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道路--对杭州市城市化与有机更新挑战的思考_城市有机更新论文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道路--对杭州市城市化与有机更新挑战的思考_城市有机更新论文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走科学城市化道路——关于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论文,杭州论文,道路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杭州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已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但城市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城市带来发展机遇、发展动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挑战。所谓现代“城市病”,实质上就是城市化挑战的外在表现。杭州应对城市化挑战,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就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杭州的生动实践。

一、城市化的挑战

所谓城市化,从人口学角度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民变市民、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从地理学角度看,就是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农村变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新兴城镇不断涌现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传播,城市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取代农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生产方式取代农村生产方式的过程。可见,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国民意识转变的过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超过30%即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中期阶段,超过70%则进入城市化水平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目前,杭州城市化水平已达62%,已处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中后期。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既给杭州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城市空间形态面临挑战。千百年来,杭州城市始终定位于江湖之间,东、南受制于钱塘江,西面受制于西湖群山和西溪湿地,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形态。这种背山、临湖、倚江的空间格局,使杭州城市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城市建设只能“摊大饼”。随着杭州城市化加速推进,特别是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弊端日益显现,发展空间不足、环境质量下降、道路交通拥堵等现代“城市病”日益加剧。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更新城市空间形态,加快构筑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大都市。

(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面临挑战。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现,证实杭州已有8000年文明史;而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则实证了杭州已有5000年建城史。保护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位的责任,也是杭州全体市民应尽的义务。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与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改善人民生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撞。最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都在“拆老城、建新城”习惯思维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杭州也不例外,这座历史文化城市留给人们的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正愈来愈少。如何在推进城市化中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保护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

(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既推动了城市繁荣与发展,也使城市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垃圾处理量剧增,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加剧,光污染、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让杭州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花更艳、老百姓寿命更长,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缓解交通“两难”问题面临挑战。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和轿车进家庭,城市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自2002年5月1日我市放开机动车上牌至2007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从54万辆增加到132.7万辆,5年增长146%,其中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从11.5万辆增加到40.3万辆,增幅更高达250%。全市持有驾驶证人员达153万人,5年增长113%。与此同时,市区常住人口增长21.73%,暂住人口增长131%,国内外游客增长40%。虽然这几年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道路建设整治工程,但城市道路增长远远跟不上机动车增长,“行路停车难”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同时也是最难根治的一大“顽症”。

(五)解决“城中村”和农民工问题面临挑战。“城中村”和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城中村”问题是“形”,农民工问题是“根”。“城中村”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集聚造成的。同时,它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规模快速扩展,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农村变城市和农民变居民工作跟不上也有密切关系。杭州是我国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2007年全市暂住人口275万人,相当于户籍人口的40%以上,其中外来创业务工人员226万人。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城中村”和农民工问题日益凸现。如何让广大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在杭州安居乐业,如何防止“城中村”演变成“贫民窟”,是杭州在城市化推进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六)弘扬“城市美学”、彰显城市特色面临挑战。个性是城市历史的积淀,特色是城市生命的品格。一座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吸引力、生命力、竞争力的城市。在国际化背景下,城市建设极易走入趋同化的误区。杭州城市富有个性和特色,从人文角度而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自然角度而言,是“真山真水园中城”;从城市美学角度而言,杭州城建伊始就包蕴着“湖城相畔、山坊相望”的中国式家园理想,并代有传承,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大山水格局。如何把杭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性传承下来,让它活在今天宏大的城市建设中,构建中国当代的“城市美学”,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内在要求。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弘扬“城市美学”,通过弘扬“城市美学”彰显城市特色,从城市自然和人文的品质根源上继承和发展杭州城市建设的生命特点,是城市化推进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七)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面临挑战。城市现代化,包括建设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更新管理理念、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投入、落实长效管理,以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城市建设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人的现代化。

