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暖散热器发展趋势——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我国采暖散热器发展趋势——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一、我国采暖散热器的发展趋势——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鸣[1](2020)在《城市住宅建筑智慧热网节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中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生大计,关乎着成千上万居民的冬季室内生活质量。集中供热系统如果能够科学运行,不仅能够为居民带来舒适的用热体验,还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但在现实中集中供热系统多为人工操作管理,再加上管网的耦合性以及建筑的热惰性,导致供热系统很难高质量运行,不仅造成了用户“冷热不均”,还增加了能耗。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发展,使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集中供热成为可能。本文以天津市嘉春园小区二次网为实验对象,借助天津市久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久沃能源管理系统操作平台进行实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详细介绍了二次网智能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指出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路线,阐述了二次网智能调节系统的技术路线并总结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嘉春园小区二次网智能调节系统。其次以楼栋23-1、23-2为代表分析了2018-2019、2019-2020两个供暖季楼栋热力入口处的流量、供回水温度以及热用户的室内温度采集数据,发现两楼栋间的水力不平衡程度在减小;实际供热曲线与设计供热曲线有较大差距;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均达到天津市供热标准。对二次网在2017-2018、2018-2019、2019-2020三个供暖季的水力失调度、供热量进行分析,发现管网的水力失调现象改善效果明显;2018-2019、2019-2020供暖季较2017-2018供暖季供热量都有相应减少,节能效果明显。其中2019-2020供暖季与2018-2019供暖季相比,在相同采集间隔内的供热量减少了1.8%。最后建立了嘉春园小区二次网水力工况数学模型并用于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水力失调楼栋占比从2017-2018供暖季的38%降到2018-2019供暖季的18%再降到2018-2019供暖季的0,调节效果明显。以楼栋23-1两个采暖季采集日期的供回水温度数据为模型,应用MATLAB软件中的polyfit函数对供回水温度与当日室外日平均温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了新的供回水温度与室外日平均温度的函数关系。综上,证实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供热的可行性,可以为解决传统供热中所存在的问题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参考。

王牧洲[2](2017)在《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日益严峻的气候和环境问题给建筑学的发展带来挑战,我国建筑行业处在由“粗放式”的量的增长向“精细化”的品质提升转型和过渡的重要时期,建筑各项指标的绩效表现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绩效评估(BPE)理论脱胎于二战后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及后续建筑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使用后评估方法(POE),是指导针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理性评估的重要方法论。以英国为发端和重要代表的BPE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至今在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行业市场,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居住建筑是各种功能类型中最常见、最普遍以及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专门针对居住建筑绩效表现开展的评估工作在我国仍不够成熟,实践也不够广泛,亟待加强研究。本论文对建筑绩效评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纳,对BPE体系在我国和英国的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聚焦居住类建筑,总结出在居住类建筑的评估实践中应当着重从使用后阶段的“物理环境”和“居住行为”两个重要方面入手,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主要包含“实地测试”(针对物理环境)和“问卷调研”(针对居住行为)两部分的实证研究,实测采样涉及到寒冷地区北京、夏热冬冷地区上海与武汉、夏热冬暖地区广州和深圳总计114户样本,问卷调研则在不同气候区发放和回收了问卷近500份。基于两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分析,从“物理环境”和“居住行为”两个方面对样本的绩效表现进行了评估研究,探索了居住建筑BPE中针对使用后阶段的具体评估操作,验证了其方法与内容的适用性,进而尝试性的针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自身居住建筑绩效评估体系提出建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本论文的组织逻辑分为以下几部分:开篇介绍研究背景,结合环境问题、建筑学发展和我国现状三个方面引出建筑绩效评估概念并进行综述;然后对BPE的体系发展和方法论进行综述(分为我国和英国两方面);紧接着聚焦居住类建筑的评估内容、方法与程序;然后利用建筑绩效评估中的实测和调研方法在我国开展了大范围、长周期的深入实践,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居住建筑绩效评估事业的发展尝试性的提出建议;作为全篇收束,总结了论文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并提出了展望。

