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莉
(河南省新蔡县人民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500)
【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运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7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有显著帮助。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283-02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或中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其运动功能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1]。近几年,由于医疗水平持续进步,脑卒中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卒中致残率仍高达87.4%。因脑卒中患病周期漫长,大部分患者会选择回家进行康复治疗而不在医院进行长期治疗,但康复对于多数家庭来认识不到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故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极为重要。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探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开展前告知患者且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56.27±6.8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7例,初中9例,高中及以上9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6.45±7.2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例,初中11例,高中及以上9例。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如下。(1)饮食护理。依据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合理的饮食干预,在摄入方面多食低糖、低脂、低盐以及高蛋白食物,且多食用果蔬。(2)心理护理。因为患者在不了解自身病情的情况下,容易对自我施加心理压力,引发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初步了解,并告知其锻炼从而改善其功能。后期可指导其自行饮食、卫生清洁以及大小便等。(3)功能锻炼。采用被动运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关键近端部位以及肢体远端部位,同时缓慢运动患者的关节部位,前期活动次数为每天3至4次,后期依据患者身体恢复状况适当增加活动量。当患者恢复状况明显好转,可引导患者自主做一些基础动作,如伸手、抬脚等。(4)并发症以及脑卒中护理。脑卒中患者患病后易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呼吸道功能障碍以及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环境护理工作,例如按时开窗透气,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等,预防肺炎、压疮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1)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患者经过护理后,功能恢复情况为90%及以上,并且能够独立完成运动及饮食行为归为显效;患者经过护理后,功能恢复情况为75%,且能够进行正常活动及运动归为有效;当患者经过护理后未发生任何改变或病情加重归为无效。(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两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进行比较,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患者由于血管阻塞导致大脑出现缺血、缺氧或大脑内部产生破裂后引发出血导致。其若未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严重可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指的是患者在发病一年之内出现上述症状,而脑卒中后遗症期为改临床症状产生时期,在此期间患者功能恢复速度与程度相对较慢。因此,在该阶段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并且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运动功能恢复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来说,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其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的康复护理干预具体从4个方面开展,分别是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以及脑卒中护理。其中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自信心,对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的提高有帮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功能锻炼,即护理人员在不同时期对患者实施阶段性的功能锻炼,使其早日恢复;充分了解患者后遗症的具体信息对其实施护理,避免并发症发生,进而加快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对其运动功能的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运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社区中康复护理后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74-75.
[2]林宏春.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3-65.
[3]孙家琴.1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24-225.
[4]高彩云,帕丽达·买买提,茹克亚古丽·买买提,等.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08):152-155.
论文作者:韩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脑卒中论文; 后遗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