(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挑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既是应对城市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城市化带来的产业集聚、人口集中,既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又造成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资源短缺,同时也对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减少环境污染、破解要素制约、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迫切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推进“退二进三”、“优二兴三”、“腾笼换鸟”,大力发展新型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九)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面临挑战。无论是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还是社会治安形势恶化、违法犯罪活动增多,都对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带来了影响。如何在城市化推进中防止人民生活品质下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和环境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让人民群众拥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总结这几年杭州的探索与实践,应对城市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必须走“城市有机更新”之路。“城市有机更新”既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更不同于“拆老城、建新城”的旧城改造,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传承历史、面向未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其实质就是走科学城市化道路。

二、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创新

杭州的“城市有机更新”,源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它在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模式。

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现代意义上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一是上世纪40至50年代基于形体规划思想的拆旧建新式改造阶段。二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渐进式综合性改造阶段。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多目标和谐更新阶段。杭州的“城市有机更新”,既吸取了西方国家“城市更新”初期阶段拆旧建新的教训,又吸收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有机更新理论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历史价值保护、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精华,在继承基础上实现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最大创新,就在于把科学发展观引入了“城市更新”,强调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质就是走科学城市化道路;就在于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突出“有机”二字。我们在“城市有机更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的“八大理念”,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创新和发展。

(一)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在“城市有机更新”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再强调,杭州的每一方水域、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条道路,都是公共资源,都要无条件地还归于民、还归于游客,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为此,在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我们提出“打通西湖、还湖于民”要求,打通西湖沿线,免费开放西湖;提出“还山于民”要求,保留吴山“大碗茶”,恢复“吴山庙会”,让老百姓游得了吴山、游得起吴山;提出“景区美、寺庙兴、百姓富”要求,努力把梅家坞、龙井村、灵隐村等“景中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我们提出“还溪于民”要求,强调要让西溪成为“人民的大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开放以后,我们出台了每周一公众开放日、公园IC卡通用、特殊群体免费入园等措施;二期工程“有限开园”后,我们又强调坚持公众开放日制度,并划出特定区块天天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在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我们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打通运河两岸游步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运河沿线旧小区,改善运河两岸危旧房,既解决了运河的可进入性问题,又改善了运河两岸居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居住条件,使运河真正成了“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我们反复强调,要把西湖、西溪湿地、运河打造成世界级旅游产品,提升杭州旅游核心竞争力,为杭州老百姓种下一棵“摇钱树”,让杭州老百姓捧上一个“金饭碗”。在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我们提出要让更多的杭州老百姓“倚河而居”。在实施“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及扩大范围等道路建设综合整治工程中,我们提出“还路于民”要求,努力打造“畅通工程”、“民心工程”。在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中,我们提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满意工程”。在实施危旧房改善工程中,我们又提出办好“老百姓家门里的满意工程”。在这几年实施的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中,我们都反复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持走群众路线,落实“三问四权”,即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充分体现了“城市建设为人民、城市建设靠人民、城市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建设成效让人民检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二)保护第一。我们积极倡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最大政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与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理念,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要求把各种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工业遗产”、“商业遗产”、“校园遗产”和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无一例外地保护下来,当好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我们提出“保老城、建新城”、“两疏散、三集中”的思路,强调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区,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区,疏散老城区人口和建筑,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高教功能区集中、建设向新城区集中,努力实现名城保护与城市化推进“双赢”。我们反复强调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挖掘、整理、展示历史文化碎片,“串珠成链”,延续城市文脉,丰富文化内涵。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我们还提出了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可识别性原则。所谓真实性,就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复必须建立在考古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以原始资源和确凿的文献为依据,不能有丝毫臆测,以保护和再现历史文化遗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所谓完整性,就是要把历史文化遗存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完整地保护其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所谓延续性,就是要把历史文化遗存的自然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信息延续下去,特别是要延续原住民的生活形态。所谓可识别性,就是对生态环境特别是人文景观的任何修复,都要坚持老的就是老的、新的就是新的,使两者既相互协调又明显区分。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中,我们始终坚持“修旧如旧、似曾相识”理念,历史建筑保留传统风貌特色,新建建筑充分吸收杭州传统建筑、地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做到“神似”而非“形似”,坚决杜绝“假古董”。我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2007年底共55项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项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居全省首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保护第一的理念。