本刊编辑部[3](2016)在《供热展真的很“热”》文中提出2016年5月30日上午,由"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亚洲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暖通展——中国国际供热通风空调、卫浴及舒适家居系统展览会(下称"中国供热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开幕。始创于1996年的中国供热展,历经主办方20年的不懈努力,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及行业同仁的积极参与下,伴随我国采暖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同行业规模中规模最大的专业展会之一。中国供热展目前已呈现出极强的品

王贺[4](2014)在《论铸铁散热器企业新的谋局发展之路》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12月30日,环保部公布了当年11月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督查情况。通报出现严重扬尘污染和环境违法的33家企业名单中,采暖散热器行业山西省清徐县赵家堡赵永暖气片有限公司上了"黑名单"。众所周知,暖气片铸造企业由于工艺落后,生产环境和排放标准不能满足目前的环保要求,国家督查组指出问题的第二天,就对其他7家暖气片生产铸造企业的冲天炉等主要生产设施全部进行拆除。同时生产企业主动与中国铸造协会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联系,积极外出考察,准备引进一流的生产设施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此,元月初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宋为民组织河北、哈尔滨等同类生产企业负责人一行赴山西考察并了解详细情况。清徐县距离太原市区约35公里,是省城的南大门,近年来,由于承接了市区部

王贺[5](2014)在《铸铁散热器企业的绿色生存》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12月30日,环保部公布了当年11月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督查情况。通报出现严重扬尘污染和环境违法的33家企业名单中,采暖散热器行业山西省清徐县赵家堡赵永暖气片有限公司上了"黑名单"。众所周知,暖气片铸造企业由于工艺落后,生产环境和排放标准不能满足目前的环保要求,国家督查组指出问题的第二天,就对其他7家暖气片生产铸造企业的冲天炉等主要生产设施全部进行拆除。

宋为民[6](2014)在《为“暖屋子”工程提供正能量 2013年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贯彻执行"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现行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一年。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要求,以及2011年海南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创新、绿色、诚信、和谐"的方针,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发展为主体,引导企业主动应对和拓展市场,

宋为民[7](2013)在《加强市场引导 促进科学采暖 大力推进采暖散热器行业新发展 2012年采暖散热器行业年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章文[8](2013)在《拓宽市场 科学采暖 2012年全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年会在昆明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2月11-13日,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组织的2012年全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年会在美丽春城昆明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云南省住建厅总工程师郭敏,中国建筑金属结

王贺[9](2012)在《压铸铝散热器内销之路,还有多远?》文中研究表明从以出口为主到转战内销,企业面临的挑战多,机遇也多,关键是企业能否把握住当前采暖散热器行业市场销售的机遇和动态,准确判断当前形势,预估市场未来的方向,把握机遇,顺利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

采暖中国·走进名企文化采访小组[10](2012)在《采暖散热器企业:担起的是责任竖立的是诚信》文中研究指明去年12月,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在海南召开的常委扩大会上,提出了行业"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创新、绿色、诚信、和谐"。本文是系列报道之——诚信篇。

