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技术新发展研究论文_王科

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技术新发展研究论文_王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工程院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测绘技术作为各种工程建设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我国的测绘技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机械测绘、数字测绘以及信息测绘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信息测绘建立在当今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的基础之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测绘技术;创新发展

一、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

测绘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固定、单一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发生着相应的改变与升级。测绘技术受整体社会环境、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影响不断地发生改变,以适应社会的进步。过去我国的测绘技术往往围绕着农业、矿业、石油业等第一、第二产业,近年来,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筑测绘以及其他类型的民用需求也开始增加。测绘技术在我国经历了“三步走”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经济增长的不断优化。

我国测绘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机械测绘”阶段。在这一阶段,测绘的主要工具以各种光学仪器为主,往往需要大量技术工作者进行各种数据的采集、分析、计算,并且要携带大量不同功能的光学器械,非常的费时费力,反映了我国测绘技术早期发展的艰苦历程与测绘工作者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在“数字测绘”阶段,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精密仪器的逐步发展,使得测绘工具的功能性得到了加强,其操作变得更为简便,功能变得更为多样,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单位中用一件设备完成过去需要好几件设备、好几位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我国的测绘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基于第二阶段的技术成果,目前的测绘技术又面临着第三次的转型升级,即“信息测绘”阶段。与前两种升级革命不同,这次变革并非只是工具上的革命,而是多维度、全覆盖的综合性技术升级。信息测绘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利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将数据的采集方式、采集渠道进行拓宽,从而更快速、更高效地采集更丰富、准确的数据。尤其是近年物联网、大数据等概念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应用,给了测绘技术实现智能测量、智能计算与智能分析的发展空间。

此外,测绘工具也在快速地变化升级,传统的光学仪器由于操作复杂、功能单一、不易携带等原因被电子器材取代。而近年的卫星测绘、无人机测绘等新的技术手段则提供了更多简便、快捷、高效的选择,这样不仅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度与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利用电子设备、信息技术代替人类劳动,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在野外、高空等危险场景作业时的人身安全,避免了高强度、高危险的测绘作业对工程技术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的可能。此外,测绘技术的存储、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手工制图开始被电子画图、电子信息储存等新方式取代,变得更为直观、丰富,且便于保存、共享。

二、互联网时代下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改变了测绘技术的面貌。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随着近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生产、分配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社会的面貌。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技术不再是单一的上网冲浪、找资料这样的简单操作,而是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实现信息的收集与共享,从而帮助决策者对事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更为理性、精准的估计与预测。互联网技术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有效、紧密地串联整合起来,形成更为多元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

如“大数据”、“物联网”、“云存储”等概念的发展,信息的储存、采集方式都变得更为立体,传统建立在文档、图纸上的信息储存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包容、庞大的信息流。尤其是互联网的生活化、个人化趋势,也使很多曾经曲高和寡的技术以产品的形式被更多的人了解、消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互联网时代下测绘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技术发生了很多变化。从技术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测绘技术开始广泛的利用互联网数据平台,建立了大量数字资源库,对测绘的记录方式也转移到电子信息数据库中,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测绘数据的交流与共享。我国在北京、上海长春等地建立的卫星激光测距设备,目前也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地理空间定位网络,将传统纸质化、实体化的测绘作业转变为电子化、信息化的智能作业。地理信息系统、激光测距、GPS技术的使用也改变了传统测绘工作“亲力亲为”、“身临其境”的工作方式。

三、互联网时代下测绘技术的创新路径

互联网时代对测绘技术研究者、工作者、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技术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认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创新途径实现升级: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完整信息网

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技术非常依赖卫星技术、激光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没有卫星技术就无法实现地理数据库的建设,没有激光技术就无法实现远程的精准测距,没有电子信息技术就无法完成网络数据平台与各种测绘系统的建立运营。而这些技术很多都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尤其需要通讯卫星、计算机以及电子电力等技术的加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测绘的起步还较晚,在技术问题上还需要更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很多基础设施还在建设过程中,地理空间信息网络还有待健全,这都需要政府进行大力支持,在全国范围内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建立完整的数字信息化测绘网络。

(二)培养相关人才,形成理论体系

由于目前的测绘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的跨界趋势,亟需更有包容力、综合能力的人才。只能操作单一光学器材,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测绘工作需求,更不是我国测绘相关专业未来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全方面的运用测绘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具有更开放、综合的技术素养。对此,各高校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实际需要与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沿,优化教学体系、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大培养力度、拓宽学术领域合作,建设完全、周密的信息化学科体系,为我国的测绘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必须将互联网技术作为重要的学科建设重点,加强互联网领域与测绘技术的合作研究,实现生产与研发的统一协调,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

(三)加强国际合作,做到“引进来,走出去”

我国的测绘技术在目前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相关技术工作者、管理者要加大国内外技术交流力度,探索中外合作模式,引入外国先进技术经验,不能闭门造车。我国的卫星与测绘互联技术还不够成熟,在技术与市场、产品对接时也缺乏转化思维。对此,技术研发者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心态和兼收并蓄的品质,对外国相关成果进行开放、理性的研究,并在吸收外国优秀技术的同时实现本土化和再发展。除了要“引进来”,还应该尝试“走出去”,通过将已掌握的成熟技术进行输出,从而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国际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互利、共赢。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测绘技术在技术的逐步积累与突破后,还会产生更多质的飞跃。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不断创新、借鉴先进成果,我国的测绘技术将会变得更加完善、多元。

参考文献:

[1]黄亮.“互联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软件,2019,40(10):30-32+151.

[2]祁向前,张红华,吕利娜,赵威成,张在岩,叶欣,马福义,赵喜江.“互联网+测绘”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2):50-52.

[3]王德清.互联网背景下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通信,2018,20(10):79.

论文作者:王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下的测绘技术新发展研究论文_王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