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读任石江老师的“编撰馀杂剧--历史课程研究”_汉字演变论文

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读任石江老师的“编撰馀杂剧--历史课程研究”_汉字演变论文

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读任世江老师《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教学内容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关键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新的教育理念已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可以说,广大教育工作者已基本上能够领悟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了,但是,如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并真正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可谓任重道远。对于学校历史教育而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课程理念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我通过仔细品读《历史教学》杂志主编任世江老师的新著《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后,得到的重要启示。在新课程实践中,只有使教学内容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才不至于使课程改革又回到老路上。也只有改变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尽量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

真实是历史学科的生命,失去真实的历史教育不仅没有价值,有时可能会起到非常危险的作用。任世江老师强调“尊重历史,求真求实应作为中学历史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认为只有“求真求实,历史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以为只要出于善意,对青少年只讲历史的这一面,而隐去那一面,其效果并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1](p.8)我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1.选择尽量真实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

长期以来,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选材大多来自于教科书和教参,而教科书结论性的东西太多,史学观念相对滞后,即使是新课程教材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致命的要害是‘假’和‘空’!‘假’是不讲历史的真实,无视学术研究的成果;“空”是讲了很多空泛的、教条的结论或概念,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造成了一大批教师思想僵化。”[1](p.4)事实证明,选择尽量丰富、真实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如我们在谴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因时,如果能介绍一下这一事件的诱因:咸丰皇帝从拒绝公使进京到坚持要洋人行跪拜大礼,又下旨扣押英、法使臣及随行人员,包括记者在内共计39人,在刑部大牢里折磨死20人。[1](p.8)还有,这一事件的发生,也离不开当时不少丑陋的中国人的率先参与抢劫,使得事态不断扩大,毁灭性才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学生定能从中更为全面地认识到近代中国外交的复杂局面,清政府的守旧落后观念,以及国人的愚昧无知。介绍这些内容,并不影响我们对侵略者暴行的谴责,比一味地强调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也是历史课程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下设“五四风雷”一目进行阐述,得出的结论是“五四运动”是影响很大的“革命”运动。岳麓版教材虽有一课内容阐述,但在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细节上仍没有突破性表现。比如,“五四运动”前国人的心态怎样?它对运动的爆发有何推动作用?究竟是谁最先响应了学生运动?任世江老师通过梳理1919年7月出版的《上海罢市救亡史》和齐立凯辑录的《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排列出工商界和劳工界在运动中的反应和行动[1](p.179)。这一段在许多中学教师看来太过细微、苛刻的史料并非多余,它恰巧证明了“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明白:是资产阶级最先响应了学生运动,而不是我们长期以来所说的工人阶级。这是实事求是的分析。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已经初步达到自觉投入反帝爱国运动的程度,这应是我们认识“五四运动”不能忽视的史学新论。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历史教学的真功夫在于对史实的梳理与陈述。

2.选择尽量真实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

鸦片战争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学历史课程无论怎么改革都应将此作为重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的观点是“清政府的腐败,将士抵抗不力”等,说明的道理是“落后就要挨打”。事实果真如此吗?受任世江老师的启发,我在教学中选择了《虎门大战》的有关材料及徐中约等人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深入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交上来的学生作业中,有人总结道:通过阅读材料,我终于明白了如下几点:①清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英军。清朝自乾隆皇帝后,军备废弛,科技水平停滞不前,制造的武器性能极差,军队的调度极为缓慢。而英国在近代工业起步后大大改良了武器,加强了武器射击精度,加大了炮弹射程,保证了火药爆炸性能。因此,尽管有众多清军拼死抵抗(并非我们想象的怕死投降),英军还是轻易取胜。②清军将领的军事思想有着严重缺陷。关天培苦心修筑的“三重门”防御体系轻易被英军所破。为什么?因为英军采用了战舰攻击正面,陆军包抄后面,抢占制高点和运用炮兵等近代军事战术。而关天培对此一无所知,整个战役清军都是被动防守,战争的进程完全在关天培的预想之外。③清政府的思想观念封闭落后。由于清政府长期坚持闭关自守的政策,使当时的人们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中国人对英国的很多错误认识令我瞠目结舌,就连民族英雄林则徐也相信,英国人没有茶叶和大黄就活不下去,且认为英国士兵的双腿因打了绷带而不能伸展;中英开战快二年了,道光帝竟然还不知道英国在什么地方。这是多么无知的认识!清军如果不失败,才真奇怪呢!至此,我终于深刻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道理。[2]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来源于真实而具体的历史内容。

