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的眼睛看校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眼睛论文,校园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教育文化”,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对我们的视听冲击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深刻了。文化是由碎片构成的,“碎片”是文化的元件。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校园文化”的名片、展台和符号。所谓学校要实行“文化管理”,是指要放弃经验管理,淡化制度管理,追求以“文化人”,以“文化的眼睛”看学校的文化面貌,透过其人其事,其情其景,其细枝末节,去审视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
◆看橱窗
要评估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状态,首先应当看这所学校是否具有足够的橱窗或板报。橱窗和板报是最直观、最经济、最实用、最具群体性而又投资最少的文化阵地和设施。但在不少学校很难觅到它靓丽的身影,走进校园往往能看到彩旗,看到鲜花,看到自行车,看到废物箱,看到许多别的东西,就是看不到橱窗,看不到板报,感觉不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感觉不到有一只无形的手递来一张文化“名片”。有的橱窗框架变形,玻璃破损,油漆剥落,筋骨裸露,似成校园文化的弃儿。
从内容上看问题更多,有的里面只是几张发黄的报纸,已长期没有更新,且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不适合学生读取的信息源;有的是现成的宣传画,需要配合的阶段性工作早已过时,但“宣传画”还在那里凄凉地坚守,“宣传口号”还在那里孤独地呐喊。橱窗传达的文化信息应当是极为丰富和厚重的,应当紧贴教育教学,紧贴师生生活,有健康而富有情趣的内容,有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其实,对学校而言,每次重要的节日,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季节时令的转换,都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每当重大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来临,有些学校不能以橱窗板报形式给予及时呼应,节日的氛围不能弥漫校园。所有节日都是文化,要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去感知那里面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重要事件、科学知识、民风民俗,以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有文化。也有的是随意而为,虽有呼应却不能根据某种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的选择、适当的整合、精当的解读,图省事,不用心,是不能做出“文化”来的。好多学校都经常开展很富意义的活动,也常有个人或组织获得了突出成绩,社会又给予了充分褒扬等等,但很快就烟消云散,没有及时通过板报橱窗将成果予以延续和扩大,没有余波,没有回应,忙活得极其辛苦,却是稍纵即逝,了无效应。
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一说,如:要在节日之前做,因为意义并非只在那一天,而在“迎接”的过程中:尽管年年“节”相似,也要岁岁“人”不同,岁岁“话”不同;要有本校师生的参与,培养师生对“节日文化”的感知力。如果一所学校总觉得橱窗板报没什么内容好做,或做得没什么意义,是令人困惑的。如果说橱窗是供张贴的,那么板报就应当是供书写的。在黑板上写粉笔字,应当是学校和教师的拿手好戏,但现在有些学校的板报也成了橱窗,只会往上贴,懒得往上写。不敢写字、不会写字、写不出好字等,于学校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学校的橱窗板报是传递信息的窗口,是给学生看的,应当输送给学生需要的文化信息,大而无当的虚空口号和文章,滥竽充数的拼凑,只图省事的张贴,都是与学校文化要求相悖的。优秀学生、进步学生的图片和事迹文字,学生书画、剪纸等艺术作品,学生的作文,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都可以进橱窗上板报,以便让师生从中找到荣誉感、成就感。即便是配合上级要求、中心工作的宣传,也要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加工,不能只管“拿来”,一“贴”了事。
关于学校板报,还想再说几句。板报的内容要有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整体策划,做到一期一主题,一期一特色,不能临时拿主张,不能期期“大杂烩”。校园板报最理想的是由学生团队轮流担当编者,由学生组稿和书写,教师适当指导,只有学生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只有同龄人的“作品”才受同龄人喜欢;教师越俎代庖只会扼杀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责任感、合作意识。班级板报同样如此,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要特别防止将班级“板报”变成另一片“题海”(各科教师纷纷借此布置作业)。
