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张运,刘龙飞

土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张运,刘龙飞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基建工程的大力开展,道路、水利以及房屋等基础设施不断被改建与拓建。软土地基因其强度较差、施工后形变较为强烈,因此土建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及工艺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技术的合理选择与规范使用即是重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其沉降问题的成因,而后重点介绍土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最后以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为例,分析其技术要点。

关键词:土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其沉降原因分析

软土地基其自身的含水量与孔隙较大,无法自主形成稳定结构,且触变性与流变性显著,一旦遭到外力,即很大程度上会产生横向或纵向形变,继而延伸为基塌陷等问题[1-2]。除此之外,软土本自身因其较差的抗剪强度及较高的压缩系数,而使其自身承载能力较差,受到一定荷载即很大程度上会产生沉降。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构成物质主要是粘土或者粉土颗粒,也包含砂土、泥炭或者其他有机物质,土层下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位一旦上升,则直接破坏到基础的稳定性,继而造成地基沉陷或者混乱沉降等问题。因此在建工程的设计施工之前,即需要切实对现场情况予以全方位的考量分析,选择切合实际的可行性高的施工措施与方法。

分析其沉降原因,细化如下:其一是地质原因,如上文提到地下水位高,其地下水较为丰富,加之软土地质地层分布、土建工程规模较大等因素,不同部位的软土地基产生的沉降情况各不相同,即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直接损坏基础,继而影响到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即必须及时、有效予以地基加固,抑制且预防软土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其二是结构原因。施工的不断推进,即持续性增加土建工程自重,自重作用下土建工程则会相应的产生下沉。同时为保证正常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不同地基的施工部位通常应用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正常情况下地质条件相对不差的场地,为提高施工效率,则开展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而若是地质条件较差,或是在软土地质施工时,则主要应用静力桩、振动桩进行施工。因施工技术的不同,土建工程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均匀沉降,不仅仅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后续工程也产生一定连带性影响。

二、土建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简析

(一)静力压桩技术

相较于传统打桩施工技术,静力压桩技术的优势较多,其显著优势在于消除了传统打桩施工技过程中噪声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此技术不仅仅噪声小、环境污染程度轻,其施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质量有保障,主要应用在软弱土层地基的施工。通过应用借助静压力,将预制桩逐步压入地基。静力压桩除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低以外,还可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集约节约使用量[2]。继而有效控制工程综合成本,而提供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相应的增加了企业外化的社会效益。实际施工中,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其现实需求合理使用静力压桩施工技术,保证施工效率与质量。

(二)振冲加固

对于普通松软地基,应用振冲加固技术即可取得优异的效果。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借助振冲器的强制性冲贯作用而改改善软土性质,予以加固,或是将难以凝合的粗粒应用振冲的手段施加到软土层中,以此提升地基强度。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振冲击加固技术不仅仅操作便捷、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优良不仅施工快速,其技术要求也不高,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三)灌浆加固

此技术的工作机理与振冲加固技术具有相似点,即是首先改良软土地基土壤性质,继而加固地基基础。实际施工步骤如下:将钻孔钻入对应的软土基础层,再借助高压灌浆设备,将配制好的水泥化学浆液由钻孔灌入软土基础地层,使得土层与浆液产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反应,继而发生胶结,最后是受到劈裂、挤压及凝结等综合作用影响下,继而有效改善土体性能及结构。以此,保证且提高整个土建工程地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强化对整个土建工程的有效支撑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此外需注意的是,该技术前使用需明确软土特点及其类型,针对性的选选择灌浆用的化学浆液,以此保证应有的加固效果,实现对土体结构的改善,继而提高土建工程地基的稳定性。

(四)静力压桩加固

该技术的工作机理为:土建工程承重柱重力作作为反向力,借助自重装置将静力压桩预制桩分节压入土层之中,继而改变土壤的颗粒组成模式、结构形式、间隙大小,继而加固土建软土地基加。应用该技术时,需稳固焊接上下节静力桩的承接部位,确保静力压桩连续运作及其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压桩的液压量与压力,现场监理需全过程同步监控并引导,确保施工的安全开展。若压力达到设计荷载标准则立马终桩,终桩后将压入桩后再焊接桩头钢筋与原基础钢筋,而后尽量在第一时间内浇筑混凝土承台,保证与其基础连接的整体性。应用上述加固方式之后,可有效将上部结构荷载借助桩直接延伸到坚硬的土层,继而加固土建工程基础。

(五)排水固结

此法是相关处理技术,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完加强地基的排水承受压力,继而排水可相应的增加预压力,或是再度加入化学溶剂等方式融入到软土层内,而加强则更适合应用到土,继而加固软土层。采用此法处理岩土工程地基,主要是借助其缝隙内混合物质以增加土层的黏结度,继而减少渗水[3]。此法还涵盖电渗排水、真空预压等方法,需基于施工环境,切实根据作业难易程度选择对应的添加物。此法操作步骤,主要是借助空压制造机结合粉体向地基中喷射添加水泥与石灰等物质,而后再度充分搅拌使喷状物与土层实现完全融合,继而可使得土地软土层硬化,最后即实现加固地基。

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些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其各自具有特点与优势,因此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针对性选择,保证应有的效果,切实满足地基基础加固的现实需求,确保且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三、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要点

道路的扩建以或拓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之后主要会发生的问题是下沉速度的差异性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横向裂隙以、新旧土层移位等问题[4-5]。现阶段,处理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强夯法,借助机械夹具将重锤提升至一定高度,再结合地面形成的夯压力与软土自身内压力的两者相互作用夯实软土地基。此法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已得到深度认可及广泛运用,但其相对来说也同样存在缺陷,即是施工活动中具有强烈的夯击波并产生大范围的振动,严重危害到周围植物与建筑物,因此施工前的预处理工作必须对周边情况予以详细核查,保证周围居民以与建筑物的安全。其次是反压护道的使用,道路正式施工之前,道路两侧建筑必须构建起一定高度和宽度的防护道,对原施工路基的荷载方式起到一定的分力辅助作用,以此增强软土地基向两侧移位的抵抗能力,可有效抑制或大幅度缓解地基两侧的隆起活动,以此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此法的施工较为便捷,无需特殊材料与设备,重点在于稳定行,而其缺陷在于占地面积较大,后期沉降幅度较大,工后需开展大量维养。

其次是排水法、换填法以以及搅拌桩等方法,广泛应用于处理道路软土地基,其建筑活动中,不论是材料或是施工过程,其差别并不显著,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

结语

土建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应切实根据工程现实需求与地基实际情况的共性点,切合实际的选择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监管与引导,保证且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昌龙.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1):271.

[2]何勇,陈超.土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58.

[3]赵洪波.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及加固施工处理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74.

[4]吴家峰.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及加固施工处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7):33-34.

[5]薛宝刚.土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管理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6(09):151.

论文作者:张运,刘龙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张运,刘龙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