3.选择尽量真实的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学生应对考试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广大中学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考试了。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尽量考查全面而真实的历史内容。如高考连续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上做文章,通过考查驼峰航线、废除治外法权、台儿庄战争等来全面认识国民政府的抗战。2010年高考新课程文综卷第40题又使人眼睛一亮,它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切入点,通过选取材料考查了“雇佣关系并非判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依据”“雇佣劳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前提才能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式。此题有力说明了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的思路要变!类似的问题,只要我们仔细研究,还有很多。因此,“高考已经发生变化,即使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也应当更新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3]

二、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高中新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的原则,在“教学活动建议”中也提出搜集资料、访问调查等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任世江老师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它缺少怎样整理和鉴别所获得的历史信息,也就是获取历史真相的基本方法,“如果不重视这个环节,不在认知目标中做出明确定位,就不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常犯的以论带史的错误。不对证据进行甄别,真相就不清,真相不清,‘论’就犯浑。”[1](p.10)并强调,“获取历史真相的方法应作为核心目标之一”。任老师的这些观点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大启发。

历史学是讲求实证的科学。获取真相的方法实际上是要树立证据意识。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证据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的反映。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通过搜集“文革”的口述史料来学习这一历史事件。但要注意的是,“口述者”由于在文革中的经历不同,感受自然会有很大差异,“史料”有时会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具有鉴别的本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鉴别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材料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学会探求历史真相的方法,从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我在高中第一节历史课中借鉴别人的做法,让学生探讨“五四运动”中究竟谁是火烧赵家楼的第一人?首先呈现了如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英雄,后来才知道他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青年教育的好老师。”(巴金《怀念匡互生先生》,见《随想录》第103篇)

他(指匡互生)基于对腐败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义愤,带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参加游行,反对卖国贼,又进而“鲁莽”地在卖国贼的官邸——赵家楼内点燃一把火,导致革命运动之火燎原神州,从而演变成一场“反叛中国旧思想、旧文化”的“熊熊大火”。(赵海洲,赵文健:《巴金记得匡互生》,载《人民日报》2002年2月26日,此段材料亦可见于赵海洲先生的博客,题为《记得匡互生》)

材料二:放火的人也就是那位跳窗户开大门的某君(指匡互生)。当时队伍在大街游行的时候,我和某君同在队伍前面,他要我快跑去买盒火柴,我知道他不吸烟,干吗要火柴?但立刻体会他要买火柴的意图,便迅速地离开队伍买了一盒给他,这盒火柴系然得到了妙用。这就是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情形。(俞劲:《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

上面两则史料,都指出火烧赵家楼的人物是匡互生。但材料一的作者都不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哪一则材料更可信?学生自然明白是材料二。教师通过这一设问,引导学生树立了要掌握第一手史料的证据意识。接着进一步追问,仅仅俞劲一个人指出是匡互生,可靠吗?接着,我又展示如下两则史料:

材料三:我行至曹家门外,看见穿长衫的两个学生,……使用火柴点燃,霎时浓烟冒起。我跟在他们后面,亲眼看见。大家认得他俩是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匡互生与周予同。(肖禀原:《火烧赵家楼的片断回忆》)

材料四:匡互生把曹宅大门右侧一个小窗的木门,一拳打开,很困难地、也极危险地爬进曹宅。……我们找不到几个卖国贼,便要烧他们阴谋作恶的巢穴。互生便取出火柴,同我一起将卧室的帐子拉下一部分,加上纸头、信件,便放起火来了。……动手点火者是匡互生。”(周予同:《火烧赵家楼》)

教师指出上述二则史料均是“五四运动”亲历者的回忆。这时,究竟谁是火烧赵家楼第一人的谜团便迎刃而解了。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挖掘第一手史料来求证历史真相的同时,更树立了“孤证不立”的基本史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全面寻找“证据”的史学意识。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是学术。不同观点的存在是常有的事。我们不仅应当了解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不同观点的证据。从基本证据判断观点的可信度,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形成观点背后的史实上来,即依据的史料是什么,来自哪里?比较其他观点,哪个更充分、更有说服力?实事求是与凭证据说话是民主和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历史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最佳场所。

三、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要求,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4]这是我们强调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历史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必须解放思想。任世江老师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长期以来,我们把“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这一内容的学习目标定位于“观察图,描述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等。但现代中学历史课程列入北京人究竟有什么教育意义?从学术上讲,北京人是由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是直立人的典型。无法证明北京人是山顶洞人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北京人很可能完全灭绝了。所以无法据此激发爱国热情。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学内容定位于了解科学发现的艰辛和成果,探讨人类的起源。参与考古发掘的至少有七个国家的学者,大笔资金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这不是文化侵略,这是有关全人类的课题(不能缩小为中国的课题),不能把科学问题政治化、民族化,也没有必要强调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我们还可以把教学内容定位于发现过程。从为什么选址周口店,到开始采掘,讲到化石及其对认识人类从哪里来的研究价值,由此设定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主要证据”“初步了解周口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1](pp.51-53)这些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深入认识文化的意义,确实没有必要和中华民族挂钩。科学问题没有国界。