(三)生态优先。在西湖、西溪湿地、运河综合保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积极保护方针,强调以保护为目的,以利用为手段,通过适度利用实现真正的保护,努力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三个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我们反复强调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无条件地服从于生态和环境效益。在西湖综合保护中,我们提出“淡妆建筑设施、浓抹花草树木”要求,强调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尽最大可能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中,我们又提出最小干预理念,强调严格控制建筑和建设规模,大力削减人类活动的强度,在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研究基础上,保护和修复地貌、水域的原生性,保护好柿基鱼塘、桑基鱼塘这些次生湿地的标志,加强湿地生态植物的培育,对现有植被进行必要修复,突出自然和野趣,充分体现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恢复和重建西溪历史上的最佳生态,形成与国家湿地公园相匹配的生态环境。在“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道路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等工程中,我们提出“清洁、亲水、清静、绿色、无视觉污染”的理念,强调要努力让杭州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花更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理念。

(四)文化为要。我们反复强调,“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文化的绿色”是民族精神的“基因”,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仅要在规划上注重文化导向,更要在建设中体现文化品位;不仅要注重整体文化氛围,更要注重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不仅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更要注重发展先进文化。为此,在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三大综合保护工程中,我们始终把“突出文化”作为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大力挖掘和弘扬西湖文化、西溪文化、运河文化;在实施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改善等道路工程整治改善工程中,我们不仅高度关注道路的交通功能、生态功能,更高度重视通过挖掘历史文化碎片和添置文化小品来增强道路的文化功能。在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弘扬杭州城市的“水文化”,彰显“倚河而居”、“江南水城”、“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在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滨江科技城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弘扬“钱塘江文化”,充分体现“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文化为要的理念。

(五)系统综合。我们始终坚持把“城市有机更新”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来抓,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由点到面、由线到片,系统综合、有序推进。这几年我市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均使用“综合保护”、“综合整治”、“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这样的名称,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从重建雷峰塔到对西湖实行全方位保护,从西湖综合保护到西溪湿地、运河综合保护,从道路综合整治到河道综合整治,从“城中村”改造到城郊结合部成片整治,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从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坚持整治、绿化、引水、造景“四位一体”,到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提出截污、驳坎、清淤、绿化、配水、保护、造景、管理“八位一体”,到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提出“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目标,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背街小巷改善等工程均涉及道路改造、建筑立面整治、城市家具配置、绿化和“亮化”、广告和店招店牌整治、架空线“上改下”、历史文化碎片发掘与整理等10多项内容,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我们提出以“路(河)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更体现了系统综合理念。

(六)品质至上。对“城市有机更新”工程,无论大小,我们都反复强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四高”方针,强调“细节为王”、“细节决定成败”,强调精益求精、不留遗憾。我们明确要求,工程实施前,规划设计方案公开展示,广泛听取和采纳市民群众、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工程实施中,用料、施工、美化、视觉污染整治和植被恢复等都要严格遵守设计标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严格实施工程监理;工程建成开放前,要专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和原住民代表“挑毛病”,并及时整改到位,使每一个景点、每一处建筑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专家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成为“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世纪精品、传世之作”,成为“今天的建筑、明天的文物”。我们还提出了“和而不同”、“杭而新”、“中而新”等理念,要求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等充分体现多元共生、多元融合、多元和谐,特别是新建筑要把新的建筑元素与老的建筑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我们高度重视独特性、差异性甚至唯一性,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中提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首先要打以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为特征的“自然景观牌”,这是西溪湿地最具独特性、差异性的景观特征;像中国湿地博物馆这样的新建筑,则要成为具有独特性、差异性甚至唯一性的标志性建筑。在实施“两口两线”及其扩大范围建设整治工程中,我们要求挖掘、整理和展示的历史文化碎片要防止与“一纵三横”、“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的文化陈设相雷同。在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求每条河道都要有独特性、差异性,防止“千河一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品质至上的理念。

