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佳泽鑫腾水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53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促进水利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同时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动植物的健康生长。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实现,还应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注重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双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这样也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水利工程涉及到发电和供水等多个方面,不仅可以保障居民安全,也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但是水利工程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到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水利施工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监管水利工程施工,减少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1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主要是围绕“水”来展开,也就是自然界中的地上水和地下水,只有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修建堤坝、水闸、渠道、渡槽等等一些水利设施,才能达到治水、用水的目的。但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以牺牲河流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人为性的对河流进行截流或河道改造,使其原本的流速、流向、水深发生改变,导致河流中的水流流量、泥沙含量、水质和水温受影响,间接对河流中的生物生存环境造成威胁。以三峡工程为例,这一超级工程的实施严重影响到生活在长江中游的鱼类,数千种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栖息地受到波及,甚至导致白鳍豚的数量锐减至区区几百条,大量珍稀物种灭绝或濒危灭绝。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河流的水质污染尤为严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废水、污水涌入河流,而水库的修建又阻碍了河水的流通性,在日光的长时间照射下,和水中鱼类生物、微生物死亡产生的有机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易被稀释分解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沉入水库底部或依附于岩石夹缝中,长此以往就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通过外渗对周围农田和地下水源造成影响,对周边居民的日常饮水造成严重威胁。
1.2水利工程施工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占据较大的陆地面积,对地面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很多农田、草丛、植物等无法生长。2)水利工程的施工还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大量施工废弃物的排放大大破坏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3)水利工程施工完成蓄水之后,会导致地区地下水发生变化,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升高。水位升高之后会导致周边土地被淹没,增大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的可能。
1.3对土壤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蓄水后,会使沿岸的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周边土地被淹没。被淹没的土壤由于通气性不强,导致土壤中的肥力下降,微生物活动减低,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盐碱化的土壤,由于库岸的渗透会对地下水给予补给,通过毛细管上升到地表,在蒸发作用下,水中的盐分会聚集在地表上,进而形成盐碱化土壤,这种土壤会造成植物缺水。沼泽化土壤由于湿度过大,会使植物的根部缺氧,呼吸困难,导致包气带受到破坏,严重的会使植物死亡。
2 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需要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利用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消除,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降低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加大力度研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危害性。下面就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加强施工期间的生态保护
在施工阶段,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尽量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监察工作,对施工中产生的空气污染、自然资源污染、噪声污染等进行实时的督察。在工程竣工阶段,及时将施工垃圾和遭到破坏的植被进行处理和修复,在整个工程建设阶段,始终秉持绿色施工、科学施工的理念。
2.2建立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按照“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进行,对于生态补偿的主体和生态补偿的范围进行明确划分。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两个部分,其一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到后期的补偿问题,合理规划资金的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谁损害,谁补偿”的方法,在工程运营后期拿出专门的资金,对遭到破坏的环境做出补偿。
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害,并且当地的自身条件不能维持或恢复其生态平衡,那么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中,应加入生态补偿方案,还原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水利工程建设中造成的破坏,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整体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遏止,势必会使得情况越来越严重。。
2.3实施植物保护措施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实施植物保护措施,在特定的区域种植一些特定的植物来保护当地的水土环境,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具有极强的防侵蚀作用,这能极大的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伤害。植物防治水土流失可通过两部分进行实施,地上和地下。地上植被,拦截大部分降雨,减少降雨带来的冲击;地面的枯枝落叶层的蓄积水作用会削弱径流,从而延长渗入时间,减弱水流在地面的径流冲刷力;地上的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有机质渗入土壤,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蓄水容量,从而减少侵蚀量。地下通过植物根系间的网兜效应或者是锚固作用,增强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凝聚力,增强土壤的抗冲蚀力减少水土流失现象。
2.4协调发展开发与保护目标
过去,我国对于水资源规划往往追求百分之百的开发率,追求实现水利工程的利益最大化,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注重在水利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协调一致。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河流梯级的开发设计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对流域进行规划工作的时候,要采取合理化、科学化的设计手段,保证河流梯级的合理布局。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还应该遵循协调一致的发展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无疑是极为突出的,并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来说,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极为突出,本文重点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艺云.浅议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7,11(17):111+113.
[2]赵岩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7(17):114+117.
[3]王洪兴.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2):12+19.
[4]胡春祥.简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1):6-7.
论文作者:吴计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水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土壤论文; 河流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