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建造阶段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建议论文_廖志辉

核电建造阶段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建议论文_廖志辉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512

摘要:在核电建造过程中,通过收集分散的、特定区间的质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质量管理薄弱环节,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并实施进一步的纠正措施,防止出现重复性的质量缺陷,提高质量水平,是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星级控制

1引言

在核电建造过程中,应用统计技术对工程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正确反映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真实状况,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便采取进一步的纠正措施,防止出现重复性的质量缺陷,提高核电建造施工质量,是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核电建造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过程控制环节多,工序复杂,影响质量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建造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信息数据量庞大,质量信息统计分析的难度较大,存在分析不深入、分析结果未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深入质量问题统计分析,充分利用分析结果指导质量管理改进,真正实现质量信息分析对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工程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

2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2.1质量问题综合分析频次确定

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是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问题产生主要原因,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以确定需要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综合分析作为项目部的一项管理制度,应确定一个固定的周期,周期长短应根据项目的总体管理水平、项目完成时间长短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的数量来确定。

核电建造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多,工序复杂,影响质量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质量问题综合分析周期过长,对质量管理重点的指向不及时,应以一个月一次为好。

2.2质量问题信息收集

质量数据是综合分析的基础,其广泛性和真实性对分析结果的客观程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核电施工工程庞大而复杂,通常在一个分析周期内产生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较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或缺陷及时记录,则收集过程可能花费很长时间,且收集的数据真实性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开展分析工作。

为确保及时取得有用的信息,应明确负责收集信息的部门/单位并制定有关信息收集的管理程序或制度。在管理程序或制度中应明确信息收集部门的职责、信息收集渠道、以及信息收集的方法和频度。

信息收集部门应设置好反应质量状况的各类信息清单,如不符合项报告清单,纠正措施报告清单等。然后就是每一个质量人员对所发现的问题或缺陷及时记录到相应清单中。

信息收集范围至少应包括:内外部质保监查、监督发现问题;内外部会议、外部信函提出的问题;不符合项提出问题;现场质量巡检发现问题;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信息;停工令情况等。

2.3质量问题整理与分析方法

质量信息收集到的往往是定性的资料,为便于分析,应将其转化为定量指标,即整理出分析数据。数据的提取具有较大灵活性,一个重要的原则则是根据分析结果的用途和组织机构进行适当选择。分析过程应借助适宜的分析图形,使质量信息能得以直观显示。

为使问题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可根据问题性质将质量问题划分为管理类问题和实体类问题。

2.3.1管理类质量问题整理与分析方法

管理类问题指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管理行为不当,不符合法规、程序要求的问题,对此类问题通常发出纠正措施要求、质量观察意见要求相关责任单位/部门进行整改,与外部单位间可能还会以信函、会议等形式提出。

管理类质量问题通常能涉及到质量管理的某个或多个要素,因此对这一类问题的整理与分析可根据问题涉及的要素进行。对要素的统一分类,可根据项目主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为分类参考,如ASME NQA-1要素、HAF003要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分析方法和步骤:

1)根据质量问题涉及的要素,统计出问题的要素分布情况,对于问题频发的控制要素,就是质量改进下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对于问题频发的控制要素,可按照责任单位/部门做进一步的分析,精确指向该控制要素的下阶段关注对象;

对关注对象的重点控制要素问题频发做进一步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对根本原因的统一分类,项目部也应根据实际制定具体的分类标准。比如将根本原因分类为以下几大类:不合适的监督或管理、不合适的人员能力或技能、程序图纸不当或错误、执行人员的培训或资格不够、设备处理不正常或不合适、不切实际的要求或标准、不合理的日程安排、工人疲劳、原材料缺陷等,对于各个大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小类。

2.3.2实体类质量问题整理与分析方法

实体类问题指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缺陷,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问题,对此类问题通常发出不符合项报告、质量观察报告要求相关单位/部门进行整改。与外部单位间可能还会以信函、会议等形式提出。

实体类质量问题同样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各个要素,且实体类问题专项性较强,且各专业通常都有多个施工班组,各施工班组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各有不同,结合项目部组织机构特点,质量管理部门通常按照专业设置了相应的监督工程师,所以对于实体类质量问题可按专业进行问题要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主要责任班组分析,最终关注对象指向各专业施工班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各专业质量问题涉及的要素,统计出问题的要素分布情况,对于问题频发的控制要素,就是质量改进下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对于问题频发的控制要素,可按照责任班组做进一步的分析,精确指向该控制要素的下阶段关注对象;

3)对关注对象的重点控制要素问题频发做进一步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对主要原因的统一分类,与管理类质量问题根本原因分类相同。

2.4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实施星级控制

对各类质量问题的综合分析,找出了质量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相应责任单位/部门,下一步就是有针对性的制定纠正措施,并落实至各责任单位。对于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质量管理部门应进行跟踪验证。

核电建造项目部应根据法规及标准内容,结合项目质量管理要求,对法规/大纲要素进行分解,同时结合以往监查、监督、检查等验证方式反馈的质量情况,依据各要素问题发生频度和要素的重要性等因素建立要素的总体星级控制表。要素星级控制表应体现各管理要素的核心要点、职责分配情况、主要控制内容及控制星级。

质量问题综合分析纠正措施制定后,质量管理部门应针对不同问题的主要、次要原因,投入不同的关注度,结合总体星级控制表,形成要素的动态星级控制表,实现星级控制。动态星级控制表应体现管理要素、主要关注内容、关注对象、关注星级。动态星级控制表应根据每期质量问题统计分析情况进行及时更新调整,以实现与现场实际存在质量问题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其对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推动作用。

3开展质量问题综合分析的注意事项

3.1将质量问题综合分析与项目质量文化建设相结合

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本身并不能为项目带来直接利益,其价值是通过进一步策划和纠正活动来实现。所以,应与项目质量文化建设的其他方面相结合。对于质量问题综合分析结果应提交项目领导,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必要时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在各部门/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启发人员荣誉感,并将其转化为工作动力,从而对整个项目质量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2将质量问题综合分析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运用得当,质量问题综合分析将与质量监查、管理评审一样,成为质量管理的一个有力工具。考虑到实际效果,质量监查和管理评审的频率不宜过高,而质量问题综合分析在施工活动具备一定规模的时候即可以较高的频率开展,弥补前者的不足,及时把握施工活动中的质量状况,尽早采取纠正措施,从而使质量活动更大程度实现持续改进。

4结束语

在核电建造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重复性的质量缺陷,提高核电建造施工质量,就要充分利用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分析质量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责任单位,有针对性的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分级对待和控制,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希望通过该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方法的研究探讨,可以对核电建造项目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质量管理学》张公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

[3]《核设施质量保证要求》ASME NQA-1 1994

论文作者:廖志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核电建造阶段质量问题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建议论文_廖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