ从本文的校准值0.609变到0.75时,无论扭曲税率依据哪期的债务规模调整,使得经济系统具有唯一均衡的扭曲税率弹性区间均不发生变化;而资本产出弹性α从本文的校准值0.476变到0.5,或中间产品替代弹性θ从本文的校准值17.7变到10时,使得经济系统具有唯一均衡的扭曲税率弹性区间只发生了微小变化。存在自动稳定规则的情况下,经模拟发现,投资调整成本κ或中间产品商不能最优化价格的概率ζ改变时,均不改变使得经济系统具有唯一均衡的扭曲税率弹性和转移支付弹性区间;而资本产出弹性α或中间产品替代弹性θ改变时,使得经济系统具有唯一均衡的扭曲税率弹性和转移支付弹性区间仅有微小变化。若将其区间表示成图1形式,发现两者差别甚微。
无论是存在自动稳定规则,还是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经济系统深层参数的变化对财政规则与经济均衡关系的影响都非常微弱。这表明:首先是政策规则,而非经济系统中的个别参数对经济系统的均衡状况起了关键作用;其次,前文得出的财政规则与经济均衡关系的结论是稳健的。
(二)财政规则与政策效果
为观察参数变化对财政规则与政策效果关系的影响,可选取总产出的脉冲响应图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参数变化前后总产出脉冲响应图的差别来判断财政规则与政策效果关系是否对参数敏感。模拟发现,当资本产出弹性α、投资调整成本κ、中间产品替代弹性θ和中间产品商不能最优化价格的概率ζ改变时,不论扭曲税率依据哪一期的债务规模调整,总产出的脉冲响应图差别非常小。⑩
七、总结
财政规则不仅对经济均衡状况还对政策目标的实现能力有重要影响。在利用DSGE模型时多数都要求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性质,之后再根据政策函数或脉冲响应讨论外生冲击的效应和经济变量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DSGE模型研究了多种财政规则组合对经济均衡状况和政策目标的影响,将财政规则分为三大类,不同规则的组合对均衡和政策目标的影响为:
第一,财政规则对均衡的影响方面,确保经济具有唯一均衡的税率弹性空间中,税率弹性空间最大的是扭曲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其次为扭曲税率依据当期债务规模调整,最小的为扭曲税率依据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同时,转移支付的存在可以拓宽税率弹性空间。具体而言,当扭曲税率依据上期债务规模调整时,无论存在自动稳定规则与否,政府可实施盯住债务的政策或盯住税率的政策;当扭曲税率依据当期债务规模调整时,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的情况下,政府仅能实施盯住税率的政策,存在自动稳定规则的情况下,政府可实施盯住债务的政策或盯住税率的政策;当扭曲税率依据预期的下期债务规模调整时,不论存在自动稳定规则与否,政府都仅能实施盯住税率的政策,但自动稳定规则的存在稍微拓宽了税率的弹性空间。
第二,财政规则对政府购买刺激效果的影响方面,盯住税率时,政府购买对产出和就业的刺激作用与税率依据哪期的债务规模调整无关;自动稳定规则会削弱政府购买的刺激效果,越强的自动稳定规则削弱力度越大,因此盯住税率和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最有利于政府购买实现刺激目标。盯住债务时,政府购买的刺激效果与税率依据哪期的债务规模调整相关,此时越强的自动稳定规则削弱力度并不一定越大。
第三,财政规则对稳定经济效果的影响方面,面临不利技术冲击时,对产出而言,盯住税率与强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稳定效果最好;对就业和价格水平而言,盯住债务与弱自动稳定规则组合稳定效果最好。
作者非常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文责自负。
JEL Classification:E620,E690,H210
注释:
①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没有给出变量稳态的推导过程和模型对数线性化过程,如读者感兴趣可向作者索取。
②在第四部分还有财政规则参数也影响模型动态特征。
③由于本文采用的是封闭经济模型,因而将总产出定义为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社会总投资三者之和,不考虑净出口。下文若出现总产出均采取这种定义。
④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下数据若没特别说明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⑤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没有给出详细校准步骤,如读者感兴趣可向作者索取。
⑥政府购买性支出的一阶自回归系数和标准差利用1992年至2010年政府消费的数据估计得到。
⑦由第四部分可知,当不存在自动稳定规则时,要使经济具有唯一均衡,扭曲税率对债务变化的反应必须足够小;当ψ-τ=0.001时,税率依据哪期债务模型调整都具有唯一均衡。
⑨劳动力l作为生产要素,其需求受总需求y变化的影响。政府购买冲击通过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就业与总需求的变化方向一致,当总需求增加较大时就业量也增加较大,所以在图3中不报告就业量的变化。
⑩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没有给出稳健性检验图形,如读者感兴趣可向作者索取。
标签:转移支付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税收作用论文; 政府债务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价格弹性论文; 比例税率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企业税率论文; 价格发现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债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