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 措施
引言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想要安全有序的开展,就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提高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效性和全面性,才能有效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撑。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分析
首先,电力企业作为城市运转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一旦因安全生产管理不当出现供电问题,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不仅会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印度曾在2013 年发生过一次北方电网崩溃事故,直接导致超过500 辆火车停运,大量企业停产,银行系统、城市交通系统陷入大面积瘫痪,超过3 亿人口处于无电可用状态,创下世界最大规模停电事故记录,经济损失惨重。因此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够有效维护社会正常稳定运转。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虽然是国有企业,但自身仍有着自我盈利需要,若在实际运营中经常因安全管理不当出现供电事故,将会为电力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若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则会对电力企业社会服务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比如某发电企业因安全管理不当引发了发电机组配套锅炉爆炸事故,导致渣井设备倾覆,出渣设备被完全掩埋,事故发生后,企业长时间处于全面停机维修状态,停机维修时间高达130 多天,不仅无法正常为群众提供电力供应,同时为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可有效避免上述安全事故问题发生,保障企业盈利的同时,促使企业社会服务价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1]。
2电力系统安全技术管理实际情况
2.1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缺乏严谨性,管理工作不够严格
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仍然无法承担起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责。一方面,单位部门没有做到良好的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同时对电力安全事故的处理也不够严格,导致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 另一方面,内部电力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互相制约的机制,容易导致工作上的疏忽职守。通常对于一些电力生产上的小事故,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很难发掘,并且也会置之不理。
2.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全面性,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在实际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将无法对电力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管。同时,管理制度缺乏全面性,也无法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极易遗漏潜在的管理问题,进而为电力生产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从当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工作来看,虽然有些企业具备较为先进的管理制度,但是落实起来却缺乏全面性,很多管理工作较为形式化,这也是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不够完善的表现[2]。
2.3电力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促使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者,其职业水平和素养影响到了工作的安全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电力施工人员都能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素养。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是有很多电力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没有真正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使得电力施工不够规范,促使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极易造成电力施工安全事故的频发[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方法
3.1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首先,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电力企业相关领导层应该从自身出发,重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并积极宣传相关的电力安全生产常识,让下属部门员工也意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促使员工产生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比如,领导层可以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宣传会议,宣传和普及相关的安全管理事项,包括施工安全事项、应急处理方式等,使得员工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改进和优化自身工作的不足。
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考核工作,对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态度等进行科学的考察,以做到预先发现、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严格安全规范来完成相关的电力生产工作[4]。
3.2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应急制度
为了保障电网安全,在电网建设中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网建设中出现问题之后,如何妥善快速地处理问题也是电力工程安全技术优化的关键。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处理制度,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电网正常运行得到维护。例如,在基层电网建设中,必须对安全事故应急及配套措施进行不断完善,着重从安全服务、救援服务等角度出发,形成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体系。还要做好安全事故的应急资源储备工作。电力企业在增强电网运输稳定性的同时还应考虑极端自然条件下的应急反应。如在台风等自然灾害面前,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在自然灾害过后,迅速派出抢救人员,把安全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限度,并减少二次伤害。
3.3加大施工安全防护用品的投入,提高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性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首先要在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上下足功夫。建设及监理单位要监督到位,实现现场监督的可视化管理。确保各方面的安全投入到位,各方见证后方可允许开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开工前需经业主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到使用。特别是涉及施工临时用电的设备,要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行三级保护及“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进行配置,各处的接地保护装置要落实到位,经各方检查确认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满足使用要求后方可使用。同时,运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施工机械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如现场使用的灌注桩施工冲桩机械,适当进行改进操作装置,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进行合理利用,增加重锤自动控制操作的机电数控元件,改进重锤的冲击操作效率,达到桩机操作的半自动化。这样可以提高人机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达到提高施工安全水平[5]。
3.4坚持大局生产管理意识,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的协调发展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产和生活,而电力管理工作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管理内容,所以增大了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如果我们想要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的协调发展,就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坚持大局生产管理意识,从整体上分析电力生产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全面的制度落实和管理。比如说,我们可以从电力的主网、配网及用电网等方面,实施多种措施的管理,以协调和预防各种潜在的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尽可能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以保障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6]。
结束语
依据目前我国电力生产实际情况,为了能够对电力生产安全性做出保证,最为关键的就是妥善完成电力管理工作,促使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构建出来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是电力企业中各个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网冀北电力大力强化安全生产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2018(06):25.
[2]王建新,范在龙.强电力安全监察保电力安全生产[J].农电管理,2018(06):45.
[3]乐秋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10):113-114.
[4]马星.电力企业安全人力基础体系的建设[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05):13-16.
[5]李靖.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183.
[6]韩维.电力企业如何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149.
论文作者:张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