橱窗板报关乎审美意识和审美取向,关乎学校外在形象,关乎管理细节,关乎师生的校园生活内容和方式,也关乎学生的权益与义务,是很直接的“文化”。敷衍的态度必然导致粗俗的形式、低下的品位。文化设施、文化阵地之有无以及品位之高低,往往代表了校园的文化状态,一所学校如果能把橱窗板报办得很正常很丰富很有品位很有影响,如果那里人头攒动,如果那里有人评头论足,说明这是一所绝对不差的学校。
◆看通知
在校园里,“通知”是最大众化的应用文,由谁来出、什么时候出、出在什么地方、出多长时间等,都是有所讲究的。这里我想着重阐述的是,有一类“通知”不可少。在大部分学校,可以看到不同层级和性质的管理组织借助“通知”抛头露面,就是看不到“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存在。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没有学生的存在,学校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而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翁”。在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初中高中,纯属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校的老师或有些部门无需包办代替,应当由学生社团出面策划、通知、组织实施,譬如:征求学生对食堂、宿舍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各类学生兴趣小组的活动,有关比赛等,只要学生能做的均应放手让学生去做,均应由学生社团(如学校学生会、年级学生会、某某学科兴趣活动小组等)出面通知。学校和老师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不要担心他们的字写得不好看,其实,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只要是他们认为必要的,他们自己将会做得丝毫不比老师的大包大揽逊色。有的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各项比赛都由学生做裁判,他们的热情以及认真、公正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教师。每年的元旦文艺汇演,许多学校都是由学生策划和组织,班主任、科任老师只是被邀请的对象,从节目的选择、排练,到器材、服装准备的全过程,学生是“主角”,教师变成了“局外人”。那一天师生关系是最融洽的,那一天学生是最兴奋的,那一天教师是最悠闲的,那一天没有压抑只有快乐,那一天没有乱子只有和谐,那一天没有相互的埋怨只有相互的感动。那一天他们甚至没有出面“通知”,只是兴趣相投,口耳相传,自发自动,自娱自乐。
工会是学校的群众组织,学生会(规模大的学校可以成立“年级学生会”)也是学校的群众组织。“群众组织”的最大特点是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正当维权。让各类学生社团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不仅是对学生正当权益的尊重和维护,也是培养他们主人翁意识、团队意识、归属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展示意识、成功意识等积极人格的必要途径和方法。
学校有关部门和教师为了不那么累,不那么忙,就要放弃担心、怀疑和责难,多让学生社团抛头露面。即便出些问题或乱子,那也是孩子学步中的一次摔跤而已,没有谁因为自己的孩子学走路摔倒而终止孩子学走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是可以甚至是必然犯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当是助手,应当是伙伴。学生社团的“通知”是展示学生鲜明角色地位及良好生活状态、生命状态的窗口,打开这扇窗口,教师的感觉将是自信,学生的感觉将是亲切,来宾走进校园也将油然而生钦佩之情。说的是“通知”,其实是“通知”背后的东西,透过“通知”这扇窗口往远处看,往深处看,将看到这所学校呈现的是怎样的学校文化。如果一所学校常常甚至天天有浓厚的“孩子气”的“通知”,这绝不是对正常生活的颠倒,而是对被颠倒生活的重新颠倒。
是鸟儿就要飞翔和歌唱,林子因为鸟儿的存在而富有生机。科学的学生观、学生生活观、学生成长观,才是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生活方式。可以说,有“学生组织”的频繁“通知”,有“学生社团”的活跃身影,这所学校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反之,再好也好不到哪儿。
◆看草坪
大概无人不喜欢花草树木,也没有一所学校不重视绿化,无不通过养花种草植树来美化环境。但说到底,花草树木是物,是让人享受的物,是为人服务的物,尽管它们也是一种生命存在。似乎大家都在规定学生不得攀援树木、采摘花朵,这除了因小树和鲜花富有灵性而可爱,也因其弱小而需呵护,应当借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弱小的意识。但说大树不能攀援则没什么道理。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是在攀树和戏水中长大的,只是由于“安全”之剑的高悬,让不同形式的生命和灵性之间对话无奈地终止了。
