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整体设计论文_宋国庆

浅谈建筑整体设计论文_宋国庆

宋国庆

(甘肃联众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和性能也越来越高,对于整个建筑来说,整体设计是尤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直接的影响了建筑后续的设计以及施工,所以有必要对建筑整体设计方面进行简单的讨论,因此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建筑整体设计中需要运用到的综合技术以及建筑创造元素,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整体设计;创造;综合技术

前言

在建筑设计中,整体设计是当前建筑领域上一个较新的概念,这种设计方法主要讲究的是全面的、综合的进行设计,将与建筑有关的各个元素充分的协调起来,如建筑的内外部环境、建筑软硬件技术、建筑构造等,这设计过程中主张将当前的新兴技术和高品位建筑创造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建筑未来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尽最大努力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能源,利用高新技术对建筑的构造进行全方位、高品质的设计,节约最大成本的同时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以下本文就对建筑整体设计相关技术和创作进行分析。

一、建筑综合技术和建筑创作相关概述

在建筑整体设计中,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即建筑创作和综合新技术。综合新技术指的是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发挥各学科的特长或优势,再结合当前建筑新技术进行最合理、最科学设计的技术,需要将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建筑整体构造以及建筑的每个构建进行全面的协调,再提高后续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整个建筑的投资。

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底层平房,每个建筑成功的修建都凝聚了多人的智慧与力量,其中的建筑创作就是建筑设计师付出的智力以及期望,需要建筑设计师全面的、综合的考量建筑的内外部环境、建筑机构、建筑设备、建筑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建筑整体设计需要付出的力量和辛勤是巨大的,此外,除了设计之外,一个建筑的成功修建还需要施工、安装、管理等方面付出相应的努力。

对于建筑整体设计来说,我国人们对于它的认识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人们仅仅对整体设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指明各个岗位的人需要做些什么,都是广大建筑领域的从业者根据自身经验不知不觉的在工程设计中做了相应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整体设计成为了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人们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随之很多方法和理论也应运而生,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法和创作观念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建筑设计的灵感也更具分析性和综合性,他们科学的对建筑整体设计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建筑整体设计综合能力,加上近年来各项新建筑技术的出现以及各种新设备和新材料投入到建筑行业,建筑整体设计师的知识体系、综合技术、思维方式都得到了较大的突破。

二、建筑整体设计采用的技术

(一)建筑智能化技术

建筑智能及时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到我国,当时的计算机网络10BASE-T标准在国际推行时间并不久,但是给智能建筑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很多的建筑设计师用超前的眼光极力的推荐和使用智能建筑新型通讯骨架-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作为一种通讯传输网络,将交换设备、语言系统、管理系统等相连,能够充分的将外部电信网络和建筑内部的信息工作区相关设备进行连接,使建筑整体设计相关信息能够更快速、更完善的进行传递,有利于建筑整体框架设计。

(二)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扁梁结构技术与平板结构技术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整体设计中属于较为重要的部分,为了进一步的满足目前建筑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整体结构合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尽量的减少结构构件的高度,而无粘结预应力扁梁——扁梁结构技术与平板结构技术就是常采用的结构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构设计中利用预应力混泥土梁板结构技术能够比普通梁板设计节约钢材用量约27%,节约混凝土的用量约15%,梁高度也相应的得到降低,约30cm,而采用扁梁结构比普通梁板设计节约钢材用量约6.6%,节约混凝土的用量约10%,梁高降低约20cm。

(三)底板温度配筋技术

建筑地下室作为当今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地下室主要在抗裂和抗渗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对此,在设计中先对底板的抗裂进行科学的计算,计算后施工时采用底板保温技术,将传统施工中的中间排温度应力钢筋进行取消,并设置其上下二排受力钢筋,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地下室的施工要求,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成本。

(四)冰蓄冷空调技术

在目前的建筑整体设计中,冰蓄冷空调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主要的特点是节约运行成本和电力移峰,这是由于冰蓄冷空调技术采用的是分量蓄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蓄冷设备的容量得到控制,而且其利用率也极高,所以这种模式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为了进一步的运用这种技术,可以结合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的微机控制,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电费结构以及建筑内用户的冷负荷要求选择出最佳的冰蓄冷空调运行方式;二是尽量将当日蓄冷装置蓄冷量用完;三是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动态的对冰蓄冷系统进行 监控,确保其安全运行;四是记录并打印冰蓄冷系统的相关参数;五是根据当前的相关参数预测出未来的冷负荷,制定出相应的运行措施。

(五)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材料的运用

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美观度、舒适感以及建筑周围环境优美等,其中有很大部分人要求建筑能够在冬季有采暖的功能,夏季有降温的功能,对此对建筑的墙体设计时采用复合型保温隔热材料,从而实现装修、保温和隔热的目的,该墙体在设计时将立面装修材料先设计为铝板,在墙体的内部填筑空心砖,然后在砖的外侧敷设这种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的绝热性能良好,两面的性能和材质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在夏季阳光照射到材料上时两面吸收到的热量也有很大的差异,能够隔绝大部分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在冬季,铝板和墙体空心砖中间设置起了空气间层,铝板在大气和空气间层中能够有很好的换热效果,因此在冬季这种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也能够很好的保温。

(六)推广组合式配电室

在整体设计时,由于考虑到建筑的一层临界铺面的价值,对于总配电室的设计,将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设备放置在同一处,并将整个配电室的位置选择在建筑合理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组合式的配电室,然后将配电室继续划分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变压器区域,一个区域是低压配电设备区域,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约变电所的面积,并通过合理的分区使整个配电室功能更加明确,结构更加紧凑。

(七)围护桩设计技术

目前对于维护桩设计常采用两种新型的技术,一种是减少围护桩顶标高的压梁技术,一种是悬臂受力围护钻孔桩技术,前者能够有效的改变围护桩侧受力环境,压梁标高相应降低,能够有效节约钢材和混凝土,后者采用的是单面配筋技术,同样也具有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的效果。

三、结束语

建筑整体设计是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该环节对建筑的质量和造价都有深远的影响,在该环节采用整体综合设计模式能够有效的协调建筑内外部、建筑技术、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环保节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建筑整体设计模式中设计师的创作和常采用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够优化建筑整体结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建筑整体设计作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丁华.浅谈生态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2]吉利利,葛欢欢.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7):83-83.

[3]黄振斌.浅谈建筑结构的宏观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2,(3):76-77.

[4]张晓晶.浅谈高层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5]张健伟.浅谈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设计——以广州某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作者简介:

宋国庆,男,1970.10,甘肃张掖,大专,建筑设计或方案规划或设计院行政管理方向,工程师。

论文作者:宋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整体设计论文_宋国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