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紧张,为了良好的控制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间的矛盾,建筑行业开始将重点朝着高层建筑施工方向发展。伴随着建筑层数的不断增加,为了保障高层建筑结构强度达到设计标准,施工单位要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因此,文中通过分析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特点,提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1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1.1具有复杂性
我国的地域十分的广泛,其领土近千万平方,也是因此,在工程中,所需要被考虑的地质条件,用两个字来表达的话,就是复杂!在福州向西以南的地方,还有溶岩地质的存在,当然在他各种各样不为人知的地方也有分布,但主要出现场所是在西北;同时,在我们国家,地震时常发生,震级普遍偏高,同时也是这一点最令人头疼,大家都知道,地基基础受地震的影响是很大的。在面对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要求是非常巨大的,提出了大量且复杂的技术难题。
1.2具有多发性
由于施工及其地基的基础设计不当导致建筑遭到破坏,从而产生出的巨大的伤亡或是巨额的损失,其无以预计的浪费真是非常可惜。
1.3具有潜在性
主体结构的工序衔接本身是复杂的,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前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的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所以在工序质量当中,隐蔽性是其特点之一。基于此,我们在验收过程中,应该把隐蔽验收资料进行完整的存放,以保证工程主体结构的完整。
1.4具有严重性
某些方面来说,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一定要符合建筑标准,不论是选择场地、勘察设计,还是施工过程,一旦地基(转下页)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将会导致地基失衡,从而破坏整个工程的整体结构,姑且不论在经济方面的损失会远远超过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成本,严重者还会直接危及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此外,建筑实体的全部负荷都是由地基来基础来承受的,所以一旦出现部分损坏现象,将会很快扩撒到整个建筑体,突发性和严重性难以预料,其产生的最终结果更是无法弥补的。
1.5具有困难性
对于建筑工程事故的处理来言,地基基础事故的是非常特殊的。其质量事故处理难度相当的大,造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其地位与作用两个方面:(1)普遍来说,地基基础工程普遍以地下工程的形式存在,这就大大增加了事故处理时的难度。(2)因为地基承载着整个建筑结构的所有负荷,尤其是已经交付且已被使用的工程,一旦地基被处理,那么整个建筑结构都将受到影响,处理起来难度非常之大。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2.1增强地基的抗剪度
高层建筑工程地基的抗剪度相对来说较弱,因此当建筑某一侧的土压力或者负载力增加时,建筑物会明显向某一方向偏移,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因此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提升地基的剪切力是十分重要及必要的。
2.2减缓地基压缩性
换个说法形容,地基的压缩性指的就是建筑物的沉降量。建筑物随着高度的增加,沉降现象也会越来越明显,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如果能够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沉降程度,提高地基的压缩膜量,减缓地基的压缩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提高地基动力特征
地基的动力特征指的是地基的抗震能力,当地震发生时能够降低建筑物承担地震的能量,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因此提升地基的动力显得十分必要。
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3.1施工准备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要积极处理地基,做好地基的提前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国家与有关方面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所颁布的规定,保证地基良好有效处理。首先,从现场的地质勘察结果出发,严格的审核地基处理方案,及时将施工方案当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若地质结构大部分是淤泥时,要做好处理淤泥的工作,采用替换的方法展开对其的处理工作。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过程在制定地基处理方案的过程中,要综合施工现场的水文情况,材料性能以及实际供应情况,加强施工方案的全面习惯,保证为后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其次,地基处理前期准备当中,要清楚明确地基所需要的强度与刚度,综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计算出地基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强度参数数值,从而加强建筑结构的总体稳定程度。
3.2施工阶段
建筑技术种类繁多,根据地质特征和环境,采用不同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方法是房屋建造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施工现场开始施工前,首先应进行地质、周围的施工环境以及土壤质量和地基深度研究,以确保适当的后续工作。施工方法有很多种,采用哪种方法才能发挥重要作用,取决于理论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相结合,以及建筑施工人员的水平和经验,最重要的是使用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其建筑技术,发挥其最广泛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实际施工中标准和规范还没有统一。由于高层建筑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护壁施工。首先工程施工人员应该保证护壁混凝土的强度与桩基混凝土的强度匹配,确保护壁质量不受影响,其次护壁的高度应该高于地面,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护壁进行检验,保证护壁施工处理中无渗水/断裂等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解决保证地基的整体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样品提取并对建筑地基进行细致的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及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置。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后就需要实施混凝土灌注工序,在灌注前施工人员应该对孔底进行全面的检查,将孔底内的积水,杂质和污染物清理掉,如果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与过量的积水融合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是地基处理位置存在较多的积水,施工人员在采取一定的方案将积水处理完成后再施工混凝土进行灌注,对于首次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数量应该适当增加并对灌注高度进行把握,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质量。
3.3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
预应力管桩就是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后张法比较来说,预应力管桩地基技术被应用到施工工程中,通常使用的是先张法。利用离心成型方法让其形成空心筒的状态,如果施工工作人员想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技术,就无法在施工当中开挖桩基,而且在沉桩结束两周后展开后续施工工作。禁止把挖出来的土方堆积在基坑旁边,还要对基坑展开排水。另外,施工工作人员要保证管桩的垂直程度,重点要勘察施工现场的情况。
4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高超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地基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地基属于基础的施工阶段,只有将这方面的施工工作做到位,才可以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综合性能,为将来的施工环节的展开带来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湘.试论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25-26.
[2]杨宏伟.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分析[J].智能城市,2018(13):34-37.
[3]崔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81.
[4]焦万鑫.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民营科技,2018,(07):122.
[5]何俊颉.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8,(02):204.
论文作者:李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地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