关于草坪,有这样一则案例。一个教师与她的学生约定:如果这节对全市的公开课上得很成功,我将好好的奖励同学们。结果,课上得大为成功,那位老师将兑现她的承诺。她问一个学生想得到怎样的奖励,学生说:“老师,这草坪长得真好,像柔软的海绵,我真的好想在上面打个滚。”在草坪上打个滚也成了孩子的奢望,这真是令人有沉重的感慨。山川河流,清风白云,树木花草,飞鸟禽畜,泥土昆虫,都是大自然的恩赐,走近它们,亲近它们,就是享受上帝对人类的惠泽。在学校,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走上一片绿茵,或漫步徜徉,或嬉戏追逐,或俯卧其间,或专注于一草一叶,或尽情地欣赏那泥土和青草混合而成的特别芳香,都是生命的对话,都是情趣的交流,都是心灵的沟通,人与草坪、人与自然肌肤相亲的感觉一定是友好的,亲切的,温暖的,在那种轻松释然的意境里,人才真正还原成了“人”。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去这样想,即便认同了这种观念也不允许孩子去这样做,不愿意把属于人的权利归还给“人”,这个“不许”那个“不许”、这个“严禁”那个“严禁”触目可及。有的学校硬是将大块的草坪绿地取而代之为僵硬冰冷的人造地砖;有的仅凭写有“不得怎样”、“不许如何”的一块小木版便无情地封堵了一条生命对话的通道,泯灭了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有的花费巨资铸成一尊硕大气派却并无寓意的雕塑造型,以冰冷的姿态傲视活生生的人;有的不惜投入豪华建筑却难见校园里有一股喷涌着灵性的水,没有一片让人亲近的草,没有一片让人享受和感恩的绿荫。
另外,我们还应审视一下那些“警示语”、“告诫语”。“小草有生命,请你多呵护”、“心生怜爱,脚下留情”、“心中有情,脚下留青”、“给我一片情,送你一片绿”,等等,不少确实极富情感意味,极富生命关怀。但我们不要将花草和人这两种生命、两种性情等同起来。提倡保护植物、保护绿色、保护花草,目的只是培养人的环境意识,提升人的文明程度,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植树种草正是为了有利于人的活动和生活,尤其在校园,花草树木并不是为了净化空气,更不是只供观瞻,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更优越的活动环境。环境、景观、器物是为人服务的,而不能让人去做它们的奴隶或附庸。保护和利用应当是辩证的统一,只要不是恶意伤害和破坏,正常的修补是因为有正常的损耗,而正常的损耗恰好代表了其使用价值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另一种观念应当确立起来: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有不同的本质、不同的意蕴,不可等量齐观,更不可本末倒置。当然,人的活动不可随心所欲,不能肆意而为,对人之外的“物”的管理应当有科学的规定,如“雨雪天不可踩踏草坪”、“与草坪和谐相处”等。其实,对花草树木和各种景观设施的爱护,如果到了不见任何“警示”痕迹的地步了,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常年累月地一直“警示”、“告诫”、“不许”下去,只能说明教育的无奈、无效甚至失败。减去一份霸道,就增加一份人性,我们能不能做到每学期除去一、两个“不许”、“严禁”之类的刚性条款,好好整治那些诸如“不许乱丢乱扔”、“不许乱涂乱画”、“严禁打闹起哄”、“严禁讲脏话”等这些随处可见的视觉污染、听觉污染。当然,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于兹不赘。我想说的是,“草地”是用来“放牧”的,市民广场的草坪、学校的草坪应当是放牧童心、放牧人性、放牧心灵、放牧生命的生机蓬勃的场所,如果能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成为孩子的世界,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关于“草坪功能”,是否从有“文化”意义上去解读,有无开放的心灵,有无科学的思维,都决定了有无正确的价值观,有无合乎情理的生活方式。
◆看待客
一所学校往往是由其“待客之道”让人看出它的雅或俗、活跃或死寂、有文化或缺文化的。
走进校园应当让人感觉出一种怎样的学校氛围,取决于那所学校具有怎样的教育生态、文化生态。理想的氛围应当是书声朗朗,笑声朗朗,歌声朗朗;图书室里鸦雀无声;运动场上龙腾虎跃;课堂紧张有序,课间音乐悠扬。总之,校园生活要动静相宜,张弛有度。而我们却时常看到另一种氛围或景致:过多的红色条幅,到处是标语口号,主干道彩旗飘扬。其实这里没什么庆典,没什么仪式,没什么重大活动,只是为了迎客、待客、让别人看,当然如果有庆典仪式就免不了有拱门和气球了。一所学校在日常状态下完全不需要这些,如果硬说成“需要”,那只能是刻意包装,是虚张声势。朴素、自然、整洁、清净、轻松、和谐,看到有生命张力的人的活动,听到来自心灵的声音,校园里有自信的脚步,有身心俱悦的笑容,才是理想的、自然的、生态化校园。文化不是“兴奋剂”,而是“太极拳”,天长日久地、平静地打造细节,方能固本强身,积蓄功力,校园文化并不有赖于彩旗标语和口号。再说一个细节,每逢来宾,许多学校总是搬来一块现成的“老少咸宜”的欢迎标牌立于校门口、大道旁,不锈钢的材质和工艺不能不说精致、精美,但它的面孔终究是冷冰冰的,它的内容终究是了无真情和深意的。迎客要真诚,迎客也要因人而异,在一块传统的木制黑板上以彩色粉笔写上恰切的欢迎语,宾客所感觉到的温馨要远胜于看似高档和盛情实为敷衍的现代化“欢迎”标牌。真诚才是真情,真情无需作秀,宾客看重的不是你怎样欢迎他(们),而是“欢迎”之后之外的东西。
