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材料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结构安全。本文中将对市政施工中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以及质量的控制管理问题展开分析,促进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控制管理
引言
施工材料是市政工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材料质量是否合格,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很多工程质量的病害都是因为工程材料不合格引起的,很多不合格的材料,给工程建设造成很大的隐患。通过科学鉴定和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和合理使用,对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基本建设步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就市政工程建设材料如何控制管理,谈一些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体会。
1市政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目的
1.1对建材的配合进行优化
市政工程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用的方式和手段很多,这需要在选择的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就是选择经济性能高、使用材料少的。在试验中,为了确保在满足建筑材料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配置时选择灰剂量小的配比,在沥青路箍施工设计中选用油量少的操作。如何使材料的配合比更加合理,这些都需要通过试验来完成。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效率,从而降低项目资金成本,使项目得到进一步改善。
1.2对材料的性能进行科学评价
评价材料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科学评价材料的性能,是指在工程中使用测试和测试方法,对建筑材料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制定相关标准,按规定的方法对所有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这样一来,材料的质量,性能的优劣,可以适用于目前的工作条件将一目了然。
1.3有助于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增强企业收益
试验和检测方法对市政工程中的原料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使其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还对建筑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方法等有着有效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2市政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
市政工程施工的材料主要包括施工中的工程的实体的各类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这些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能各有所异。工程施工建设的物质基础就是施工材料,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中之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材料检测和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材料的供需没有完整的计划,堆放材料缺乏规范,没有明显的标示,保管不到位,管理上缺乏应有的机制,而一些材料如钢筋受潮变锈蚀,水泥遇水等没有及时处理,仍然在施工中使用等。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检测不及时,检测不严格,检测不全面,胡乱安装等,导致施工中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被使用,这样就对工程造成了巨大的质量隐患等。还有就是会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路基土的土质材料的土壤调查没有认真进行,缺乏必要的调查措施,施工中使用的CBR值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施工的钢筋等没有按照设计的规定进行购买,同时在钢筋的连接时没有及时的检测,焊接或者搭接不合格,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质量事故。半成品的材料或者是预制的构件没有进行相应的检测就直接在工程中施工,都会造成工程中的质量事故。
3市政工程施工中相关材料的性质以及检测项目
要想保住市政建设达到优质的工程项目的目的,只有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才能满足要求。优质的施工材料,熟练的操作技能可以在很大作用上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优良。施工材料的工艺性质、力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施工材料具有的特点。施工工艺和施工技能的娴熟程度是决定市政工程质量的有力的保证。要检测好施工中使用的沙石、水泥、沥青、碎石等施工材料的检测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能够通过检测结果果断的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工程中需要检测的项目有钢筋的冷弯试验,拉力试验,缩性试验;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细度等;砂的颗粒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沥青的软化点、延性、针入度、软化点等;碎石的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等。市政工程中各种材料的检测项目和规范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在钢筋的检测中对于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多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测。在检测中如果有意向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可以取双倍的材料进行继续的检测,如果这样还没有能够达到规范要求的规定,就视这批材料为不合格材料。对于市政工程中出现的这种材料要列出相应的处理报告,同时要避免这种钢筋混入到其他钢筋的使用中。在对沥青的检测过程中要以同品种、同规格、同标号的材料以一定的单位进行检测,不足一定单位的要按照一定的单位进行计算。对于水泥要重点检测水泥的有效期,连续检测要在水泥的有效期内进行检测。
4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的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4.1完善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和控制制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的控制管理,就必须要完善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和控制制度,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进行施工中的材料管理,提高管理效果,保证桥梁建设质量。首先市政工程管理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保证各项施工材料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的科学应用。除此之外,在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后,还要确保材料监督管理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材料的科学使用,提高桥梁建设质量。
4.2材料进场管理
对进场材料,要有出场质量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合格证书、检验报告为复印件的必须加盖供货单位的印章,特殊情况也要求进行补报。如水泥,技术标准规定,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天内寄发除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天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天内补报;认真核对数量,检验外观质量,查对标示、检查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钢筋,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别检验;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必须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
4.3材料的使用管理
预算部门要严格根据额定确定的材料消耗量,仓库管理要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材料的使用依据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发放,材料管理人员应对使用情况监督,做到工完料净物清。超限额的用料应办理审批手续,注明超耗原因,寻找节约途径。同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推广使用降低材耗的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另外一点就是加强周转料管理,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均衡组织周转材料的进场、退场,以不影响施工进度和尽量降低租赁费用的原则进行。因为市政工程战线长,既要做到周转材料合理周转,节省用量减少支出,又要及时归拢多余周转材料。
4.4促进新材料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除了要在制度方面进行管理之外,对于新材料技术的推广也同样可以加强对材料运用的科学管理,当新材料运用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材料运用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参加教育培训,对新的桥梁施工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新材料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取得更好的建筑效果。
结语
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有利的措施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得到及时的检测,并控制好施工中的原材料和材料管理工作。解决好施工中的材料问题就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凌屏.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及控制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
[2]王丽.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测及控制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7).
论文作者:高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材料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