二、我国采暖散热器的发展趋势——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采暖散热器的发展趋势——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住宅建筑智慧热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物联网发展现状
    1.3 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供热管网智能调节系统
    2.1 工作原理
    2.2 技术路线
        2.2.1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信息反馈系统的构建
        2.2.2 热网管理决策平台的建设
    2.3 技术性能指标
    2.4 实验设备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嘉春园小区二次网智能调节系统应用分析
    3.1 嘉春园供热系统概况
    3.2 供热系统供热调节的基本公式
        3.2.1 直接连接供热系统
        3.2.2 间接连接供热系统
    3.3 2018-2019 供暖季及2019-2020 供暖季数据分析
        3.3.1 代表区域数据分析
        3.3.2 研究区域整体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热管网节能优化
    4.1 管网水力平衡调节优化
        4.1.1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4.1.2 供热管网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4.1.3 实例分析
    4.2 二次网供热曲线优化
        4.2.1 最小二乘法介绍
        4.2.2 实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2)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与综述
    1.1 问题缘起与背景
        1.1.1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1.1.3 评估过程中的悖离
        1.1.4 国内国情与政策背景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定界
        1.2.1 概念定义
        1.2.2 概念表述选择与依据
        1.2.3 理论定位
        1.2.4 新视角
    1.3 BPE的发展历程
        1.3.1 溯源
        1.3.2 发展轴梳理
        1.3.3 BPE在英国的发展概况
        1.3.4 BPE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逻辑架构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点与学术价值
第2章 BPE的逻辑机制与实施现状
    2.1 基本架构:目标、要素与层级
        2.1.1 目标
        2.1.2 要素与层级
    2.2 过程模型:全周期反馈机制
        2.2.1 前端:策略规划与策划
        2.2.2 中端:设计及施工
        2.2.3 末端:使用与循环再生
    2.3 实施保障:规则体系(英国为例)
        2.3.1 国际条约与欧盟法规
        2.3.2 法律层级(Act)
        2.3.3 条例层级(Regulation)
        2.3.4 技术准则层级(Code&Guidance)
        2.3.5 标准层级(Standard)
    2.4 评估方法论:体系与工具
        2.4.1 主要发达国家概述
        2.4.2 英国评估体系与工具
        2.4.3 我国评估体系
    2.5 结果呈现:认证系统(英国为例)
        2.5.1 能源绩效认证(EPC)
        2.5.2 能耗标识认证(DEC)
        2.5.3 空调系统认证(AC)
    2.6 小结
第3章 居住建筑BPE的方法与要点(英国为例)
    3.1 居住建筑的特殊性
        3.1.1 英国现状
        3.1.2 我国现状
    3.2 居住建筑BPE体系发展
        3.2.1 规则保障
        3.2.2 体系发展历程
        3.2.3 现行标准与方法
    3.3 居住建筑调查(EHS)项目
        3.3.1 概述
        3.3.2 内容、方法归纳
    3.4 要点与启示
        3.4.1 要点归纳
        3.4.2 启示
    3.5 小结
第4章 居住建筑热环境实测与后评估
    4.1 研究背景与概况
        4.1.1 问题引出
        4.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4.1.3 研究方法
        4.1.4 测试实施情况
        4.1.5 数据成果与工具
    4.2 居住建筑热环境绩效总体情况
        4.2.1 全年温度分布
        4.2.2 全年湿度分布(客厅)
        4.2.3 夏季温湿度分布
        4.2.4 冬季温湿度分布
    4.3 舒适度情况差异化分析
        4.3.1 地区性差异
        4.3.2 季节性差异
        4.3.3 不同房间的舒适性差异
        4.3.4 不同采暖方式的影响
    4.4 热环境测试结论与措施建议
        4.4.1 寒冷地区
        4.4.2 夏热冬冷地区
        4.4.3 夏热冬暖地区
    4.5 小结
第5章 居住建筑使用行为的模式与影响
    5.1 典型样本热环境调节行为
        5.1.1 寒冷地区
        5.1.2 夏热冬冷地区
        5.1.3 夏热冬暖地区
    5.2 开窗行为与热舒适(北京为例)
        5.2.1 客厅
        5.2.2 卧室
        5.2.3 不同房间差异
        5.2.4 工作日与周末的差异
        5.2.5 逐月变化
        5.2.6 动机与热环境影响
    5.3 收入水平与用能行为(北京为例)
        5.3.1 背景
        5.3.2 概况与基本信息
        5.3.3 数据分析
        5.3.4 讨论
    5.4 用能行为特征及其影响
        5.4.1 基本信息
        5.4.2 建筑物特征
        5.4.3 典型季节热环境调节主观意愿
        5.4.4 能源与水资源消耗情况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实证的归纳讨论与优化建议
    6.1 基于实证和现行标准的再讨论
        6.1.1 方法与内容适用性(针对POE)
        6.1.2 评估体系要点归纳
        6.1.3 现行体系的潜力发掘
    6.2 使用者视角的优化建议
        6.2.1 评估内容的梳理
        6.2.2 操作的优化
        6.2.3 未来发展途径建议
    6.3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7.2.1 局限性
        7.2.2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附录Ⅱ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论铸铁散热器企业新的谋局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铸铁散热器的发展历史
二、铸铁散热器的现状
三、铸铁散热器的特点决定了存在的必然性
四、铸铁散热器企业的谋局发展之路
    1. 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机械化生产铸铁散热器
    2. 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
    3. 转变观念提高现代化企业发展意识
    4. 铸铁散热器的发展研究