关于“待客”,在有些方面倒应该越细越好。现在学校大多以一次性纸杯沏茶待客,姑且不论传统的瓷杯、玻璃杯与时下流行的纸杯质量上孰优孰劣,礼节上孰轻孰重,只是纸杯也该用得讲究些。有的用一只嫌软,用二只浪费,就是少有人想到使用杯托,就是少有人去想一想是否便于客人使用;用了杯托就既避免了浪费,又方便了使用,给人的感觉是认真的,是以“客”为本的。也有因为需要待客隆重些的,要上果盘和其它零食,但放置却不够科学,几种水果各置一盘,几个盘子各置一方,客人只能就地取“材”,即便喜欢另一种也不大好舍近求远。好事没能办好,真情没能让人领情,未免遗憾。那次我们到通州实小考察时,感受到了细致入微的接待:每人一只盘子,型号色彩相同;每只盘子里的水果都按品种和数量均匀搭配;每只果盘里都有几根牙签;盘子的左边是一瓶矿泉水,盘子的右边是一包湿纸巾,客人尽可各取所需,取用方便。能够如此待客的学校,它的文化还令人怀疑吗?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可以用来概括南通教育教学的管理思想,那么“细节体现品位”则揭示了南通人的待客之道。一个心里真正装着“人”的人,一定是个能把“事”做好的人。
“文化”这玩意极为重要却并不神秘,它体现于人的生活细节之中,生活细节最能看出人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最能体现人的文化内涵。有人总以为“文化”是一种包装形式,甚至只理解为读了几本书,写了一些文章,能说会道。人们的行为方式是皮肤,在皮肤下面的血管里流动的血液才是真正决定人的品质的东西。“皮肤”是可以移植的,而血液才是真正难以替代的。文化是血液,是基因,决定人的品质和品位。
◆看文字
这里的“文字”不是文章,只是“字”,是由人书写供人识读的“字”,而它因与“文”经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足以说明“字”就是文化,尤其是汉字。除了实用目的,写“字”、用“字”、品“字”都是一种文化行为。对文字的态度就是对文化的态度,可以由此看出一个人的文化敏感性、文化鉴别力、文化创造力。教育本身就是大文化事业,校园是文化场所,校园里有很多的“字”,有很好的“字”,有各种风格的“字”,就有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就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通知”的实质是“广而告之”,让人了解和接受某种信息。但在学校似乎并不简单得仅此而已。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传达给师生的不仅是一种事务性信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性信息。看到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上有一段或规整或清秀或遒劲或洒脱的粉笔字,人们驻足的时间会长一些,人们欣赏的眼神会专注一些,也会有人伸出一根手指照着某个字空临一番,这在初、高中尤为明显。有的学生就是因为羡慕某老师的字而亲之信之敬之,这种以“一招鲜”的优势征服人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有校外人士来访,看到漂亮的粉笔字以及大量的有水准的师生书法作品一定会对这所学校多一分敬意;而如果看到不像字的“字”,他对这所学校的第一印象又是什么呢?可是,我们有些学校却无心去讲究字,讲究字的书写,讲究字的质量和品位。写粉笔字应当是学校教师的拿手好戏、得意之作,好字应当是学校和教师的第二形象。由此,是否可以这样说:“通知”上的字要有可供观瞻的质量,高手应当多出手,乏善可陈的字应尽量少抛头露面。当然,由于内容多,版面小,张贴打印“通知”也未尝不可。但为了讲究“字”,能否使用毛笔呢?在大多数学校,这就更叫人为难了。即便有软笔书法高手,如今,我们还有多少人有此耐心和雅兴呢?包括毛笔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恐怕就是这样在我们手中丢失的,这并非危言耸听。
关于“字”,另两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这两种现象传播范围更广,与人的关系更直接,故而影响也更大。一是毕业证,二是成绩报告单。学校颁发的毕业证是供人永久珍藏的,校长亲自将毕业证交到学生手上,宣告了这个学生在这所学校接受教育或几年成长的一个终结,毕业证也就应当成为一个孩子人生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完满的“句号”。学生对这张毕业证的看重程度无论怎么说也不为过。而如果当他打开红彤彤的毕业证,看到的是模糊不清、很不规范的学校红印、校长签章、压到了脸上的钢印,他会作何感想?这是另一话题,无需展开,我想说的还是“字”,是教师书写在毕业证上的几个“字”。有的学校似乎什么人都敢填写毕业证,有的学校也认可什么人都可以填写毕业证,打开一看,那只有三个字或两个字的名字写得实在是叫人不敢恭维,还有写错了其中的一个字、弄错了学生的出生年月甚至性别,让学生带着遗憾和不满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如果再联想到在校期间的种种不快,他(她)怎么可能敬重老师、留恋学校?把学生只有两三个字的名字写准确、写工整、写漂亮,不只是有无工作责任心的表现,更关乎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尊重家长,是否尊重历史。把具有历史档案价值的证件上的“字”写好,实在不只是“字”或“书法”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几个值得欣赏、值得回忆的“字”走出校门,就是携带着一份美好,珍藏着一份感激。如果学生打开毕业证看到上面的书写、上面的印章,无奈的感慨“想说爱你不容易”时,教育画上了圆满“句号”吗?