(七)集约节约。在“城市有机更新”重大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强调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强调打造“廉洁工程”、“节约工程”,不浪费纳税人每分钱,努力在集约节约与打造精品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我们坚持“一调两宽两严”原则,强调向规划要土地、要资金,通过调整优化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借地生财、借地发展。“一调”,就是调整优化规划;“两宽”,就是在不影响城市天际线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放宽建筑容积率、放宽建筑高度;“两严”,就是严保绿化率、严控建筑密度。我们积极引入“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提出在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下沙副城、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白马湖区块的局部区域开展“紧凑型城市”试点。我们始终坚持“政府做地、企业做房”,重大工程建设涉及的所有出让地块,均按规定程序实行“招拍挂”,努力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对各项重大建设工程,我们均实行严格的审计制,节约建设资金20%以上。我们要求钱江新城努力打造杭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把市民中心建成节能型建设的样板。我们还专门组织力量,对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进行绩效评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集约节约理念。

(八)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中,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路,充分体现“代际公平”。特别是在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中,我们提出城市是一个生命体的理念,强调城市也有自己的“生命信息”、“遗传密码”,必须在做好保护、管理、经营文章的同时,做好研究文章,收集城市的“生命信息”,破译城市的“遗传密码”,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让城市不忘“回家的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杭州这座千年古城“再活一个五千年”。

三、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探索

迈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围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先后实施了20多项重大工程,由点到面、由线到片,大力推进城市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初步形成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道路的“杭州经验”。

(一)城市形态的有机更新。应对城市化挑战、治理现代“城市病”,根本出路在于更新城市形态。为此,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初作出了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和编制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两项重大决策。2001年2月,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为推进杭州城市形态有机更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07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杭州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勾画了“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杭州城市新格局。我们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钱江新城,打造“三副六组团”,启动地铁一期和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实施“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筹划建设“品质之江”、“城东新城”,推动杭州城市从“倚湖而兴”向沿江跨江发展、从“摊大饼”向“蒸小笼”、从“一主无副”向“一主三副六组团”、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转变,构筑“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空间布局。

(二)街道建筑的有机更新。近年来,我们围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把26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列入保护名录,完成了大井巷—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一期、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一期、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一期、梅家坞历史地段保护整治、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一期等工程,开展上城区元福巷历史地段、下城区武林路历史地段、江干区笕桥路历史地段和西湖区留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试点,扎实推进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湖滨综合整治二期、清河坊二期和湖边邨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拱宸桥西历史街区保护等工程;围绕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公布了3批共192处历史建筑,将70多处历史建筑列入保护修缮计划,修复了玛瑙寺旧址等一批历史建筑,启动了枝头巷13号等10处重点保护修缮项目,保护修缮了60多处文保单位,启动了良渚大遗址公园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和利用好雷峰塔遗址、跨湖桥遗址、老虎洞窑址、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良渚古城遗址等文物考古遗址;围绕老街老巷保护更新,按照“洁化、绿化、亮化、序化”和“人性化、人文化”要求,连续5年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全面启动危旧房改善工程。

(三)自然人文景观的有机更新。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湖三园”建设等重大工程,走出了一条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我们连续7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6次推出“新西湖”。围绕打造国家湿地公园,我们连续6年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占地面积10.64平方公里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于今年“十一”全面建成。同时,我们结合举办2006首届中国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实施湘湖保护与开发工程,建成“一湖三园”即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杭州东方文化园、杭州世界休闲风情园,成功举办了2006首届中国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

(四)城市道路的有机更新。城市道路有机更新是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之一。2002年以来,我们按照打造“畅通工程”、“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文脉工程”、“竞争力工程”五位一体要求,坚持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自然和人文生态保护、“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土地开发利用、“四化”长效管理,先后实施了“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及扩大范围道路建设整治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城市河道的有机更新。杭州有江、有河、有湖、有溪(西溪等湿地),又临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五水共导”山水城市。围绕彰显“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两大工程,走出了一条以“河道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我们连续7年实施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不断强化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六大功能”,先后两次推出“新运河”;按照“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目标,自2007年起全面启动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绕城高速公路圈内长度1公里以上291条、873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

