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规划中的技术预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规划论文,技术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42(2005)01-0064-04
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订情况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十分迅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 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为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与社 会发展战略。尽管各国之间的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关注 和重视科技进步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 ,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国家兴衰的国际格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 的优先地位。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这是 尊重当代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重大决策。
我国自2003年6月开始全面启动制定我国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规划期限为 2006~2020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 务,是新时期我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这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落 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专门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 的规划领导小组。规划办公室在第一阶段已经遴选出了20个重大专题,动员了全国科技 界、产业界和管理界一大批精英参与规划起草的研究工作,总人数达到10万多人,骨干 研究人员2000多人,其中院士147人,教授、研究员近500人。领导之重视、人数之多、 规模之大、以及投入的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
二、制订青岛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必要性与思路
根据国家和省的工作安排,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市中长期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0 4年2月启动。青岛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半岛城市群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目前已 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正处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努力向国际化城市迈进之时,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所具 有的战略地位以及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所具有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制订一个紧紧围绕 我市现代化目标,体现我市科技发展特色的、具有导向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能与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的科技发展规划就显得很有必要、意义重大。
目前,我市同样面对结构性、阶段性过剩和人口、资源、环境等压力,在新的历史发 展条件下,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适时进行战略转换,从更高层次上 整合、盘活现有产业基础的优势资源,从知识技术的高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 动力。
在更高的层次上定位发展,以更宽的视野来谋划发展,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发展,力争 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求得优势,使青岛在经济上更具竞争力,环境上更具吸引力 ,文化上更具凝聚力,制订科技发展规划是非常迫切的任务。制定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 划,可以为尽快建立完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立布局合理的科技组织网络和多元化的科技投入 体系;提高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引领和支撑作用,尽快走上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型工业 化发展道路,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把青岛打造成一个有竞争力的有特 色的国际现代城市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温家宝总理对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制定科技发展规 划必须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规划最终要落实到重点项目、重点课题上,这是规划的最 终成果;必须实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规划制定成为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 过程。规划的制定将适度超前,把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人文等规划结合起来。由此 可见,规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前瞻性和预见性。因为科技规划必须着眼于研究未 来10—20年内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机 遇和趋势,准确预测和筛选出青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 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强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 力和先进文化的功能。也就是说,一定要对科技领域重点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等情况 一清二楚,心中有数。为此,借鉴学习国内外开展技术预见研究的经验,根据规划目标 ,启动我市技术预见研究工作,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推动具有战略意 义的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从而大幅度增强青岛市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是规划工作中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三、技术预见简介
“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对科学、技术、经 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 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自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组织技术预见调 查活动以来,“技术预见”先后得到了发达国家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重视。进入90年代 以后,全球更是掀起了一股预见研究与实践的浪潮。出现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获取关键技术优势成为提升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必须将有限的公共科研资金投入到经过科学选择的关键技术领域,才能确保政府 投资发挥出最大效益。“技术预见”恰恰提供了一种优先领域选择的工具。
技术预见通常具有五个特点:首先,它对未来的探索过程必须是系统的。其次,预见 着眼于远期未来,时间范围一般为5—30年。第三,预见不仅关注未来科技的推动因素 ,而且着眼于市场的拉动作用,也就是说,预见包括对科学技术机会的选择,也包括对 经济、社会相关需求的识别。第四,预见的主要对象是“通用新技术”,即处在竞争前 阶段的技术,WTO规则允许政府对此类技术的R&D予以支持。最后,技术预见必须关注未 来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包括它对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着眼于其经济影响。
虽然早在1956年制订12年规划时,中国就已开始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实践,但技术预 见研究开展相对较晚。1993—1994年原国家科委资助完成的《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报 告》、1997年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领域技术预测”以及2003年科技部组织中国未来 10年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3个领域的技术预测,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先驱工作。其中“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涉及信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四大技术领域,确定了 24类关键技术,124个技术项目,研究成果为制定中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 远景目标规划奠定了基础。“国家重点领域技术预测”,涉及农业、信息、先进制造三 个领域,确定了可望在2010年之前实现的128项关键技术(农业34项、信息55项、先进制 造39项)。