同理,学生的成绩报告单(或“素质教育报告书”)也存在同样甚至更严重的问题。有的是班主任抄写评语填写分数,有的是任课教师填写,字的规范与美观难以尽如人意。更让人不能理喻的是,有的教师不敢出手,就“请”学生代劳,小学为娃娃字,中学也多为涂鸦字,学生、家长及其亲朋好友看后作何感想?即便是个好教师,人们看到他(她)的字,他(她)的做法也会使其形象大打折扣,且殃及学校形象。还有另一种做法也不宜提倡,即毕业证、报告单上的文字不由人工书写,而用电脑打印。这样规范和清晰许是做到了,但淹没了情致,淹没了艺术,淹没了教师货真价实的能耐、水平和风格,淹没了人与人交流该有的亲近、亲切。电脑只是工具,只是技术,人工书写才叫艺术;电脑打印只是机械操作,人工书写才是情感交流。事实上,我们因过多地依赖现代化工具而抑制和泯灭的才智和情致太多太多了。关于该不该写“字”,关于能不能写出好“字”,还有以上提及的种种细节,不仅是个文化功夫、文化水平问题,更是个文化思维、文化意识问题。
教育是文化事业,校园是文化天地,教师是文化人群,我们的工作应当葆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我们的生活应当彰显浓厚的文化色彩。滴水折射出七色阳光,细枝末节也能昭示出文化追求,即怎样的价值判断决定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图书馆、阅览室不能看不到师生身影,真正的文化殿堂是神圣的,但不应是寂寞的。教师办公桌上除了教材、教参、各种辅导练习、小报,还应看到重要的教育类、人文类专著和期刊。室内外墙壁上的“三风”少一、两个字也长期不补上,就会如同一个人缺胳膊少腿或缺鼻子少眼睛。如果校风、教风、学风太滥太俗,了无内容,那就是视觉污染。其实学校无需这“风”那“风”,有一个简明、醒目、内涵丰富而又高度凝炼的“校训”足矣。有些学校广播电视台长期不开通,课间鲜有音乐声;大多数学校的校园网都名存实亡,点击网站,回应你的每每是“找不到您需要的网页”、“该页无法显示”等,让同仁或朋友再无兴趣关注它,走近它,这所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边缘化。有些师生对纸屑杂物视而不见,人人踏着走过去就是没人拾起来,环境意识、主人公意识、责任感意识可见一斑。升旗仪式上学生队列排得整齐,神情也很庄重,但如果教师散落各处,东倒西歪,交头接耳,就与应有的肃穆气氛极不协调,与应有的师表形象差距甚远了。学生能天天做操、认真做操,但如果大部分教师从不上运动场,班主任尽管都站在队伍的前面或后面,却很少与学生一道做操;扫除或其它劳动往往只是学生干得满头大汗,如果教师袖手旁观,或指手画脚,似为监工,师生就没有实质性的融合,没有实质上的平等。许许多多,不一而足。
以上说的都是一些现象,可谓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文化。有人把学校管理理解为观念、理念、制度、规则、习惯、风格、传统等等,都有道理,但究其实质应归结为“文化”,文化是价值取向,文化是生活方式,文化是人的素质。在校园,它外显于人的言谈举止、人际关系、规章制度、环境设施、器物利用等所有方面以及表现于这些方面的细枝末节,内隐着价值观念和追求,对这些方面的感觉就是对这个学校文化的感觉。如果我们怀着文化意识在每一个细节上用点文化心思,在每时每刻每件事上做得富有文化意蕴,生活就会变得有情趣有意义,我们的校园也才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