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论文_方东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论文_方东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 陕西 咸阳 712042

摘要: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的火热,国内各种建筑工程不断开工。在整个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工程项目问题也不断出现,很多建筑项目存在施工延期,后期建设中的资金追加,工程外包方较多,建设主体关系复杂等。不可控因素较多的环境中,面临的工程造价风险也就更高。在工程建设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控制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对于建设项目中的计划者和承建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规避;策略

1风险管理

1.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将建筑项目中可能出现风险的事情筛选出来,标注记号,这个筛选的过程必须熟悉整个建筑流程。不过通过风险识别,可以将复杂的项目简化,找到主要关键因素。风险识别的关键在于可以通过简化项目流程,找到主要控制因素和控制因素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件。

1.2风险度量

风险度量是指可以预计风险对于建筑项目的进程造成影响的程度,程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理论研究和方法计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风险程度的计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损失性质、损失范围和损失时间。风险度量可以分为主观分析度量和客观风险度量。主观风险度量是在没有可以参照的项目情况下,没有经验和数据,只能通过建筑行业专家进行估算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做一个大概的估值。客观风险度量是具有可参照的建筑项目,根据以往的经验,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总结出来的数据进行风险估算,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1.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风险识别和风险度量的综合评价。对于建筑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会给项目造成的影响程度。

1.4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其实就是对识别的风险按照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通过评价可以了解项目风险是否在投资者可承受范围之内。

1.5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在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之后,主要是针对风险分析中识别工程项目中的分析,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进行评估,也是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一。

1.6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在风险评估之后,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并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发生或者是风险的影响程度。

1.7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其实就是前面六种的综合,首先进行风险识别,确定工程项目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风险,风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价和评估,采取一定的预防手段。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风险,对实际产生的风险及时控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为下一次的项目投资做准备。

2工程造价风险规避方法与策略

2.1工程的风险规避方法

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最合适的方法降低风险。首先将实验楼项目工程分为三个阶段:招标阶段、合同签订和施工阶段,然后分别对这三个阶段进行风险规避,尽量减少每个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从整体上降低工程造价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招标阶段风险规避方法

首先是在资格审核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筛选,综合考虑投标者的员工能力、工程设施、以往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公司信用等。剔除明显能力不具备的公司,对于虚假投标的公司也要注意,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核筛选,可以避免后期对投标者的标书审核的时间、人力和物理的浪费。其次是对进行标书的评审,除了需要分析和研究每份标书的信息,还需要进行对比,找出每个投标者的有优势和劣势,并利用巧妙的投标报价策略来控制工程项目的投标价格。最后是投资者自身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于市场行情要了解,如人力、建材价格、物流、设备等各个方面都要了解,做一个大致的成本估算,才能制定合理的招标价格范围,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造价风险。

2.3合同制定阶段规避风险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之间设定的协议关系,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因此在工程项目中签订的合同必须详细没有遗漏,合同内容中包括承建者和项目负责人之间各种权利和义务,对于项目中涉及风险的项目必须详细描述权责关系,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后期的法律纠纷。

2.4施工阶段规避风险

从工程质量、工期进度、工程安全和工程竣工验收等进行风险规避策略,防止使用质量差的水泥钢筋等建材,防止施工方采用替代方案减少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项目负责人也要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帮助承建方在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工,减少因工期延误造成的风险。

3工程的风险规避策略

3.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指当发现存在较大风险时,改变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规划方案,避免该项风险出现在工程项目中,是一种消极的风险规避策略。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重大风险中提出的规避方法,以防止项目的较大损失。如果出现项目资金不足、施工承包商违约等现象出现可以采取风险回避的策略。其方法主要有:①在项目的策划设计阶段,发现重大风险可以立刻终止项目;②在项目施工阶段,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例如断水断电等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做好防范措施,防止此类风险再次发生;③在项目开展的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环节可以采取遵守程序步骤的方式,以避免风险的产生。

3.2风险拉低

风险拉低,是一种积极的风险规避策略。主要是为了缓解风险的影响程度。这种规避方式主要是运用于工程项目中无法回避的风险,如果采取风险回避策略,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从利益角度看并不划算。因此采用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进行防护措施可以减少风险发生时给工程项目造成的成本损失。一般是采取最大的防护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时的经济损失。

3.3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主要是指将潜在的风险分散到不同的环节或者是承建方,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是降低风险发生时个人承担的经济压力。同样也是风险缓解的策略。主要是对项目工程的分包方式,将项目分包给不同的承建方,如果只有一个承建方,出现风险时,承建方承担的风险程度太高,可能会大大损伤承建方的利益,因此实验楼项目可以采用项目分包方式将风险分散。

3.4风险转出

风险转出是指将自身项目中的风险转到其他的个人或者是组织,这种方式只能规避自己的风险,但是不能消除风险,风险的发生概率并没有降低。主要采用三种方式进行风险转出:①采用工程项目联合承包,通过合同中的约定,对于违约行为造成的风险,可以通过合约由承包方承担风险;②工程项目的承建方可以将项目分解成几个部分,并将不擅长的施工项目分包给其他有能力的分包商,分包出去的工程风险由分包商承担;③工程项目一般签订施工合同,在合同中会包含相应项目的责任承担范围,这样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部分风险就可以由承包商进行风险承担。

3.5风险保留

风险保留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对于某些风险没有采用风险回避和风险转出的方式来消除风险,也没有采用风险拉低和风险分散的方式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而是保留风险,并承担风险发生的任何后果。

采用两种方式进行风险保留:①主动性风险保留,主要针对于某些风险后果并不严重,如果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付出的成本较高,因此施工中会对这部分风险进行保留;②被动性风险保留,主要是针对某些不可控或者不能确定的风险,而其他风险规避策略也不适用,因此工程项目中不得不保留这部分风险。

结论

本文主要是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阐述,仔细论述了①招标阶段出现的风险;②合同制定阶段出现的风险;③施工阶段出现的风险;针对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方法和策略:①风险回避;②风险拉低;③风险分散;④风险转出等策略。

参考文献

[1]郝璐.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1):206-207.

[2]朱又祥,谭政.建筑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四川水泥,2014(08):43.

[3]高作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4(02):46.

论文作者:方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论文_方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