(6)为“暖屋子”工程提供正能量 2013年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业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
二、行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挑战
    (一) 加强行明建设。
    (二) 提升诚信和维权意识。
    (三) 增强质量意识。
    (四) 提振信心携手共进, 适度规模稳健发展。
    (五) 积极拓展市场, 加强宣传意识。
    (六) 明确发展方向, 拓宽发展思路。
    (七) 重视人才培育和文化建设。
    (八) 积极参与标准的编制和宣传工作。
    (九) 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行业协会的积极作为
    (一) 分类引导
        1. 采暖系统。
        2. 铜管对流散热器。
        3. 压铸铝散热。
        4. 铸铁散热。
        5. 新市场开发。
        6. 创新发展。
    (二) 推动创新
        1. 建立和实施节能减排评价体系。
        2.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开拓市场。
        3. 探索供暖方式多元化。
        4. 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开发新型产品。
    (三) 培训交流
        1. 业务培训。
        2. 标准宣贯。
        3. 考察学习。
    (四) 展示宣传
        1. 北京展会。
        2. 上海展会。
        3. 产品评优。
        4. 品牌建设。
四、沿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方向前进
    (一) 建立和实施节能减排体系管理。
    (二) 成立“供暖事务咨询处理专家团队”。
    (三) 全力推动科学采暖, 做好产品分类指导工作。
    (四) 做好行业展览展示工作, 积极宣传行业和行业名牌企业。
    (五) 继续加强行业的标准和培训工作。
    (六) 组织编制行业的合同范本。
    (七) 开展行业示范企业的评选活动。
    (八) 加强合作, 联合发展。

(9)压铸铝散热器内销之路,还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面临五大挑战
    挑战一: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国内市场
    挑战二:打开内销市场,一切从零开始
    挑战三:产品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挑战四:无自主品牌或品牌影响力差
    挑战五:没有终端渠道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
面临四大4机遇
    机遇一:外贸难突破但国内市场庞大
    机遇二:出口企业有生产上快速的反应能力
    机遇三:出口型企业有良好的银行信用
    机遇四:行业协会协助出口企业转内销

四、我国采暖散热器的发展趋势——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住宅建筑智慧热网节能技术研究[D]. 陈一鸣.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2]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D]. 王牧洲. 清华大学, 2017(02)
  • [3]供热展真的很“热”[J]. 本刊编辑部. 机电信息, 2016(19)
  • [4]论铸铁散热器企业新的谋局发展之路[J]. 王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4(10)
  • [5]铸铁散热器企业的绿色生存[J]. 王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4(04)
  • [6]为“暖屋子”工程提供正能量 2013年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工作[J]. 宋为民.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4(01)
  • [7]加强市场引导 促进科学采暖 大力推进采暖散热器行业新发展 2012年采暖散热器行业年会工作报告[J]. 宋为民.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03)
  • [8]拓宽市场 科学采暖 2012年全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年会在昆明召开[J]. 章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03)
  • [9]压铸铝散热器内销之路,还有多远?[J]. 王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09)
  • [10]采暖散热器企业:担起的是责任竖立的是诚信[J]. 采暖中国·走进名企文化采访小组.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07)

标签:;  ;  ;  

我国采暖散热器发展趋势——在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