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评的艺术论文_王建委

浅谈批评的艺术论文_王建委

山东省栖霞市松山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6530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种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看到他们的优点,这确实是很好的。但是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犯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批评。正如表扬学生是一种艺术一样,批评更需要艺术性。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的一些批评技巧,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共同分享,也希望能得到大家更好的关于这方面的建议。

一、适时以宽恕警示大错

使一所街道工厂发展成现在规模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善于培养人才方面很有名气,在他手下工作的原三洋电器公司副经理后滕清一,在担任厂长时,工厂曾因管理不当发生过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负责人一般是要被炒鱿鱼的。但据说松下先生只是说:“算了,再努力吧!”就没有再追究任何责任。在这一点上,训斥学生道理也是相同的。例如:当学生在实验室中不小心弄坏了教学仪器时,老师大发雷霆地对学生说:“这么贵重的仪器给弄坏了,你到底怎么操作的,你想干什么?”这劈头盖脸的训斥,会加重学生的紧张心理,而忘记了对所犯错误的反省,甚至会使学生以后害怕上实验课,对这门功课失去兴趣,对这个老师产生厌恶情绪,对以后的教与学双方都是不利的。相反,若默不作声不进行训斥,只是在课后再次嘱咐他以后要注意,对促使其进行反省会更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做错事的学生本想将要受到严厉的训斥,而当与其预料相反时,会很受感动。有一个学生在帮老师拿教学仪器时,将眼球的解剖模型中的角膜、虹膜不小心掉到地上摔破,看到他非常紧张的样子,老师冷静了一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眼球没哭吧,以后可要注意了。”以后他多次帮老师拿模型,比如心脏、肾单位模型等,这个学生都非常小心,再没出现过类似的错误。

二、和风细雨地批评

批评学生时,要心平气和,态度和蔼,这样孩子就会更容易接受。如果粗声粗气、瞪眼拍桌子,气氛紧张,学生往往会应付批评,不会真正地改正错误。

例如:有一位初一的学生,课堂上总是不守纪律,乱说话,不仅耽误自己,还影响别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在课上训斥他一顿,结果他再上课还是那样,经过多次,我发现他总也改不了这个坏习惯,觉得总是这样训斥他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于是我主动和他谈心、并主动承认过去批评他时态度不好,同时帮他分析为什么形成了这样一个不良习惯,这个不良习惯有哪些害处。通过谈心,师生达成了共识。该学生表示,以后要克服上课说闲话的毛病,从此,他慢慢地改掉了说话的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

三、批评不要过度

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过多地批评,会导致他们有意识地逃避批评或者逃避可能导致被批评的环境。比如说,老师若经常批评一个学生的作文不好,孩子就有可能会放弃努力写作文的念头,严重者还会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消极的批评容易导致消极情绪反应的习惯模式。老师没有必要对学生有错必纠,有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要求过于苛刻,甚至不惜谩骂体罚,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这样会使学生由想改正变为抗拒。

四、不要翻旧帐

批评时要掌握批评的主题,就事论事,切不可翻旧帐,借题发挥。切忌用“你总是”、“你永远”、“你一辈子”这些词。批评学生应就事论事,不要东拉西扯,翻老帐,把上星期,甚至一年前、两年前的过失都放在一起算。这样就冲淡了要批评的过失的主题,也容易使被批评者产生消极情绪。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处有缺点,这样会使他们失去信心。

五、要适时消除学生心中的逆反情绪

批评之后的善后工作,直接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学生做错了事情,对其进行批评是正常的,但批评之后的抚慰工作对他们是否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虚心接受批评尤为重要。例如:在责备之后幽默地说:“批评了你,我的喉咙都干了,请帮老师倒杯水吧。”这样不仅能消除他们心中的紧张,也会使他冷静下来反省自己为什么会惹老师生气。这样可以促进他的行动,帮助他迅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良品德,不良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不良行为发生,要及时制止和批评,千万不可等发展成坏习惯时,才觉得问题严重,再去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通,那样一般是没有好效果的。我们一定要切记。批评不仅要合理,还要适时、适度,只有合时合理的批评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论文作者:王建委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浅谈批评的艺术论文_王建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