(六)城市产业的有机更新。围绕推进城市产业有机更新,我们提出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战略思路,明确了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建设“一城、七中心”的战略目标,确定了以大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发展八大门类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重点,先后实施了四大省级开发区建设、老城区企业搬迁、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市场整合改造提升4大工程,推进“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业大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更新,有力地推动了从“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杭州服务”的历史性跨越。

(七)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更新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题中之意。围绕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我们大力推进管理目标、体制机制、管理设施、管理内涵、管理手段的更新,努力实现“民本、从严、依法、标化、长效、精细、品质”管理。管理目标不断提升,从打造“没有垃圾、没有痰渍、没有牛皮癣”的“清洁杭州”提升为打造“清洁、亲水、清静、绿色、无视觉污染”的“国内最清洁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市管理网络,实现了“管养分离、管干分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城管经费从1999年的不足40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8亿多元;城市设施不断改善,推进背街小巷改善、截污纳管、环卫设施升级改造、低洼积水治理、公交设施改造、城市照明和景观亮灯设施改善;管理内涵不断拓展,管理内容由“洁化、绿化”拓展为“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从单纯的平面保洁拓展到立面景观管理、城市公交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服务、防汛抗台抗雪城市应急处置、城市环境品质管理,城市管理覆盖率从2003年的23%提高到2007年的92%。管理规范不断完善,道路保洁从12小时提高到18小时,主要“窗口”和主要道路实行24小时保洁,垃圾滞留不超过15分钟。管理手段不断改进,完成“数字城管”一期项目工程,“数字城管”覆盖面积达192平方公里。

四、杭州下一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思路举措

杭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已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城市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出台举措,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作用,组织高水平专业团队做好专题研究和策划,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之路,推动杭州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一)继续推进城市形态有机更新。重点抓好“城中村”改造、钱江新城建设、“三副六组团”建设特别是钱江世纪城建设、地铁一期、“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之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城东新城”建设等重大工程。

(二)继续推进街道建筑有机更新。加快推进考古遗址、历史街区、历史地段、文物建筑的有机更新,重点抓好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良渚大遗址公园综合保护、中山路和拱宸桥西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等重大工程。

(三)继续推进自然人文景观有机更新。重点是抓好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湘湖保护与开发和南湖滞洪区保护与开发等工程。

(四)继续推进道路有机更新。重点抓好“二绕三纵五横”市区快速路网建设、市区道路综合整治、支小路改善和市区慢行交通系统和静态交通系统建设等工程。

(五)继续推进河道有机更新。重点推进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二期和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加快市区河道慢行系统和水上交通建设,力争2008年国庆节前第三次推出“新运河”,推出以运河为中心的3条水上旅游线路,力争2008年完成138条市区河道整治。

(六)继续推进产业有机更新。加快杭州高新开发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步伐,强力推进四大省级开发区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浙江大学科技辐射作用,建设紫金港校区(留祥路)创新创业一条街。加快企业搬迁和主城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省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实施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实施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程,加强杭州“老字号”等商业遗产的保护。加快“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实施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增辟国际航线,推进区港联动,构建空港经济圈,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以产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促信息产业化,拉长信息产业链,加快发展信息与软件服务业,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和“中国网商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平抑房价,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区,培育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把杭州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七)继续推进城市管理有机更新。进一步落实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开展“百万市民清洁杭州大行动”等群众性“清洁杭州”活动,根治“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力争到2011年把杭州市区打造成国内外公认的“国内最清洁城市”。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城中村”环境整治、市区公厕改造等工程。实施“数字城管”二、三期工程,提高“数字城管”发现问题的处置率、解决率。

总之,“城市有机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科学城市化之路,让杭州这座古老的城市青春永驻、生命长存,成为不同阶层人民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

标签:;  ;  ;  ;  ;  ;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道路--对杭州市城市化与有机更新挑战的思考_城市有机更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