技术预见结果的命中率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日本政府曾对其1970~1971 年第一次技术预见结果进行过评估,发现约66%的目标到2000年已经全部或部分实现。 事实上,技术预见的意义不仅在于预见结果的准确性,还在于预见过程本身,其收益主 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确定与取舍。通过技术预见,企业界、科技界和政府部门在形 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确定最具开发和应用潜力的新技术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一方面为 公共资金投入的重大项目选择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到所选择的重要 技术发展方向。二是沟通与促进。通过共同参与预见计划,构建企业界、科技界和政府 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充分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消除技术开发、利用过程中的 种种障碍(如过时的政策、法规对新技术应用的制约,技术转化链条的脱节等),促进技 术成果的成功转化,增强区域创新体系的效力。三是集中与面向。使科学家的注意力集 中于新的市场机会,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更加贴近和面向市场,产生满足社会需要的成果 。四是宣传与营造。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预见文化”,使全社会各阶层人士关注未来发 展,使企业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注重制定长期战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技术预见最常用的方法是德尔菲法。其工作流程,首先是预见准备阶段:组成几个专 家组,选择参加调查的人员,确定调查问卷的技术课题。其次是预见的主体阶段:编写 调查问卷,然后通过两轮调查获得专家对未来技术的看法。通过详细的统计分析,写出 调查分析报告。第三是预见结果的落实阶段:政府将根据预见结论调整预算并划拨专项 基金支持通用新技术和战略研究领域的R&D,并对制约技术发展的各种问题提出对策, 企业将根据预见结果调整其发展战略,行业组织则会巩固在预见活动中形成的协作网络 。
四、青岛市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中开展技术预见研究的几点思考
1.青岛市科技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2003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40% ,在如此高的基数面前,2004年青岛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继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73.74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21%,仅次于深 圳,在全国居第二位。我市软件业产值超过5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80亿元,海 洋科技产业超过95亿元。2004年全市共获得重要科技成果49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奖励 到达历史最高水平,共获得了8项国家奖,并且取得了国家奖励直接申报权。专利申请 取得新的突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20000件,累计授权专利达13000件。科技市 场交易活跃,全年共完成技术合同项目1362项,成交额4.1亿元。
2.青岛市开展技术预见研究的必要性。但是,在这些成绩面前,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 到,目前青岛的科技发展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与有些兄弟省市相比也有不少差距。高 科技产业要成为青岛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第一增长点,还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因 此,通过技术预见研究,可以为“青岛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 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制定我市有明确导向的技术政策,将我市所拥有的有限的科 技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集中使用于那些科学确定的领域,使其在技术政策的导向下发挥 出最大效用。技术预见研究工作在青岛的开展,是适应科技经济竞争新特点,从更大的 范围,更远的将来对科技工作进行研究与部署,以主动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对于正确 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青岛科技发展战略和策略,促进青岛真正融入世 界科技、经济潮流具有重大意义。这标志着青岛市未来科技发展领域的确定、科技资源 的组织和调控、政府科研经费的安排会朝着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更经济的方向发 展。
3.目前青岛拟开展的技术预见研究应属中观层次,以科技主管部门为主导,兼顾社会 与市场需求,短期技术预测和中期技术预见同时进行。青岛技术预见工作希望通过技术 预见研究更好地把握好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与青岛科技未来发展形势的关系,青岛科技 发展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10~20年的长期发展目标与 2~5年的近期发展项目选择的关系,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最优先项目与一般优先项目之间的关系等。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远的将来 对青岛科技进行战略部署,真正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推动青岛尽快成 为技术创新城市,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4.技术预见的总体目标是:立足青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跟踪、分析与评 价国内外技术发展前沿,选择那些能够为青岛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最大化贡献的关键 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青岛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以及年度科 技指南提供科学依据。在这个目标指导下,形成几个子目标:一是培养规划队伍。通过 技术预见工作,培养一支既能洞悉科技发展趋势,又能提出宏观思路的规划队伍,为青 岛市的科技决策提供技术咨询。二是探索技术预见方法。积极借鉴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 机构开展技术预见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青岛特点,探索并形成自己的技术预见方法。 三是确定重点研究领域,提交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菜单”,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出版学术论文与专著。
5.工作思路。在具体工作中,注意把握好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与青岛科技未来发展形 势的关系,青岛科技发展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及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 目的是服务于“青岛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技术预见 注意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国外的预见经验与青岛实际相结合;长期规划和 年度计划相结合;工作和研究相结合;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相结合。
6.领域的确定。根据青岛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建议围绕海洋科技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 代化工技术和城市发展技术等几个领域,分中期、长期两个时间段展开。
7.以技术预见研究为基础制订的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应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 是有利于突破制约青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科技发展的纵深部署 ,积极抢占若干优势领域和比较优势领域的科技制高点,提升青岛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 ;二是有利于优化青岛产业结构和构筑产业竞争优势,加强主导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攻 关和新兴产业的技术储备,大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强 青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三是有利于促进青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市民生活质 量,加强城市发展技术和农业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青岛科 技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五、结束语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竞争 日益激烈。随着新技术、新领域的发展,科技发展的结构还将会有更大的调整。面对严 峻挑战与巨大机遇,我们要充分估量科技发展给人类未来发展带来的全面深刻的影响, 立足新的战略起点,即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根据未来 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认真开展技术预见等前瞻性工作,研究确定科技发展 和技术创新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科教兴市战略”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 化战略第三步宏伟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