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关于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等少数院校恢复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算起,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之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真可谓是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家,江苏省已有超过14家的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是,在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也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专业化水准不高、本土化不明显、社会知名度与社会认同度不大等问题。本文试图就上述几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

一、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毋庸讳言,多年来,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表现为,不少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以及从事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的人认为,社会工作本身没有理论而只是实际操作性层面的工作,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也认为,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去具体帮助别人,不需要什么理论。而从我国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工作实践来看,虽然多年来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但无论是民政工作还是群众团体工作都有缺乏理论的梳理而流于行政化和群众化的现象,因此,很难说社会工作有其系统的理论。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从而带有非规范化性的特点,不仅不利于经验的传播,也不利于它的提高。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早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所以,促进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王思斌,1995)

事实上,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有关学者一直讨论的就是如何吸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问题。(王思斌,1995)前者以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为准则,后者则强调在中国本土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工理论。然而就目前社会工作的教学和研究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工作并不能令人满意。首先,我们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内容和发展状况知之甚少;其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所谓“本土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我们必须从学习、熟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开始,结合国内的实际,对之加以消化、提高,以促进国内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从指导理论的单一化到指导理论的多元化,从主要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到尝试借用心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这样一种发展演变历程。大卫·毫(David Howe)把这个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王思斌,1999)。并提出完整的社会工作应该包括两部分的内容,这就是“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所谓“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就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所谓“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它们既区别又互相联系,是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位学者皮拉利思(Pilalis)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大卫·毫的理论观点,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具有三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组成部分: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包括解释性理论与介入模式理论)以及实践理论。而依云斯(R.Evans)对社会工作理论则做了整体分类,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可以分为实务理论(Practice Theory)和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具体说,实务理论是较为狭义地指具体的工作手法、技巧以及有关的原则、规范等,而实践理论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工作的宏观环境分析,是较高层次的规范。之后著名社区工作学者谭马士(D.N.Thomas)用知其然(knowhow)来说明实务理论,以知其所以然(knowwhy)来说明实践理论,这些都较为清楚地勾画了社会工作理论不同层次的应用区别。

据香港学者冯国坚等人的观点,20世纪后,英美等国的社会工作大多属于实务理论研究,这是因为实务理论的建立主要是从社会工作的实践中总结而来,且大多以某一特定的社区为研究对象,是较为微观层次的讨论。而实践理论则需引用诸如政治学、社会学等宏观分析理论,可以从总体上分析局部社会(社区)和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论探究(甘炳光、梁祖彬,1998)。

从总体上看,西方社会工作在其发展过程中借用和形成了一些层次不同的理论,包括:心理分析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激进人文主义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理论、女权主义理论、新保守主义理论、多元主义理论、系统理论、环境理论、介入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等。从层次上看,这些理论有的是比较具体的实务模式,有的是较为宏观的理论分析;从类型上看,有的是基本理论,有的是实务理论,有的是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等等,所有这些理论都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即理论研究在价值、理念、方法以及实际操作层面上给社会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并且提升了社会工作的理性化和学理化程度。

尽管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王思斌,1999),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应该是改革开放后的事,其标志应该是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开设与招生。理由很简单,1949年前的社会工作实践只是局部性、非连续性的,而1949年以后社会工作层面上的许多工作如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障人、社会救济、扶贫的工作,都是由政府或执行着政府职能的群众团体为主体而开展,缺乏社会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性和技巧性,表现为非学术性和非理论性。本文认为,就目前而言,发展和推动我国的社会工作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即从实践角度看,必须加大专业化社会工作在社区运用的力度,发挥好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理论角度看,就是要推动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的深入发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这里,首先需要熟悉、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以加深和拓宽我们对社会工作理念、价值、学说、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其次,需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如果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而只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社会工作的发展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其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和学术研究的关系

在利他主义理念的指导下,社会工作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助人自助”的实际操作层面上,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而这种帮助人的活动或过程是建立在综合知识与科学方法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实务对于社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以至于成为评判社会工作水平和成绩的重要标准。不过,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就目前国内社会工作研究现状看,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实务而轻学术研究的倾向。其主要原因除与社会工作实务性强的特点有关外,还有理论储备不够、知识准备不足、缺乏研究阵地等原因。

