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1.5TMRI在小脑膜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高飞龙

高飞龙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 邮编:628300

[摘要] 目的: 观察CT和1.5TMRI两种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小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小脑膜瘤患者共40例,将CT和1.5TMRI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针对小脑膜瘤的诊断,CT和1.5TMRI两种辅助检查方法相比,CT的漏诊率相对较1.5TMRI漏诊率高。结论1.5TMRI对小脑膜瘤的诊断优于CT对小脑膜瘤的诊断,应用1.5TMRI检查后,患者的病灶检出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应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CT; 1.5TMRI;小脑膜瘤;诊断;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and 1.5TMRI two kinds of auxiliary examination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small meningiomas, an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result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meningioma were selected, and the results of CT and MRI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wo methods of MRI and CT, the diagnostic rate of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small meningiom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1.5TMRI. Conclusion: 1.5TMRI is superior to CT in diagnosis of small meningioma, and the detection rate is high,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is low, and it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work.

[Keywords] CT; 1.5TMRI; small meningioma; diagnosis; application value

小脑膜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人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1]。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考虑可能与颅脑外伤、病毒感染、放射照射以及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为头晕、呕吐、抽搐等症状[2]。以往对小脑膜瘤的诊断大都是采用CT进行辅助检查,检查后患者的漏诊率较高,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不可预知的影响,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也较差,随着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仪器研发的进步,临床上开始将1.5TMRI用于小脑膜瘤的诊断当中,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CT和1.5TMRI两种辅助检查方法对小脑膜瘤诊断的临床效果,具体的情况详细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9.2~2015.3来我院就诊的小脑膜瘤患者一共40例,其中,男性患者一共11例,女性患者一共29例,年龄范围在4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9 2.46)岁,4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肿瘤学中小脑膜瘤的诊断标准,患者常伴有头晕、呕吐等症状,辅助检查也支持该病的诊断,根据以上的诊断可以确诊为小脑膜瘤,患者的一般指标如年龄、体重、身高等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入选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T及1.5TMRI辅助检查。

CT检查:选择我院影像科购进的32层螺旋CT扫描仪(由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研发),自外耳孔下缘开始,至颅顶部进行扫描,方向为横轴位,120KV,每层厚度间隔3mm,层间的距离为8mm。

1.5TMRI检查:选择我院影像科购进的5.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由德国奥斯莱斯公司生产),扫描方式选择为横轴位T1WI或T2WI、矢状位T2WI或T1WI、冠状位T1WI或T2WI。横轴位常常自脑干开始,到颅顶骨板终止,冠状位常常自额部开始,到枕部终止,矢状位自右侧颞部开始,到左侧颞部终止,每层厚度间隔1.5mm,层间的距离2mm。

1.3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中得到的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2.1CT检查结果:CT平扫共检出小脑膜瘤患者32例,其中,肿瘤位于额部者共有15例,肿瘤位于顶部者共有17例;漏检者共有8例。(漏检者中,位于顶部者共有4例,位于大脑幕者共有4例)。CT平扫影响学表现为:额顶部出现脑凸面现象、大脑镰旁出现稍高密度的结节影,结节的密度相对较均匀,肿瘤最大者大小为1.5cm×2.8cm,肿瘤最小者大小为1.1×1.3cm。

图2 右顶部的小脑膜瘤

2.3 比较CT和1.5TMRI两种影像学辅助检查方法的漏诊率,两种方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细结果如下表1。

表1.CT与T1.5TMRI两种检查方法漏诊率的比较(n/%)

项目例数(n)检出率漏检率

CT检查组4032(80.00)8(20.00)

1.5TM检查组4039(97.50)1(2.50)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小脑膜瘤是在临床肿瘤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没有原因的头晕、呕吐、抽搐以及四肢无力等症状,临床上根据这些症状、病理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易于诊断该病,该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为外科手术治疗[3]。由于是一种良性肿瘤,不发生远处转移,病灶部位较局限,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较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以往的诊断中多采用CT进行检查,这种治疗方式漏诊率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较差[4-5]。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现在逐渐将1.5TMRI应用于小脑膜瘤的检查中,本研究的结果显示,1.5TMRI用于小脑膜瘤的诊断能显著提高诊断率,降低漏检率等。

1.5TMRI在小脑膜瘤诊断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是该项检查具有很多优点,如检查方向是多方位的,影像学成像也是多方位的,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层间间隔较小、断层面较多、成像较清晰等特点。小脑膜瘤常常多有包膜包被, 肿瘤的边缘边界清晰,T1 成像呈现出边缘低信号,这就提示肿瘤呈现一种缓慢性生长的状态。小脑膜瘤仅仅局限于局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侵犯周围的正常脑组织。 T2 加权成像高信号常常可用于鉴别诊断肿瘤是否有无侵犯。T2 反映脑膜瘤组织结构的敏感性相对较好,考虑可能与T2 可反映肿瘤的弥漫性钙化具有相关性。

总而言之,1.5TMRI诊断小脑膜瘤具有检出率好,漏诊率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的工作中逐渐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国庆.小脑膜瘤的CT、MRI及MRI增强扫描图像表现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9):53-54

[2]徐歧,应小丰,陈兴灿.CT及MRI诊断非典型脑膜瘤的优势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7):1192-1193

[3]刘勇,陈正君,罗丽,等.CT及MRI在小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4):33-34

[4] Lee JH1, Park SB, Shin SH,et al.Value of intra-adnexal and extra-adnexal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features diagnosing torsion of adnexal tumor[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9,33(5):872-876.

[5]江时忠,方涛,王士维.小脑膜瘤的CT和MRI诊断对比研究[J].全国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3):275-277

论文作者:高飞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CT与1.5TMRI在小脑膜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高飞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