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投入问题_农业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投入问题_农业论文

市场经济下的农业投入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农业投入问题是经济决策部门遇到的基本难题之一。在市场价格机制自发引导下,经济资源往往流入利润水平比较高的非农业部门。农业投入不足会加剧食品供需之间的矛盾,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是造成经济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国家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合理引导经济资源投向农业部门,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投入却呈相对下降的趋势。

1980年以前,我国农业基建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基本都在10%以上。随着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发展,这一比重已由1980年的9.1%下降到1993年的3.5%。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资金由1978年的150.7亿元增加到1993 年的441.4亿元。尤其是“八五”时期, 在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支农资金有了较大的增长,预算内支农支出累计达2598.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1%,高于同期财政收入14.1%的年平均增长幅度。但是由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财政支农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4.3%下降到1993年的1.3%。

对农业的投入并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源的投入,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农业生产资料。如果仅仅有资金投入而没有相应的物资供应,那么资金投入反而会加剧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紧张,促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农业生产资料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衡量农业投入多少的重要指标。

1978-1993年,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年产值绝对额由293.7 亿元增加到1355.6亿元,但其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由6.9%下降到2.6%。这就意味着,在整个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农用工业没有随之同步发展,呈现相对萎缩状态。

农业投入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而主要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由价格机制引导资金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根据利润水平的高低,社会行业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以获得平均利润的竞争性行业,第二类是低于平均利润的基础性行业。前者由于利润率较高,社会资金比较容易流入,而后者由于利润水平较低或保本微利,社会资金则难以流入。

农业和农用工业是属于低于平均利润的行业。农业之所以不能获取平均利润,是因为农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首先,农业生产自然风险较大,而且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很大制约。其次,收益递减规律使农业投入产出比例下降。我国农业发展基本上是在土地减少的条件下增加农业投入,收益递减现象比较明显。据统计,“三五”时期,每增施1吨化肥可增产26吨粮食;1991年—1993年期间,每增施1吨化肥只能增产不到5吨粮食。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农业资金收益率远低于非农业部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金会自发地投向收益率比较高的非农业部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是管理和调控弥补市场价格机制的不足,优化经济资源配置,使经济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政府加强对农业投入,以增强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保证农业投入稳步增长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提。在农业投入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同心协力。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国家应采取措施强化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责任,使各级政府坚持把发展农业作为重点产业,在资金、物资、技术上优先安排,以保证农业的正常投入。根据农业投入周期长、存在滞后效应的投入产出规律,以及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和国家财力增长的可能,国家宜确定一个稳定农业投资战略,并按照《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农业投入政策的贯彻、落实。

开辟更多的筹资渠道。目前,我国农业投入缺口较大,国家和农民尽最大努力投入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其他措施加以弥补。例如,可考虑从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农业。这个办法有的省已经开始实行,值得借鉴。此外,根据目前耕地占用税较低、不足以限制滥用耕地的状况,应适度提高耕地占用税或开征耕地占用附加税并专项用于农业。这样,在不增加国家投入的情况下,既可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又可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政府对农业投入的重点选择。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政府加强对农业投入的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生产部门,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如大江大河的治理,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自然资源的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需要的投资大,直接经济收益低,集体和农民无力负担,国家必须进行直接投资建设。对于某些有一定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又较大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可以实行财政贴息的办法,引导集体经济和农民利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建设,以拓宽农业资金投入渠道,缓解国家资金投入压力。(2)支持和发展农用工业。 政府加强对农业投入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通过供给农业生产资料如农用机械、电力、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农用物资实现的。如果农用工业得不到足够的发展,不能提供足够的农业生产资料,那么,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就不能很好实现。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农用工业一般来讲是低利润行业。这些企业的建设资金及经营资金并不能完全从资金市场取得,国家必须进行扶持。国家每年的直接基本建设支出要有一定比例用于农用工业建设,国家政策性金融部门要对农用工业的建设资金及经营资金进行支持。(3 )扶持和推广农业科技。我国农业资源紧张,增加农产品供给的主要途径是在现有耕地面积上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这就要求增加对农业部门的科技投入。国家加强对农业科研部门的建设,加强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培养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基础。因此,应逐步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多元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总体水平。

标签:;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投入问题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