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000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由家属送诊,实施常规护理,n=30),观察组(由医院出车进行接诊,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n=30),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发病至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此外,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数据对比可知,。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字: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急诊急救护理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若患者病发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研究发现有效的急救方案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基于此,我院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给予了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探究了该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将这60例患者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5到78岁,平均年龄为(58.74±4.49)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6到73岁,平均年龄为(59.5±2.9)岁。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经过比较(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患者沟通交流、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由医院出车接诊,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主要步骤如下:护士长带领团队共同制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接诊: 接听电话时仔细询问患者发病前症状,以便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同时对患者周围人员予以急救指导,依据周围人员所描述状况确定携带的设备与药物。(2)药品设备的准备: 心电图仪做好充电准备,药品数量的核对。(3)院前急救: 抵达患者发病现场后先检查患者神志及瞳孔变化,予以吸氧,采集心电图,并建立起静脉通路,初步诊断患者为心肌梗死时对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其心肌缺氧症状,减少梗死区域面积,并依据患者具体胸痛情况适当使用止痛剂。(4) 稳定生命体征: 加强对患者呼吸、意识、心率及瞳孔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 5min 记录1 次,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确保患者能够随即接受药物治疗; 转运患者途中预判患者发病程度,将患者发病原因及生命体征向急诊医师汇报。(5)衔接绿色通道: 转运患者过程中联系急诊科与挂号处,确定急诊的医师与责任护士,院内提前开具好需检查与处置单,护士提前做好采血与相关检查的准备工作,确定好急诊室,患者经急诊绿色通道可直接到达,实施院内抢救。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发病至抢救时间分别为(23.62±12.7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发病至抢救的时间(45.79±16.48)min,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57±4.58)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9.21±5.05)d,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45,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例数为20例(66.7%)、一般满意例数为9例(30.0%),不满意例数为1例(3.3%),其总满意度为96.7%(29例),对照组患者的满意例数为13例(43.3%)、一般满意例数为6例(20.0%),不满意例数为11例(36.7%),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3.3%(19例),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心肌对于缺氧、缺血十分敏感,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会出现大面积的缺氧、缺血,导致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肌大面积凝固性坏死。有相关报道指出,快速疏通血管能够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出现,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时间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预后情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间窗对心肌梗死的抢救具有关键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联合急诊绿色通道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提示院前急救护理与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急救反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死亡率,对改善预后有显著作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衔接急诊绿色通道从接诊、准备急救药品设备、院前急救、稳定生病体征以及衔接绿色通道 5 个方面入手,实施过程中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救治; 且医护人员在接到电话后对病情作详细了解,方便早期准备工作,减少了患者在入院后医师对病情的熟悉时间; 而在急救药品与射频准备充分的前提下,避免了因药物与设备不足延误患者的病情; 加强患者生命的体征的监测,在有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作出处理,进一步缩短抢救时间。
综上所述,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其效果非常显著,在缩短患者救治时间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春华.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667-669.
[2]王双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2017,3(34):120.
[3]董林萍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8,(4):8-9.
论文作者:周爱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例数论文; 满意度论文; 急诊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