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也随之在不断提高。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其不仅为工业运行生产提供必要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本文通过对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浅析;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
导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普及发展,为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便利,而自动化技术在全球范围是一种主流发展趋势。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以监测和控制为核心功能,是软硬件系统有机结合的控制系统,能使供配电系统达到最优化,从而有效控制供电系统,实现对人力资源的节省,并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1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原理
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的运用中可划分成用户、变电站、管理及馈线四个方面。因为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线路的设置比较复杂,进而促使相关工作人员以用户需求为主进行设计。基于此,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开始分析和探究。首先,以计算机和相关自动装置来控制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监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整体运用成本。在此过程中,把所获得信号进行数字化后,接着计算机开始处理相关信号,将其传输,进而将人工操作有效简化。不仅将传统变电站设备合理改良,还确保了变电站监控的精确性。其次,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是合理利用计算机把所采集到的全部信息进行分级管理的。强调的是,供配电系统在电力自动化控制上的整体要求很高,所以,有关人员应不断改进和更新供配电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而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2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2.1应用需求以及调试
通常情况下,工厂会选择6-10KV的电压电源线,其有助于对工厂供配电系统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从而实现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以下功能性作用:
2.1.1通过供配电系统综合保护器来实现对电力系统保护的目的,并且利用数据端口进行电力数据的传输以及下载。
2.1.2对工厂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电力设备进行操作以及调节,对相应的电压等级下的设备以及进线进行必要的管理以及监控,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2.1.3对供配电自动化配电装置进行智能管理,比如说不间断的UPS电源以及无功补偿器,可以在专门电力端口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数据传输。
2.1.4对在线电力通信装置进行实时监控。比如说对变压器油温以及气温气压进行必要的监测等等,有助于对通信系统相关数据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系统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电力系统软硬件调试,一旦发现调试系统发出频繁的报警性信号,这时必须要通过电力系统软件功率因素补偿器进行必须的分析以及检测,举例来说,电力系统开关信号,如果传输系统发出自动报警信号,必须要通过电力系统进行设备扫描检测,由于电力系统扫描时间相对比较短,不会发生延时报警信号等相关问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以及安全性。
2.2断路器接触器
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的实现,是依靠具备相应等级权限的运作人员,通过输入正确监护及操作的口令来实现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自动生成操作票,操作人员只需严格按操作票的二级校验进行操作既可。与此同时,系统对于每次遥控操作,均会自动生成和保存相关记录。除此之外,系统的软硬件防误闭锁功能,能够有效避免软件飞车或硬件损坏所致误出口,提高操作指令的正确性,并会针对误操作进行文字或语音提示,充分保证100%的准确率。最后,断路器接触器既能实现远程控制,也能实现就地控制,简单来说,也就是可以在远程控制失败的情况下进行手动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中的问题
3.1蓄电池电能不足
在电力供配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配电终端来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还需要使用蓄电池,而蓄电池电能往往是有限的,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所选择的蓄电池并不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这样一来就会增加配电终端的运维难度,而且容易诱发一系列的故障,从而对用户用电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威胁。
3.2设备质量检查力度较小
电气设备的质量问题是引起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出厂质量和进厂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电气设备的生产质量往往不高,有的厂家甚至伪造设备的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一些工作人员在设备安装前或运行前,没能仔细检查设备的外观、出厂证明、合格证书及性能检验报告等,就直接安装或运行,从而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故障,甚至引起整个供电系统的瘫痪。有的工作人员受到了供货商的物质贿赂,与供货商串通一气,对有质量问题的电气设备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质量不合格的设备使用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增加了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故障率。
3.3配电终端不可靠
目前,电力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电终端可靠性不高,导致系统运行中出现较多问题,不利于用户的安全用电。因此,电力系统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给予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确保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4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4.1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远程操作
从实际状况来看,计算机技术对信息的处理水平更高,自动化程度更深,传输速度也在快速增加,因此对于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远程操作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从应用理论来讲,此技术的整体研发程序较简单,在实际中应用频繁,且市场需求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大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远程距离,则促使操作越来越便捷,适应多方面的环境。
4.2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调配管理
一方面,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处理库,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应对计算机的整体智能处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努力缩小实际数据的处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将储存数据的容量不断增加。在此前提下,也应对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不断强化,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应对相应软件进行不断开发和利用,使计算机的整体收集能力与信息解决水平更加方便快捷。
4.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安全设备
确保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应对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精准度以及监测力进行有效保证,从而快速找出供配电系统中的一系列安全隐患,迅速进行反应,并强化其防范。其二,在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应对整个系统或故障所在区域进行快速隔离,避免故障扩大化。其三,应避免信息的不断泄露,有效确保计算机通讯的整体安全以及防御系统的整体安全,对一系列恶意病毒或者信号进行抵抗或者拦截。
结语
电力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自动化,而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强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也将更加迫切。应用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既能完善构建电力系统,实现对供配电过程中故障的有效处理显示,又能使员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整个操作的安全系数,从而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鉴于此,国家相关单位应不断加大研发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才能使电力行业得到稳步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宝玉.浅析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147-147.
[2]刘俊龙.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5(04):140-141.
[3]王莲.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3):142-142.
论文作者:温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供配电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操作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