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框架剪力墙是支撑建筑整体负荷的重要结构,施工程序包括混凝土施工、模板施工、钢筋框架施工。剪力墙受材料、施工技术影响较大,需在各个阶段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剪力墙结构的研究,探讨了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要点,旨在为施工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
0 引言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数量越来越多。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加强工程质量控制是必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它能够提升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和施工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部分施工人员忽视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学习,未能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完善措施,让该技术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提升。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梁、柱组成,施工材料包括钢筋和混凝土。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措施,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不仅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同时还拥有自身显著特点。
1.1 承压性能高
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成来看,它主要由梁、柱共同构成,通过相互支撑和连接形成稳固、可靠的结构,主要材料为钢筋与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悬梁臂呈垂直关系,进而有效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承压性能,促进其作用充分发挥。
1.2 稳定性良好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一定硬度,能承受较大压力,稳定性较好,因而在施工中应用能取得良好效果。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规范流程,把握施工技术要点,科学设置结构参数。进而有效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抗压能力,保证结构稳定可靠,防止结构发生弯曲变形现象。
1.3 抗裂性能高
框架剪力墙结构不仅承压性能高,稳定性良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抗裂性能。在工程结构设计和正式施工之前,要加强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学习,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施工材料的硬度进行综合全面考虑。进而保证结构参数设置合理,质量可靠,从而更好发挥实际价值。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
2.1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原材料,然而框架剪力墙的钢筋施工必须通过使用特制的模具进行制作,否则钢筋的应力方式将会发生改变,无法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需求。钢筋制作模具首先能够为框架剪力墙钢筋结构提供更加稳固的结构,使钢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之中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主要标准,进而确保框架建立墙的总体质量;其次,模具能够对于钢筋结构产生一定的定形作用,防止钢筋在使用过程之中发生不规则形变以及其他变化。钢筋施工技术需要进行全程的质量检测,在制作过程之中就需要对于模具与钢筋的型号与规格进行质量检查,排除因为钢筋施工而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在钢筋构造框架时,要注意钢筋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钢筋排列过密的现象,使框架剪力墙结构出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模板施工技术
正如之前所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各个组件都需要通过模板进行定形,这也使模板模具成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施工重点。在进行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时,首先应该对于建筑工程之中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部位进行精确的定位测量,进而测定剪力墙结构的模板尺寸系数。模板的设计时应该注意的是,目标的内长度一般比外长度要小一些,同时对于模板的铺设要注意其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如果墙体过于脆弱,可以在墙面与模板的结合处铺设一层海绵。在进行模板浇筑之前,首先要将模板的内外进行清洗,防止其他杂质掺入施工之中。在浇筑过程之中,要在模板的内部设置一定的短钢筋接头,从而使模板在浇筑过程之中不会发生位移的现象。模板的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否则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和钢筋作为框架剪力墙的主要施工原材料,其施工技术要点在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过严格的测算,其中对于混凝土水灰的用量,必须根据建筑施工的要求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得来,并且对于混凝土的拌和过程要进行严密监控,防止其他杂质掺入混凝土的拌合料之中,影响施工品质。同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也应该得到一定的工艺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得到有效的质量监督,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满足框架剪力墙各方面参数的需求。在施工结束后,应该有专人进行混凝土结构的维修与养护,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因为外界原因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能够切实的起到安全、防震的总体施工目的。
3 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剪力墙钢筋施工应用。
钢筋规格复杂,参数大小存在明显不同,方案计划钢筋用量约为700吨,其中包括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直径为14mm的Ⅱ级钢,钢筋施工比较密集,施工队伍为规避钢筋结构出现偏差,在柱筋位置应用定位箍稳定整体框架,应用梯格筋规避位移情况,辅助应用定型模具,对钢筋框架进行固定。在钢筋绑扎时,结合计算机中的结构图样,按照相同比例制定钢筋框架模板,钢筋放置位置、交叉状况均在样板中明确。在此案例中,建筑高度不同,在层间施工中,按照层高计算接头甩头位置,按照甩头位置对框架进行下料,保障其衔接有序。
3.2 剪力墙钢筋模板搭建。
模板施工是框架剪力墙施工关键环节,也是框架成型的重要标准。模板结构外观应尽可能满足工程设计规定,对模板墙、柱、梁等材料的选型与细节进行观察,在处理的基础上,使其能够满足具体施工要求。模板材料应用厚度为20mm的胶合模板,由于13层建筑层高有所不同,应用多层胶合模板可对结构外观进行组拼,此阶段应用多层板及方木肋条施工。建筑一层高度为6m上下,支撑体系稳定性、安全性必须得到最好的保障。框架混凝土模板应用碗扣架进行支撑,并应用钢管、木方等材料,在现场对材料进行测量取值。在碗扣架施工位置,每隔4排铺设一个水平剪力撑结构,将其与立杆结构连接,在模板支架周围同样安设了大量的剪力撑,使模板更加稳定。
3.3 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施工中存在大量的结构转换层,高度在1.3m上下,最大部分梁高为1.5m,大跨度在8m上下。在框架转换层施工时,应用以下流程对其进行施工。转换层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密实度要求较高,应用钢筋进行结构性穿插,施工程序较为复杂。混凝土浇筑应用连续性施工方法,缓慢、均匀浇筑混凝土,避免剪力墙出现结构性裂缝,对建筑安全性造成影响。由于工程中的剪力墙结构需要承载大量的荷载力,空间荷载会比较大,跨越梁自重达20吨以上,普通支撑体系无法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应用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做好模板支撑体系,其质量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2]。
3.4 混凝土砌块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施工中,内隔墙位置应用粉煤灰砌块技术,高度分别为5m、4.4m、3.2m,墙体抗震等级为7级。施工人员沿着墙壁边缘每相距4m的位置设计一根构造柱,在结构的墙端、拐角位置同样设置构造柱。墙体结构门窗位置安装抱框柱,沿着墙体高度,每隔2.2米设计一个混凝土现浇带,纵向延伸每隔0.4米安装拉结筋。由于高层建筑施工较为复杂,框架剪力墙施工需要考虑因素较多,将多种施工技术融合,能够实现稳定框架剪力墙结构目标。
4结束语
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有利于更好开展现场施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按时完成,防止质量缺陷发生。作为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展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前,需要加强规范标准学习,详细掌握操作技术要点,保证每道工序质量合格。此外还要增进相互合作,加强管理培训,打造高素质施工团队,密切施工人员配合,相互形成合力,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最终让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同时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崔秀丽,李广洲.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14-15.
[2]刘金凤.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7(4):8-10.
[3]刘娴.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8(2):211-212.
[4]刘喜庆.框架剪力墙主体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11):42-43.
论文作者:吴臣基1,吕建锋2,连江峰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框架论文; 结构论文; 剪力墙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