学术性是从学科的角度,从理性和学理的层面来探讨和研究问题的水准,任何一门学科包括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的学科都必须凸现其学术性,提升其学术水准。缺乏学术性研讨,必然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从而不能达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也同样如此,所以,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同时,进行社会工作学术研究,提升其学术水平和学理水准,应该是目前社会工作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社会工作学术性的必要性是什么?本文认为,这首先是由社会工作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助人为乐”,也不同于一般的慈善活动,而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所进行的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其次是由其内涵所决定。社会工作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学科领域,也涉及到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等方方面面,如果不从学理上加以梳理和整合就难以达到社会工作的目的。第三是由其构成要件所决定。社会工作的主要构成要件是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具体的助人工作技巧等等,这其中社会工作者是主体,受助者是客体,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就是说,受助者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其自身也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合作来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再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看,在具备技巧和方法的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所有这些都必须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推动社会工作的具体开展。

那么,如何才能体现社会工作的学术性呢?本文认为,社会工作的学术性与社会工作实务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术性并不是脱离实务性,而是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概括、研究,是从操作性到学理性的提升过程,是“对于助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科学的解释和对于推进助人过程方法的理性的、符合实际的选择”(王思斌,1998)。目前,国内存在着重实务而轻学术的倾向,或者说,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教育的人,往往还没有足够重视对社会工作实务的理性概括和学术提升,而只是停留在具体社会工作的经验操作层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工作学术性的发展。就目前而言,社会工作学术性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实务操作的经验性研究。在社会工作的具体实务中,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助人活动的同时,还必须对助人活动的实务操作进行经验研究,分析助人活动过程中助人理念渗透与价值判断,研究具体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情况,找出社会工作主客体之间互动的规律。如美国学者罗斯曼(J.Rothman)提出的社区社会工作的三模式及其运用(苏景辉,1997),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性研究例证,它既充分地概括了社区实际,又能很好地指导社区工作,同时,又提升和体现了学术性。

理论或学理层面的研究。学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理论层面的研讨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就社会工作而言,必须围绕社会工作的主旨,吸收各相关学科,拓宽社会工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反映出社会工作的学术水准。这一点在英美等国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界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社会工作必须有自己的研究载体和阵地。学术研究成果首先必须有其载体或阵地才可以被社会接纳与吸收。遗憾的是,与国内社会工作发展如火如荼的态势极不相称的是,社会工作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研究载体和阵地,学者的研究成果没有刊物或很少有刊物来发表,这种状况对社会工作的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加快阵地建设,对于社会工作学术性的体现与提升是十分重要与迫切的。

三、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科建设问题

从一般意义上说,所谓学科,就是按照学问或研究对象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任何一门学科既有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面,更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具有其独特内涵的特征。而社会工作既然是一项专业化的助人工作,是一个社会职业,是高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当然就是一门学科。但要真正处理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实务与学术的关系,其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摆正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其中,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尤为重要。

尽管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在西方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却是较为晚近的事情。1917年,美国学者芮琪芒德(Marry E.Richmond)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来界定社会工作,试图使社会工作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1949年,美国社会工作研究小组成立,试图使社会工作成为“科学化的慈善”(Science Charity);1957年,美国学者格林伍德(E.Greenwood)提出“专业属性”问题(注:格林伍德的五个专业属性是:(1)有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2)有专业权威;(3)得到社区的认可;(4)有一套规定的伦理守则;(5)是一种专业文化。参见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61页。)(徐震、林万亿,1999),20世纪以后,由于美国高度工业化、都市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家庭与社会结构的改变,个人主义盛行,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直接服务为主的社会工作对之已经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有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福利等在内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工作除以往的个案治疗以外,更重视从理论上进行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研究,使之和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一样,成为一门“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许多大学中的社会工作课程由以前的“技术训练”的层面提升为“理论研究”的层面,这为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从当前国内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教育现状看,我们在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上所花的气力还达不到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要求,因而使社会工作显得底气不足,缺乏丰厚的理论与学术底蕴和学科支撑。这种状况与我们上面所讨论的轻视社会工作理论、忽视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不无关系。