历史课程要体现时代性,还必须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任世江老师指出大陆中学历史教育应增加台湾史的内容。“台湾至今使用繁体字,台湾的中国历史课程从先秦讲起,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蒋氏父子在冷战时期坚持一个中国,台湾人民拥护两岸实现‘三通’。让大陆学生知道一些台湾的历史,他们才真正体会‘血脉相连’的含义。”[1](p.33)一些国外的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意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据《今日美国》报道,美国新闻出版署的官员近日表示,2003年秋天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将会出现‘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全球的视野更全面透彻地了解恐怖主义问题。在‘911’事件前,历史教科书中一般只有很少的内容论及恐怖主义。‘911’事件后,新版《美国》历史教科书不惜笔墨,用了好几页的篇幅详细论及‘911’事件及其后果。又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印度尼西亚教育部长阿卜杜勒·马利克,法贾尔已经同意把二战期间的慰安妇历史编入中小学历史课程。教育部研究和发展机构负责人布迪奥诺强调,把这一段历史告诉中小学生是重要的,因为许多人对这些受害妇女有错误认识。”[5]任老师还在《从火烧赵家楼到火烧英国代办处》一文中指出:“两个事件都发生在北京,发人深省。北大、清华的学生大都是高智商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什么也这样粗暴?事前的动员都打着爱国、革命的旗帜,为什么历史会重演?……在‘五四运动’的教学中,火烧赵家楼对不对?应该作为一个常态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是公民教育的典型实例。”我想,如果能从这一角度来选取“五四运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思考这段历史,岂不是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今天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四、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历史课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确实比其它学科要难做到,但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变换角度就能够贴近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强调一下任世江老师所举的例子。

比如汉字,如果让初一年级的学生明白汉字的造字特征是“六艺”,分辨甲骨文与金文、金文与小篆等字体的区别,这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变换一个角度,让学生知道汉字是自源文字,知道汉字不是语音文字,效果就不一样。因为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中国各地的方言、口音差异很大,北方人听不懂南方话,南方人不同地区互相也听不懂,但是写出字来都认识,因为汉字不是语音文字。欧洲一个小国都有自己的文字,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通用汉字,这是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汉字从产生开始就是独立发展,自源文字只有汉字福寿延年。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如英语、日语都是借源文字(英语借源于阿拉伯字母,日语借源于汉字)。文字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因素。台独分子要去中国化,他们能改变台湾使用汉字的传统吗?[1](p.30)可见,改变角度不仅仅降低了知识要求,而且达到了历史教育的目的。我在高中历史必修三讲授“汉字的演变”这一部分内容时,巧妙地借用葛光光先生所说的“汉字如魔方”的比喻来说明汉字的特点,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天文学、农学和医学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怎样设计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样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在讲述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时,首先从“复原后的地动仪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谈起,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与我们今天所学的物理学、地理学等知识紧密相关。学生很感兴趣。农学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广泛影响,如农历的使用、二十四节气等。中医学成就更是值得大力宣扬。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经络学说、针灸按摩、中草药等,自古至今独树一帜,完全是中国对人类的独特贡献。我们的中学生都知道这些中医理论。这样一来,历史课程内容就贴近了学生的经验。任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美国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是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的,比如,通过了解如马丁·路德·金的生日、阵亡将士纪念日、劳动节等假日的历史起源,理解美国民主制的价值观和原则;通过考察各地区人们的音乐和语言,理解对民族遗产形成的贡献和对国家的影响。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也是他们的课程内容,但是它只要求学生“描述人们从他们的旅程中学到的知识”。“历史绝不是‘死’知识。历史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这个定位不清楚,课程设计难免走老路。”[1](p.31)

我喜欢阅读任世江老师的文章,并期待着他有更多的作品呈现出来。任老师的文字不仅闪耀着思想的光芒,而且还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娓娓道来,使读者如沐春风,讲道理就像邻里闲谈,全无拿腔拿调的姿态和高人一等的架势。我们的历史教学与研究,应该提倡这样一种风格。通过品读本书,我也深刻明白了,新课程理念的实现,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公民意识的养成,都必须在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这就迫切要求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相对教育理论,提高专业素质更为重要”[1](p.297)。这话,我相信!在现实教育中,对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坚持不懈地阅读与思考才能达成。

标签:;  ;  ;  ;  

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读任石江老师的“编撰馀杂剧--历史课程研究”_汉字演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