我们认为,当前加强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应该围绕“专业化”和“学理性”展开一系列工作。社会工作是在利他主义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互动,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的服务活动,其本身具有独特或独到的专业技巧和方法,有专门的理论知识,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底蕴,这就是所谓的“专业性”与“学理性”特征。而要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应该包括:

规范课程设置。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是社会工作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基本前提,因为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都必须通过课程教育而得到传授和发展,当然,这里的课程教育包括基本理论课程与实证运用课程在内。就目前国内有关高校的社会工作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还不能说已经达到规范和科学的程度,表现为基本理论与实证操作课程的比例失调,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少,而实际运用课程的联系实际又不够,社会实习不规范、不专业,混同于一般的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循序渐进安排不尽合理,等等。鉴于港台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比较成熟,因此我们应加强联系,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加以优化编排,这应是规范社会工作课程设置的积极举措。

完善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一样,教材是专业和学科的基础,评估一个专业或学科是否成熟,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要素。但目前国内社工界的教材编写还不尽人意,存在着稀少、散乱、无系统、不规范、不统一以及“西化”倾向等问题。这种状况对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已经在着手协调国内的师资力量,组织编写社会工作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教材问题上的矛盾,对促进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建立社会工作研究阵地。而理论研究阵地,就要有理论刊物,当然目前国内尚没有相应的社会工作理论刊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也是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大障碍。

开展学术研讨会。通过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者、教育者以及研究者可以扩大眼界,拓宽思路,这是有助于研究的深入,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科发展的。但遗憾的是,国内社会工作界除两年一度的全国年会外,很少有类似的专业性学术研讨会,这明显与国内有众多的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实情、与社会呼唤社会工作的介入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笔者呼吁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要加强联系与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尽快把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回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四、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关系问题

上述关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实务与学术、教育与学科之关系的讨论,其最终目的就是如何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是,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现实中看,如果没有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作保证,前面所讨论的问题只能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务虚”层面,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依靠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去加以实施和推行,否则,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稳定社会的功能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在欧美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不仅是一门专业、一个学科,而且还是一项职业。比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人数是67万人,其中约1/3-1/2拥有社会工作学士或硕士学位(Gibelman & Schervish,1993)。其相关职业有:社会服务(康复、个案管理、青年或老年人团体工作);社区工作(为社会服务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儿童照护和社区发展机构工作、环保团体募捐);复归(缓刑、假释);商务(广告、市场营销、顾客研究、保险、房地产、人事工作等);院校机构(管理、校友关系、办公室行政);健康服务(计划生育、滥用药物、康复训练计划、健康规划)等(李弘毅,2002)。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为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实务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社会工作者能有用武之地,同时,也为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开拓了后续空间。遗憾的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社会工作教育之后,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一直没有能够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职业分类中,社会工作还没有一席之地。这种状况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

首先,影响社会工作教育。任何形式的人才教育和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学有所用”。当一个大学生选择一个专业时,除个人兴趣与价值理念等因素外,其最大的考虑就是该专业日后的就业前景,如果说实务性很强的专业还不是一个社会职业,那么选择与否就太值得认真斟酌了。解决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问题,无论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还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调动,直至对社会工作功能的发挥,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水平。我们所讨论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学术发展、学科建设等问题实际上必须建筑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社会工作者有施展专业知识的机会与阵地,对理论、学术、学科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才有实际意义。

再次,影响社会工作实务水平的提升。不同于一般的手段和方法,社会工作是以其专业性的实务技巧发挥着独特作用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社会工作的许多功能被一些党、团、政等组织的行政行为所替代。然而这些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形式和方法较为简单,专业性不够,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要求。因此,不解决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要提升社会工作实务的专业化水平实在是很困难的事。

最后,影响社会问题的解决。诚然,通过政府“送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等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也起到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利他主义的实践观、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的社会互动网络,以及一系列包括心理调适在内的专业性方法和技巧,却是许多“工程”所不完全具有的。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已经证明了的。

总之,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学术探讨、课程教育、实务培训以及学科建设等固然十分重要,但主要矛盾还是社会工作的职业化问题。当然国内社会工作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表明,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社会职业化问题将会得到圆满解决,这对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与保证作用。

标签:;  ;  ;  ;  ;  ;  

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